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貧困大學生主觀幸福感的培養(yǎng)與提升

      2013-03-27 13:06:15葉艷暉
      東莞理工學院學報 2013年4期
      關鍵詞:貧困生主觀幸福感

      葉艷暉

      (嘉應學院 教育科學學院,廣東梅州 514015)

      主觀幸福感指評價者根據(jù)自定的標準對其生活質量的整體性評估,它是衡量個人生活質量的重要綜合性心理指標[1],與心理健康等有十分密切的關系,也是積極心理學研究的重要領域?,F(xiàn)在,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們對生活質量的日益關注,主觀幸福感的研究也越來越受到學者的重視。主觀幸福感的研究要回答兩方面的問題:一是“幸福是什么?”,二是“幸福從哪里來?”,其實這是探討主觀幸福感的本質和影響因素的問題?,F(xiàn)在,大量的研究結果都證明主觀幸福感是由生活滿意度、積極情感和消極情感三個成分構成,即個人對整體生活的滿意程度愈高,體驗到的積極情感愈多,消極情感愈少,則個體的幸福感體驗愈強。學者們感興趣的另一主要問題:“幸福從哪里來?”對此研究主要表現(xiàn)為兩種研究取向或研究策略,一種取向探討影響幸福感的客觀因素,如考察經濟狀況、家庭關系、生活事件、社會支持、健康狀況、年齡、性別等客觀或外在因素的影響;另一種是主觀研究取向,主要探討影響主觀幸福感的內在機制,如價值觀念、人格、應對、歸因、認知模式、智慧水平等。

      一、貧困大學生的現(xiàn)狀

      近年來,隨著在校大學生人數(shù)的逐漸增多,貧困大學生群體也日漸龐大。貧困大學生作為高校的特殊群體,大多樸實、獨立、自強不息、奮發(fā)圖強,但是由于長期的心理壓力和經濟壓力,他們比普通大學生更容易產生心理問題,如抑郁、消極、焦慮、孤僻、對人際關系敏感、自我封閉等,而這些問題又嚴重影響了他們的學習、生活等各個方面,進而影響到我國教育的整體質量和社會的和諧發(fā)展。長期以來,我國學者對貧困生的抑郁、焦慮等消極的情緒和心理狀態(tài)關注較多,而對貧困生的幸福、快樂、滿意、樂觀等積極的情緒和心理狀態(tài)關注較少。據(jù)相關的資料表明,貧困生的主觀幸福感水平顯著低于非貧困生,貧困生不同程度地存在主觀幸福感匱乏或缺失現(xiàn)象[2-3]。如何培養(yǎng)和提升貧困大學生的主觀幸福感,提高貧困大學生的生活質量,是擺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件大事,也是實現(xiàn)素質教育,落實以人為本的科學教育發(fā)展觀的重要舉措。

      二、貧困大學生主觀幸福感的影響因素

      主觀幸福感并非與生俱來的,而是個體在長期的社會生活實踐過程中產生和發(fā)展起來的,影響主觀幸福感主要有主客觀兩方面的因素,下面從這兩方面來分析影響貧困大學生主觀幸福感的原因。

      (一)客觀因素

      針對貧困大學生這一特殊群體,筆者認為影響貧困生主觀幸福感的客觀因素主要體現(xiàn)在這四方面:經濟狀況、家庭因素、就業(yè)壓力及人際關系。

      1.經濟狀況。在一項“適應大學生生活最難克服的障礙是什么”的問卷調研中,有80.6%的被訪大學生(442人)選擇了“經濟能力有限”[4]??梢?,對貧困生而言,經濟狀況的低下是他們幾乎不可逾越的障礙,每年的學費和生活費對他們來說都是一項沉重的負擔,而近幾年來不斷上漲的物價水平和消費水平,更加重了他們的經濟壓力和心理壓力。貧困生和非貧困生一樣同處于多姿多彩的校園生活中,同樣面對社會越來越多的物質誘惑卻又不具備相應的經濟條件,這些都刺激著囊中羞澀的貧困生,使他們在現(xiàn)實生活中常常感到力不從心。

      2.家庭因素。已有研究表明,家庭環(huán)境和家庭氛圍對青少年主觀幸福感影響顯著,家庭穩(wěn)定、成員間相互關懷、沒有明顯的家庭矛盾是青少年主觀幸福感的預期因素,家庭結構松散、父母關系不良、家庭矛盾嚴重是他們產生不幸福感的預期因素[5]。在一項對貧困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與家庭環(huán)境關系的研究中發(fā)現(xiàn),貧困生家庭成員之間互相承諾、幫助和支持的程度顯著低于非貧困生,而家庭成員之間公開表露憤怒、攻擊和矛盾的程度顯著高于非貧困生[6]。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貧困大學生有的來自農村多子女家庭或單親家庭,有的父母雙雙下崗,有的家庭成員中身患重病,有的家庭剛剛遭受了天災人禍,這樣的家庭環(huán)境和家庭氛圍都極大減弱了貧困生的幸福感體驗。

      3.就業(yè)壓力。隨著高等教育的大眾化,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面臨就業(yè)的壓力,而貧困生在就業(yè)中更是處于弱勢地位。造成貧困生就業(yè)弱勢的原因既有內在的也有外在的。從貧困生自身的因素來講,許多貧困生由于經濟困難和自卑感限制了他們的社會活動范圍和人際交往,失去了許多鍛煉的機會,不利于他們口頭表達能力、溝通協(xié)調能力、組織能力、實踐創(chuàng)新能力的發(fā)展和培養(yǎng),導致他們綜合素質欠佳,就業(yè)競爭能力不強。其次,一些外在的因素也影響貧困生就業(yè),如畢業(yè)生在求職過程中,制作簡歷、參加招聘會門票、往返路費、食宿費等開銷通常在2000元左右,這對于貧困生來說,是筆很大的開支,如此他們可能會失去更多的選擇機會;在平等競爭的用人機制還沒健全的今天,貧困生家庭無錢又無權,社會關系基礎薄弱,這使貧困生找到好工作的機會十分小,使他們在求職中產生迷??謶值男睦怼X毨诰蜆I(yè)上的壓力和迷茫,大大降低了他們的主觀幸福感水平。

      4.人際關系。人際關系具有重要的社會支持的功能,可以提供物質上或信息上的幫助,增加人們的喜悅感、歸屬感,提高自尊心、自信心,從而提高主觀幸福感。人際關系是影響大學生主觀幸福感的重要因素,大學生擁有良好的和諧的人際關系,能使其身心健康,心情愉快。但對于貧困大學生來講,由于其自卑、封閉、敏感等心理,常常遠離群體,在困難時回避、拒絕集體和他人的關心幫助,人際關系往往不良,從而導致其主觀幸福感的匱乏或缺失,有的甚至產生心理疾病走向極端。如轟動全國的云南大學“3·23兇殺案”主犯馬加爵,在發(fā)生問題之前已經有了一些預兆,他孤僻、敏感、朋友少,一人獨來獨往,有了心理困惑不是及時向人傾訴,而是一人鉆牛角尖,從而積怨越來越深,不可自拔,最終導致悲劇的發(fā)生。

      (二)主觀因素

      根據(jù)研究,筆者認為價值觀念、人格特征、應對方式這三個因素對貧困大學生主觀幸福感影響顯著。

      1.價值觀念。價值觀是人們關于人生目標和信仰的觀念,是人們關于某事物或某活動對自我生活的重要性、實用性、價值的一種判斷,是我們用于衡量事物好壞利弊的準繩。當前,我國社會文化環(huán)境的重大變遷和震蕩所帶來的多種價值觀的沖突,使得當代大學生的心理困擾和所誘發(fā)的問題比以往任何時期都更為突出。從根本上來講,真正造成貧困生的心理和思想問題的根源往往是貧困生本身的價值觀缺陷。因為,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尤其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人們的生活觀念發(fā)生了很大變化,很多年輕一代只喜歡享受,不喜歡磨難,過分追求物質利益。價值觀缺陷的貧困生更不愿把貧困看成是磨難,而當成是生活中難以承受的挫折,甚至當成是恥辱,并由此產生了種種的心理和思想問題。

      2.人格特征。人格由于其內在固有的結構作用,是一個長期影響的強烈因素。許多研究表明,在預測主觀幸福感時,人格因素即使不是最好的預測指標,至少也是最可靠、最有力的預測指標之一。對大學生主觀幸福感與大三人格特征關系的研究表明,外向性與主觀幸福感、生活滿意度和積極情感存在顯著正相關,與消極情感有顯著負相關;神經質與主觀幸福感、生活滿意度和積極情感存在顯著負相關,與消極情感有顯著正相關;結果還發(fā)現(xiàn)穩(wěn)定外向型人格的幸福感水平最高,幸福感水平最低的是不穩(wěn)定內向型人格[7]。貧困生具有較強的獨立性,他們大多樸實、自強不息、奮發(fā)圖強,力爭靠自己的努力擺脫或減輕貧困,而不是消極等待,但也有的貧困生存在一些人格缺陷,如用16PF人格測試表明,在恃強性、敏感性、憂慮性上,貧困生得分顯著高于非貧困生,而在樂群性、興奮性、穩(wěn)定性上,貧困生得分顯著低于非貧困生[8],貧困生存在強迫、偏執(zhí)、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等突出的人格問題,這些人格障礙制約其主觀幸福感的獲得。

      3.應對方式。應對是個人在壓力狀態(tài)下的自我調節(jié)努力。研究顯示,大學生積極應對與主觀幸福感有顯著正相關,消極應對與主觀幸福感有顯著負相關,說明應對方式對主觀幸福感有較好的預測作用[9]。對貧困大學生與非貧困大學生的應對方式比較研究中發(fā)現(xiàn),貧困生比非貧困生更多地采用自責、退避、幻想這些消極的應對方式,較少采用解決問題、求助等積極的應對方式[2]。一些貧困生在物質和精神的雙重重壓下,不能客觀公正地看待生活中的困難,總擔心別人看不起自己,思想長期處于消極狀態(tài),看待事物悲觀、偏見,常常抱怨不公,因憤恨不已而自責;也由于孤僻自閉,缺乏交流等使他們的世界觀不夠寬廣,慢慢地在性格中融入偏激、偏執(zhí)的色彩,思想上走向極端,所以較多以自責、幻想、退避等消極應對方式來應付困難和挫折。

      三、提升貧困大學生主觀幸福感的策略

      幫助貧困大學生提升主觀幸福感,提高生活質量,已經成為高校學生管理的一項重要工作。根據(jù)上面所提到的影響貧困生主觀幸福感的主客觀因素,筆者提出以下策略來提升貧困生主觀幸福感,以期能為高校有關部門做好貧困生的工作提供更為有效的參考依據(jù),為學校落實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和維護校園的和諧穩(wěn)定提供支持和幫助。

      (一)樹立科學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yǎng)正確的幸福觀

      人生觀和價值觀是操縱人的一切觀念和行為的杠桿,直接影響到幸福觀的形成和幸福體驗的獲得。幫助貧困生樹立科學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對其形成正確的幸福觀和獲得幸福體驗有重大的作用。首先,要引導貧困生形成對貧困的理性認知,要讓他們認識到貧窮并不是自己的過錯、父母的無能,更不是命運的不濟,而是由許多原因造成的。貧窮并不可恥,可恥的是自己甘于貧窮,不敢直面貧窮。其次,貧困生必須認識到,堅韌的品質和吃苦耐勞的精神是用任何金錢也買不來的,而且現(xiàn)代社會正進入信息時代和知識經濟時代,現(xiàn)實越來越讓人們懂得,真正的貧困是缺乏知識、缺乏信息和獲取信息的手段,擁有知識和懂得運用知識的能力就是人生最寶貴且永不枯竭的財富。再次,幫助貧困生培養(yǎng)正確的幸福觀。幸福的目標理論認為,人的目標追求分為兩大類:內源性目標(個人的成長、自主、為社會和他人服務等)和外源性目標(經濟成功、社會地位等),而決定長久幸福感的是內源性目標[10]。因此,高校要幫助貧困生提升其主觀幸福體驗,最重要的就是使貧困生樹立崇高的理想目標,重視個人的成長、自主,樹立為社會和他人服務的理念,使貧困生在不斷奮斗、不斷追求理想的過程中獲得幸福體驗。

      (二)解決經濟問題,完善資助體系

      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認為人們只有滿足了最基本的生存需求,才會有更高層次的追求。對于貧困生來說,如果連最基本的溫飽問題和學費問題都得不到解決,那么幸福也無從談起。所以在物質上解決貧困生的基本生活問題是提高貧困生主觀幸福感的基本前提。高??梢酝ㄟ^以下幾種方式來完善資助體系,幫助貧困生減輕經濟壓力。首先,高校要和銀行聯(lián)系,幫助貧困生申辦助學貸款,以緩解貧困生的生活壓力。其次,高校應加大對貧困生的資助面和資助力度,讓貧困生多渠道、多途徑地獲得各類助困基金。再次,學校也可增設更多的勤工助學崗位,鼓勵貧困生通過自己的勞動解決生活中的困難,建立自尊自信。另外,學校也可廣泛發(fā)動企事業(yè)單位、社會公益組織、知名人士等為貧困生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幫助。

      (三)強化心理輔導,培養(yǎng)快樂人格

      高校要加強對貧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輔導工作,開發(fā)他們的心理潛能,培養(yǎng)他們快樂的人格特征,使其在學習和生活中能保持良好的心境和愉悅的情緒。具體方式有如下幾點:

      1.幫助貧困生明確恰當?shù)男腋F谕?。幸福的比較理論認為,主觀幸福感產生于比較,當現(xiàn)實條件高于標準時,幸福感就高,反之就降低;當現(xiàn)實自我高于或與理想自我一致時,個體則會體驗到幸福感,而當兩者不一致時,個體就會感受到焦慮、壓抑、沮喪等,從而降低主觀幸福感[10]。因此,幫助貧困生樹立崇高的理想和遠大的目標,同時幫助其正確地認識與評價自我,確定合適恰當?shù)钠谕?,從而使貧困生為有價值的適當?shù)哪繕巳ヅΓ趯崿F(xiàn)期望目標的過程中感受愉悅,在實現(xiàn)期望目標時獲得更高的主觀幸福感,激發(fā)更大的激情,實現(xiàn)更遠大的期望目標,達到理想自我和現(xiàn)實自我的和諧統(tǒng)一。

      2.對貧困生進行積極思維訓練。積極心理學研究表明,經常思考一些消極的事件或某一事件的消極面會使人變得越來越不快樂,而經常思考一些積極的事件或事件的積極面就會使人體會到更多的快樂,而變得更快樂幸福[11]。根據(jù)該理論,如果你想使自己變得快樂,一個簡單的方法就是想象一些快樂的事情或多從事情的積極面來看待和思考事物,形成一種積極的思維方式。因此,對貧困生進行積極思維訓練,引導他們積極地看待所發(fā)生的每一件事情,學會對自己說:“如果我換個角度思考會如何?”那么,貧困生會漸漸形成一種積極的思維方式,有利其提升主觀幸福感。

      3.引導貧困生進行積極歸因。研究發(fā)現(xiàn),低主觀幸福感水平的人常常把問題的責任歸咎于自己,認為壞事情會永遠持續(xù)地發(fā)生在自己的身上,而認為發(fā)生在自己身上的好事情僅僅是巧合而已,而高主觀幸福感水平的人正好相反[12]。因此,通過改變人們對不同事件的歸因,使人們認識到決定一個事情成敗的原因既有內在的也有外在的,很多的失敗體驗都是有其外部的原因的,而很多的成功體驗都是和自己的內在品質有關的。這樣引導貧困生多對成功的事件進行內歸因,對失敗的事件多做外歸因,使其能夠形成一種樂觀的精神,從而提升其主觀幸福感。但需要注意的是,盡管樂觀有利于提升人們的主觀幸福感,但與事實不符的盲目樂觀也是不可取的,而且貧困生樂觀精神的培養(yǎng),尤其需要重視現(xiàn)實與樂觀間的平衡。

      4.培養(yǎng)貧困生積極的應對方式。研究發(fā)現(xiàn),在遇到困難和挫折時,貧困生比非貧困生更多地采用自責、退避、幻想這些消極的應對方式,較少采用解決問題、求助等積極的應對方式[2]。所以,高校應加強對貧困生應對方式的指導,及時對其提供幫助,引導他們在困境面前學會更多地采用解決問題、求助等積極的應對方式,擺脫消極的應對方式,從而減輕各種心理沖突和困難挫折對其個體心理的不良影響,以提升他們的主觀幸福感。

      5.鼓勵貧困生參與各種文體活動,構建良好的人際交往圈。幸福的活動理論認為,幸福產生于活動本身,幸福和快樂來源于有價值的活動,當人們投入到一項活動中,且活動難度與其能力相匹配時,就會產生一種“幸福流”的感覺[13]。大學校園里有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如演講比賽、學術講座、體育活動、文藝匯演、志愿者活動、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等等,鼓勵貧困生積極參與各種集體活動,不但有利于其認識社會、鍛煉人際交往技能、構建良好的人際交往圈,而且使其在參與各種實踐活動過程中獲得價值感和成功體驗,從而提高自信心和主觀幸福感水平。

      參 考 文 獻

      [1] Diener E. Subjective Well-being[J]. Psychological Bulletin,1984,95(3):542-575.

      [2] 孔德生,張微.貧困大學生生活事件、應付方式、社會支持與其主觀幸福感的關系[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7,15(1):61-62.

      [3] 陸曉莉.高職高專貧困大學生主觀幸福感與社會支持的關系研究[J].寧波大學學報,2010,23(3):126-129.

      [4] 呂衛(wèi)華.農村貧困大學生的社會認同與社會建筑[J].中國青年研究,2007(7):66-68.

      [5] 李志,謝朝暉.國內主觀幸福感研究文獻述評[J].重慶大學學報,2006,12(4):83-88.

      [6] 謝倩,朱麗芳.貧困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與家庭環(huán)境關系[J].中國公共衛(wèi)生,2008,24(8):945-946.

      [7] 鄭雪,王玲,邱林,等.大學生主觀幸福感及其與人格特征的關系[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3,11(2):105-107.

      [8] 張靜,湯雅婷,牛力華.貧困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及人格特征分析[J].中國校醫(yī),2006,20(5):479-480.

      [9] 凌宇,朱翠英,劉文俐.大學生應對方式與主觀幸福感關系[J].中國公共衛(wèi)生,2009,25(2):168-170.

      [10] 嚴標賓,鄭雪, 邱林.主觀幸福感研究綜述[J].自然辯證法通訊,2004,26(2):96-100,109.

      [11] Diener E, Suh E, Lucas R, et al. Subjective Well-being: Three Decades of Progress[J]. Psychological Bulletin,1999 (125):276-302.

      [12] 范麗恒.主觀幸福感的理解與提升[J].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學報,2005,21(2):18-20.

      [13] 何瑛.主觀幸福感概論[J].重慶師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4):73-81.

      猜你喜歡
      貧困生主觀幸福感
      7件小事,讓你下班后更有幸福感
      好日子(2022年3期)2022-06-01 06:22:10
      “美好生活”從主觀愿望到執(zhí)政理念的歷史性提升
      加一點兒主觀感受的調料
      奉獻、互助和封禁已轉變我們的“幸福感”
      英語文摘(2020年11期)2020-02-06 08:53:32
      七件事提高中年幸福感
      刑法主觀解釋論的提倡
      法律方法(2018年2期)2018-07-13 03:22:06
      “貧困生班主任”李金林
      中國火炬(2014年9期)2014-07-25 10:23:07
      幸福感
      小說月刊(2014年7期)2014-04-18 13:11:30
      十年籌資千萬元 資助八千貧困生
      中國火炬(2012年5期)2012-07-25 10:44:08
      結對"百千萬"情暖貧困生
      中國火炬(2012年10期)2012-07-25 10:10:40
      抚松县| 溧阳市| 唐海县| 安康市| 甘洛县| 县级市| 枣庄市| 门头沟区| 永登县| 若尔盖县| 郎溪县| 涟源市| 高陵县| 襄汾县| 驻马店市| 鹤庆县| 吉木乃县| 筠连县| 梁平县| 武强县| 莲花县| 浮梁县| 嘉峪关市| 伊金霍洛旗| 昌平区| 宝应县| 广昌县| 内黄县| 扬州市| 惠来县| 吉隆县| 西宁市| 东海县| 开原市| 沧州市| 怀柔区| 建瓯市| 婺源县| 溧阳市| 弋阳县| 苍梧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