•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集篆古文韻?!沸Qa舉例

      2013-03-18 18:35:07丁治民汪亮娟
      關鍵詞:集韻楷體古文字

      丁治民,汪亮娟

      (溫州大學人文學院,浙江溫州 325035)

      《集篆古文韻?!肺寰恚味艔墓抛,F(xiàn)見最早的版本為《宛委別藏》影摹舊鈔本,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商務印書館依故宮博物院所藏影印,《續(xù)修四庫全書》又依商務印書館本影印。

      《集篆古文韻?!?,每半葉八行,行以古文大字五字為主,各附小楷釋文。版框高21 cm,寬15 cm,烏絲、白口,頁心寫“古文韻海卷?”,下寫頁數。卷首有序文三頁,末署“宣和元年九月二十八日朝請郎尚書職方員外郎臣杜從古序”。卷首無目錄,正文內容依韻書常例編次,即按聲調分五卷:卷一,上平聲,二十八韻;卷二,下平聲,二十九韻;卷三,上聲,五十五韻;卷四,去聲,六十韻;卷五,入聲,三十四韻,計二百六韻。但卷二下平聲奪韻目“二仙”、卷三上聲奪韻目“二十阮”和“二十一混”。各卷韻目用字及次第多依《廣韻》,各韻內單字則主要據《集韻》次序排列,不同于《集韻》把真軫震質/諄準稕術、文吻問物/欣隱焮迄、痕很恨/魂混慁、寒旱翰曷/桓緩換末、歌哿箇/戈果過等韻中個別小韻開合混置。

      關于杜從古及其《集篆古文韻?!返闹洠^早的僅見于阮元《四庫未收書提要》卷三?!都盼捻嵑N寰硖嵋吩疲骸岸艔墓?,字唐稽,里居未詳。陶宗儀云:‘從古官至禮部郎?!孕蚍Q朝議郎尚書職方員外郎,蓋指其作書時而言。是編藏書家未見著錄,此依舊鈔影摹。從古以郭忠恕《汗簡》、夏竦《古文四聲韻》二書闕佚未備,更廣搜博采以成之。序云:‘比《集韻》則不足,較《韻略》則有余,視竦所集,則增廣數十倍矣?!浮稌窌吩疲骸椭?,從古與米友仁、徐兢同為書學博士?!咦谠疲骸然实巯矔?,設學養(yǎng)士,獨得杜唐稽一人?!裼^其書,所譽良不虛也。”[1]

      杜氏此書正如阮元所云“是編藏書家未見著錄”,是有根據的,因為在他之前或同時期學者的著錄中從未提及此書。吳玉搢云:“今並《(集篆)古文韻?!芬嗖豢梢?,翿此碑……筆法未善,視郭忠恕、僧夢英已當三舍避之。”①參見: 吳玉搢. 金石存: 卷四[M]. 清抄本. 24頁.畢沅亦云:“《古老子》云出《(集篆)古文韻?!?,《宋史·藝文志》無此書。字體奇詭失實,非古人之遺也。”[2]

      直至近代,著名版本目錄學家繆荃孫《藝風藏書續(xù)記》始有該書版本、目錄情況介紹。卷一云:“(《集篆古文韻?!肺寰恚┟骶八吴n本。宋杜從古撰。宋高宗《翰墨志》云‘先皇帝喜書,立學養(yǎng)士,惟得杜唐稽一人?!站懦伞稌窌吩啤畯墓?,字唐稽,官至禮部侍郎。宣和中,與米友仁、徐兢同為書學博士?!藭T家皆不著錄,止見《平津館鑒藏書畫記》。前有杜從古自序,后有‘時嘉靖癸未歲仲秋吉旦,假鈔本訂正重錄。武陵伯子龔萬鐘識’一行正書?!盵3]

      “桂馥手跋《集篆古文韻?!吩弧蜉d《永樂大典》一萬五千九百七十八卷,九震韻。初,宋芝山出示此本,疑北?姓名不類,訪之周林汲,言《大典》作杜從古。因就四庫館互勘一過,原書十五卷,后人損為五卷而削其《目錄》、《音義》,使前人條貫不復可尋,深為惋惜。世間或有原本,存此可讎校也。戊戌九月十一日曲阜桂馥’?!盵3]

      從繆荃孫《藝風藏書記》可知,《集篆古文韻?!凡粌H有宋鈔本,而且有明鈔本。明鈔本有一行正書“時嘉靖癸未歲仲秋吉旦,假鈔本訂正重錄。武陵伯子龔萬鐘識”,但不見于宛委別藏本,這說明宛委本為明龔萬鐘鈔本后的又一個鈔本;從桂馥手跋可知,《集篆古文韻?!吩瓰?5卷,后因人刪減而為5卷。

      杜氏在自序中闡明此書編寫動機、收字來源及所收字字數,云:“臣嘗懼朝廷有大典冊,垂之萬世,而百氏濡毫,體法不備,豈不累太平之盛舉。臣性識闇昧,固不足以商榷其精粗,則是正其異同,誠以博求三代之字,僅四十年。雖未云衍,每閱于目,璨然炫耀,如在其世而親炙焉。今輒以所集鐘鼎之文、周秦之刻,下及崔瑗、李陽冰筆意近古之字,句中正、郭忠恕碑記集古之文,有可取者,摭之不遺,猶以為未也;又爬羅《篇》、《韻》所載古文,詳考其當,收之略盡。于今《韻略》,字有不足,則又取許慎《說文》,參以鼎篆偏旁補之,庶足于用,而無闕焉。比《集韻》則不足,?!俄嵚浴穭t有余。視竦所集,則增廣數十倍矣?!?/p>

      關于《集篆古文韻?!愤@本書的編寫目的,郭子直指出:“一是備朝廷撰寫典冊之需。如宋徽宗時鑄造的青銅禮樂器上的銘文用字。二是供民間寫刻紀念文件。如墓志銘蓋、碑額、印章等的用字?!盵4]我們認為這是有道理的。對于該書價值,他又說:“今天看來這書的貢獻,在于補出了《集韻》里的許多重文的古文寫法?!都崱匪浀闹匚?,現(xiàn)在公認在古文形體上很有價值,可惜只是隸古定,本書就把一些字的古文寫出。《集韻》編者所能見到的古文資料,杜從古當時也能見到,雖然此書未能記明出處,卻未必就是杜從古杜撰的。”[4]《集韻》在古代辭書中收字較多,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收了大量異體(重文),《集韻》編者據古文形體而加以隸古定,這對于《集韻》編書體例而言是無可非議的,但隸古定畢竟不是古文形體原貌,二者價值不可等同,而《集篆古文韻海》彌補這一缺撼,郭先生的評價是公允的。

      《集篆古文韻海》,顧名思義,是以韻書的體例加以編排集錄當時所能見的篆體和古文的集大成者。該書是宋代繼郭忠恕《汗簡》和夏竦《古文四聲韻》后又一集錄當時所見傳抄古文和出土器銘的文字匯編。宋前期的“古文”,本是漢代人對小篆以前古文字(來自戰(zhàn)國時期的簡帛書籍)的籠統(tǒng)稱謂?!皾h以來,傳寫古文字體一直有兩種主要形式,一種是字書,另一種是古體寫本(包括石刻)。前者可以《說文解字》為代表,后者則以《魏正始石經》為代表?!逗购啞泛汀豆盼乃穆曧崱肪褪且浴墩f文解字》和《魏正始石經》做基礎,進一步擴大蒐集當時存世的其它一些字書、寫本和石刻,匯輯其中的古文字體編寫而成?!盵5]宋后期“古文”內涵又有所擴大,不僅包括寫本、石刻,且包括青銅器銘文?!都盼捻嵑!肪褪沁@一認識和實踐的結果,這不僅擴大了所收古文的范圍,古文數量也較《古文四聲韻》有成倍增加,且有力地推動了金石學的興起和發(fā)展。不僅如此,黃德寬指出:“值得稱道的是,這部書收錄了相當部分的鐘鼎文字,對古文字書的編纂有所發(fā)展,隨著金石學的興起,傳世文獻和鐘鼎文字兼收并蓄已成為古文字書編纂的一個趨勢?!盵6]

      宛委本《集篆古文韻?!吩隗w例上存在一些明顯的缺陷,其中最引人非議的,當首推所列古文各字形,均未注明出處[4]。(郭子直)《汗簡》、《古文四聲韻》不僅列出引用書目,而且在每一古文后注明出處,而《集篆古文韻?!吩诠盼暮歪屛暮笪匆娨焕⒚鞒鎏幍?,有些古文字形可以從《汗簡》、《古文四聲韻》以及《考古圖釋文》等書找到印證,但大多字形就無從參驗了。黃德寬指出:“書中古文不注出處,卷首也未列資料來源,錯訛頗甚而無法校對,數量雖多,也難于憑依?!盵6]徐在國也有同樣觀點:“由于此書所錄古文形體無出處,又沒有好的整理本子,使用起來應當十分小心,不要輕易引以為證,當有所鑒別。我們在編纂字典時,發(fā)現(xiàn)該書存在以下問題:(1)該書部分字形下沒有字頭;(2)該書部分字寫錯了。”[7]除此之外,我們發(fā)現(xiàn),還存在一些問題:部分體例前后不一、有釋文無相應的古文字形、部分古文字形有訛奪現(xiàn)象、部分古文字形與釋文相錯亂現(xiàn)象等。

      鑒于《集篆古文韻?!穬r值尚未得到充分挖掘及存在的問題影響其價值的發(fā)揮,為了適應當前戰(zhàn)國文字研究已為古文字領域中的熱點,我們不揣淺陋,嘗試對該書進行整理和校補。

      校補的前提需有其他版本,《集篆古文韻?!冯m有宋鈔本、明鈔本,但問題是上述鈔本均未流傳下來,僅有宛委別藏本及其影印本一種。雖未發(fā)現(xiàn)另一種《集篆古文韻?!钒姹?,但該書在流傳過程中被引用的現(xiàn)象還是有的。就我們所知,《集篆古文韻海》被轉錄或引用的有二:一是《元刻〈古老子〉碑》,一是《永樂大典》。

      《老子》的今本流傳最廣的有河上公、王弼這兩種。朱謙之指出:“河上本與王本較,以河上本為優(yōu)。但同在河上本之中,又有北方傳本與南方傳本之不同?!狈奖疽远鼗桶l(fā)見之六朝唐寫本為代表,即敦煌本。南方本則以日本奈良圣語藏鐮倉舊抄卷子殘本及東北大學教授武內義雄所藏室町時代抄本為代表。就中北方本又優(yōu)于南方本。何以證之?以字數證之。北方本據法京圖書館所藏敦煌本殘卷末尾題‘道經卅七章二千一百八十四字,德經卌四章二千八百一十五字,五千文上下二卷合八十一章,四千九百九十九字?!戏奖救缡翌谥艑懕?,則有五千三百二字。”[8]古本則為1973年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老子》寫本兩種,現(xiàn)稱之為甲、乙本。

      《古老子》碑,原石現(xiàn)藏陜西省周至縣觀臺說經臺門洞碑廊東側。陰陽兩面刻字,碑高2.24米、寬1.08米。第一碑陰陽各刻《古老子》經文30行,行55字,第二碑碑陽續(xù)刻古文經文29行,碑陰接刻古文經文11行,行均54字。經文后低三格附刻書丹人高翿小篆跋語三行。其文為:“壬子冬十弍月,予改同刺泰安。到官未逾月,有會真宮提點張壽符過予,求書《五千言》。因循于今,僅三年矣。昨因病暇,靜中始得書之?!独献印放f有古本,歷歲滋久,加之兵亂,散失不可復得。偶于《古文韻海》中,檢討綴輯,閱月乃成。體制之妍丑,筆力之工拙,具眼者自能識之。時歲舍乙卯冬十月,松巖貞隱高翿書于泵齋之正心軒?!币簿褪钦f,元刻古文《老子》是高翿依仿《集篆古文韻?!分械墓盼木Y輯而成的。郭子直先生說:“此碑文字,全同今本,無需另作??薄!盵4]經與《老子》諸本比較,古文《老子》所據的版本多與河上本同,且與河上本的南方傳本近,因為《古老子》有5 321個字?!豆爬献印放c河上本的不同之處,另文討論。

      《永樂大典》引用了杜從古《集篆古文韻海》?!队罉反蟮洹肥敲鞒勺妫ㄖ扉Γ┯罉纺觊g編纂的一部大型百科全書,保存了我國的大量 14世紀以前的文學、史記、哲學、宗教和應用科學等方面的豐富資料。

      《永樂大典》應有22 937卷,但現(xiàn)存僅八百多卷,其中中華書局兩次影印共收797卷(十冊,其中第十冊為目錄),上海辭書出版社于2003年影印出版海外新發(fā)現(xiàn)17卷(一冊)?!队罉反蟮洹肥且园耸嵄尽逗槲湔崱窞榫V[9],采取按韻與分類兩者相結合的“用韻以統(tǒng)字,用字以系事”的編輯方法。每一個字詳注其音韻、訓釋和它的篆、隸、楷、行、草各種書體,再依次把有關天文、地理、人事、名物,以至奇文異見、詩文詞曲等隨文收載。明成祖稱贊這種編輯方法是“揭其綱而目畢張,振其始而末具舉”。《永樂大典》的殘卷保存了《集篆古文韻?!凡糠值膬热?。

      關于《永樂大典》對各種書體的引用情況,現(xiàn)舉一例說明:

      如“成”字下有五種書體,分別為篆、隸、楷、行、草,篆書、隸書主要引自匯編作品,楷體、行體、草體主要引自歷代書法家的作品,其中篆書有姚敦臨《二十體篆》、楊銁《鐘鼎集韻》、杜從古《集篆古文韻?!?、徐鉉《篆韻》、楊桓《六書統(tǒng)》五種,隸書有洪邁《漢隸分韻》、婁機《漢隸字源》兩種,真書取自四家書法作品,行書取自九家書法作品,草書取自九家書法作品。表明《永樂大典》引用的內容來源于杜從古《集篆古文韻?!返闹饕獮椤耙姟焙汀安⒁姟眱煞N。如果僅有一個字形,則注明為“見”如:

      “見”謂轉引自杜從古《集篆古文韻海》。

      如果是多個字形,往往注明為“并見”,如:

      也有少數情況例外,雖為多個字形,但也只用“見”,如:

      校勘部分主要是對古文后的楷體釋文進行校對,主要是利用《集韻》異體的隸古定?!都崱烦蓵谒稳首诰暗v四年(1039年),但最早刊行于宋仁宗慶歷三年(1043年),原版已不可見,現(xiàn)可見宋本主要是南宋時的翻刻本。現(xiàn)所知宋本有三:北京圖書館藏南宋潭州刻本、日本書陵部藏南宋孝宗淳熙十四年(1187年)田世卿安康金州軍刻本、上海圖書館藏南宋明州刻本。元、明兩代,《集韻》沒有刊刻;清曹刻《楝亭五種》之《集韻》為汲古閣影宋抄本。該本影響很大,其后的顧廣圻補刊曹楝亭本、姚元覲《姚刻三種》本《集韻》均為曹刻翻刻本[10]。我們所用《集韻》為中華書局影印北京圖書館藏《宋刻集韻》。

      我們所做的工作主要可分為兩大部分:校、補。校、補的依據主要是《永樂大典》(下徑稱“大典”)、《古老子》和《集韻》。《集篆古文韻?!肥且酝鹞瘎e藏本為底本,參?!独m(xù)修四庫全書》本;《集韻》是以中華書局 1989年出版的《宋刻集韻》為校本;《永樂大典》是以中華書局(1986年)和上海辭書出版社(2003年)影印本為校、補本;《古老子》是以周至樓觀臺道德經碑的拓片為補本。

      《集篆古文韻海》分為五卷,分別為上平聲、下平聲、上聲、去聲和入聲,其中上平聲二十二葉、下平聲三十葉、上聲三十九葉、去聲五十一葉、入聲四十葉。葉十六行。校補從上平聲開始,再按上平聲韻目的次序進行校對,其他各卷同。有問題的首列葉數、次列行數、再列宛委本的古文和釋文,最后校補說明,如,一東:

      因《集篆古文韻?!穯巫峙帕惺且罁都崱返拇涡?,如補出的是宛委本所沒有的古文和釋文,就按照該釋文楷體在《集韻》的同一小韻中的前后次序而確定其在宛委本中的位置。比如,一東:

      校、補體例如下:

      一、補宛委本所無的出處,大典古文字形基本上均注明出處

      二、補宛委本所無的釋文及相應的篆體。大典有某字字頭及篆體,而該字字頭及篆體宛委本未見

      1.“頌”,宛委本未見,大典有字頭、篆體和出處,卷五百四十,頌P81:古論語集韻史并見杜從古集篆古文韻海。

      2.“虙”,宛委本未見,大典有字頭、篆體和出處,卷一萬九千七百八十四,P7423:王存義切韻見杜從古集篆古文韻海。宛委本當據補。

      三、補宛委本僅有釋文而無篆體的篆體。宛委本某些楷體釋文附于其他釋文之后,而無篆體,但大典有該字字頭及其篆體

      四、補大典所多于宛委本的篆體。宛委本釋文與大典字頭相同,部分篆體亦相同,但篆體的數量大典要多于宛委本

      五、補宛委本部分篆體的訛奪。宛委本部分篆體字形有訛奪,而大典該篆體字形完備

      六、據《集韻》,補部分篆體字形后的楷體釋文。宛委本部分篆體字形后無釋文、或無相應的釋文

      七、根據《集韻》,校正部分楷體釋文。宛委本篆體字形后往往注其異體的楷體釋文,而非其相應的楷體釋文;或雖無異體,而據古文字形與楷體釋文不相對應,依據《集韻》,斷定其正誤

      八、據體例和《集韻》,改正部分陳述。多個篆體僅有一個釋文,其他用“同上”表示

      九、根據《集韻》,改正部分篆體與釋文的錯亂現(xiàn)象。由于傳抄不慎等原因,導致部分篆體與釋文不能一一對應,現(xiàn)加以改正

      [1] 阮元. 四庫未收書提要·集篆古文韻海五卷提要[C] // 永瑢. 四庫全書總目. 北京: 中華書局, 1965: 140.

      [2] 畢沅 關中金石記[M]. 上海: 上海大同書局, 1887: 8.

      [3] 繆荃孫. 藝風藏書記[M]. 黃明, 楊同甫, 標點.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7: 243.

      [4] 郭子直. 記元刻古文《老子》碑兼評《集篆古文韻?!穂J]. 古文字研究: 第21輯. 北京: 中華書局, 2001: 216-232.

      [5] 郭忠恕, 夏竦. 汗簡 古文四聲韻[M]. 李零, 劉新光, 整理. 北京: 中華書局, 1983: 170.

      [6] 黃德寬, 陳秉新. 漢語文字學史[M]. 合肥: 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6: 417.

      [7] 徐在國. 傳抄古文字編[M]. 北京: 線裝書局, 2006: 291.

      [8] 朱謙之. 老子校釋[M]. 北京: 中華書局 1963: 83.

      [9] 寧忌浮. 洪武正韻研究[M]. 上海: 上海辭書出版社2003: 182.

      [10] 趙振鐸. 集韻研究[M]. 北京: 語文出版社, 2006: 98.

      猜你喜歡
      集韻楷體古文字
      荊璞《五音集韻》之形制
      釋古文字中的“杪”及相關字
      《集韻》征引《說文》過程中的幾個問題
      《集韻》征引《廣雅》研究
      古文字“刀”“匕”混同——兼説舊釋“從宜從刀”之字
      簡帛(2019年2期)2019-11-03 09:12:36
      淺析射陽大米的由來
      淺議小學語文閱讀指導策略
      腹部外傷手術治療的臨床療效與安全性分析
      古文字“丙”與古器物“房”
      《集韻》編撰的起訖年代考辨
      長江學術(2017年4期)2017-11-14 01:39:58
      广河县| 霍山县| 平邑县| 甘孜县| 连城县| 长葛市| 平泉县| 五莲县| 新邵县| 肥城市| 清流县| 安西县| 沂水县| 崇义县| 天台县| 共和县| 勃利县| 大竹县| 永城市| 米林县| 乌拉特中旗| 浦县| 图们市| 揭东县| 安西县| 石首市| 运城市| 蒙阴县| 出国| 郎溪县| 方城县| 兴宁市| 龙州县| 长寿区| 卢湾区| 磴口县| 武强县| 木里| 临夏市| 壤塘县| 皮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