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布日圖婭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北京 102488)
希臘古典神話彰顯的原初生活世界
哈布日圖婭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北京 102488)
神話作為人類文明衍化初期所記載的故事是一種心理積淀,反映了原初先民的宇宙觀和生活觀。希臘古典神話極為豐富而成體系,包含著西方哲學的萌芽,向我們展示了一個混沌散去、天地初開的原始世界的景象。在這個世界之中,一切還沒有成為定局。人們處于原初生活狀態(tài),記述神話并且參與到其中。這是一種與理智生活截然不同的更加本真的生活方式,彰顯的是一種海德格爾所描述的生存論狀態(tài)。
希臘神話;生活世界;原初先民;生存論
神話是原初先民的浪漫主義生活方式,神話的意義通過作為聆聽者、接收者和傳承者的原初先民成為現(xiàn)實。借用列維·施特勞斯對音樂的解讀,我們可以這樣理解神話:作為直接接收者的原初先民通過作為發(fā)送者的神話發(fā)出的信息而發(fā)現(xiàn)了這信息本身的意義——神話存在于原初先民之中,原初先民通過神話聆聽自己。神話像是管弦樂隊的指揮,原初先民成為沉默著的演奏者。神話的意義在于“使人面對向必然無意識的真理的有意識逼近(樂譜和神話只能是這種東西),而無意識真理是有意識逼近的產(chǎn)物?!盵1]而馬爾庫塞在他的“藝術的本體論結(jié)構(gòu)”中借用神話來對人類的歷史進行象征性比喻。他認為既然個體在兒童期的想象和幻想包含著真理價值,那么類比到人類的整個歷史,原初先民的幻想也包含著真理的價值。馬爾庫塞視古希臘神話為人類歷史初期幻想的最顯著代表。可見,古希臘神話能夠向我們揭示出文明衍化初期人們的生活狀況和心理特征。
在亞里士多德的著作《詩學》中,“神話”被等同于“情節(jié)”和“寓言故事”,這些都是敘述性的、直覺的和非理性的。而它們的反面是“理念”,“理念”在亞里士多德看來是最真實的、最理性的,是萬事萬物的摹本。但是這并不意味著神話就是虛構(gòu)的、不真實的和無意義的。隨著浪漫主義的興起,神話開始得到正名。神話并不是完全非理性的,在它表面非理性的表現(xiàn)形式之下運作著的是理性的世界邏輯。馬爾庫塞就對普羅米修斯的神話進行了這樣的解讀:“普羅米修斯和眾神的搏斗象征著人類征服自然的努力和自然界向人類施行的報復,只是在希臘人的頭腦中‘自然的形象化’(馬克思語)則是神,因而自然對人的報復就表現(xiàn)為神對人類的代表普羅米修斯的報復。”[2]神話背后的邏輯就是人們處理人與自然關系的邏輯。而原初先民首先要找出的世界邏輯就是宇宙是怎樣產(chǎn)生的,按照康德的說法就是追本溯源是人的理性的先天傾向。神話的創(chuàng)作表現(xiàn)的是人們尋求宇宙的起源以及萬物的生成的過程。在蠻荒時期人們對大自然產(chǎn)生朦朧認識,由于當時人們認識水平的有限,無法從自然本身中尋求答案,于是轉(zhuǎn)向超自然的解釋方法,導致了對神的意識。人們認為神創(chuàng)造了世界和人類,掌管一切。因為這種解釋方式在那個時代能夠很好地解決困擾原始人類的問題,這就形成了他們對于世界起源的原始看法。
基于人類普遍的先天認識結(jié)構(gòu),對于宇宙生成的解釋,不同文明發(fā)源地的神話版本基本上趨于一致,那就是從無到有的過程的描述。各種神話都認為最原初的狀態(tài)是混沌一團的,例如在中國神話中,對于宇宙起源是這樣描寫的:“天地混沌如雞子,盤古生其中,萬八千歲。天地開辟,陽清為天,陰濁為地,盤古在其中,一日九變,神于天,圣于地。”混沌狀態(tài)是人類所能追根溯源到的最原始的狀態(tài),即沒有起點的起點、沒有前提的前提。中國神話在混沌的狀態(tài)下分出了陰陽兩個層次,于是世界開始展現(xiàn)在人們的眼前。
同樣,在希臘神話中,宇宙的形成也經(jīng)過了類似的過程。古希臘人也認為最原始的狀態(tài)是一團混沌迷茫的狀態(tài)。這種渾然一體狀態(tài)被看做是最古老的神,古希臘人命名為卡俄斯。“卡俄斯張著空空大口,是廣闊無垠的空間。人們想象它是天然狀態(tài)的集合體,而后來世界上存在的全部內(nèi)容在當時都處于萌芽時期,相互之間處于一種毫無規(guī)則的排列狀態(tài)??ǘ硭股袷怯⒄Z中的Chaos,西班牙語中Caos,德語中das Chaos的語言符號?!盵3]意思是雜亂無章、亂七八糟。
世界不可能永遠只處于混沌的狀態(tài),如果這樣的話豐富的世界萬物和人類的文明也不會產(chǎn)生。于是,卡俄斯生下了地母該亞、愛神厄洛斯、黑暗女神厄瑞玻斯和黑夜之神尼克特。該亞生下天神烏拉諾斯,厄瑞玻斯與尼克特分別生下太空神以太和光明神。在元始天尊神卡俄斯繁衍后代過程中,世界萬物的萌芽開始生長,一個有著秩序的宇宙輪廓也開始漸漸清晰起來。作為天國的第三代主宰者,宙斯成為了眾神之父以及人類之主,開始確立世界的新秩序。
古希臘人創(chuàng)作神話來解釋宇宙的出現(xiàn)和神的誕生,目的是為世界尋求一個合理的解釋路徑,而其中最根本的動機就是他們希望通過構(gòu)建這樣一個生成的體系,來回答人是從哪里來的終極問題。古希臘人相信人類是由神創(chuàng)造而來的,但是在相對的意義上,宇宙以及神同樣是由于人而得以表現(xiàn)自身的。沒有人類,世界照舊是混沌一團晦暗不清的狀態(tài),而諸神的事跡也不會得以記載流傳。人類的出場開啟了一個有意義存在的舞臺。人類的誕生與宇宙和諸神產(chǎn)生是同一個過程,相伴而發(fā)生的。按照神話和基督教的人類學觀點,人不同于別的生物之處在于人是有理性的,而有理性的人是神創(chuàng)的,是按照神的模子造出來的。海德格爾曾引用卡爾文《講習錄》中對人的評價:“人的優(yōu)越稟賦使他出類拔萃:依靠理性、理智、遠慮、決斷,人不僅足以駕馭塵世生活,甚至可以超越升騰,直達乎神與永恒福祉?!盵4]神賦予人以理性,而理性的人使諸神的世界及活動不斷展開著。這就是人與神之間的張力關系。
人作為靈肉結(jié)合體是一種復雜的存在,人是一種動物而又超越于動物,人類似于神但又不及神的完滿。理性、智慧的人在神話中是由神所創(chuàng)造的。因為宇宙就是由神開辟的,世界是由神主宰的,萬物是由神創(chuàng)生的,所以人類也是神的作品。在希臘古典神話中,人與神之間的關系錯綜復雜,交織不清。宙斯經(jīng)常到人間誘惑美貌女子,生下半人半神的英雄。而世間的爭斗中也出現(xiàn)神的身影,不同的神幫助著各自支持的世間力量。從人的誕生開始就注定了人類前進的艱難路徑。普羅米修斯知道在世間有天神的種子,于是他用河水調(diào)和黏土,比對著神的模樣捏成有形體的泥塊,又在泥塊的胸內(nèi)注入動物靈魂中的善與惡。智慧女神雅典娜往泥團上吹了口氣,泥團獲得了靈性。但是人的制作成功并不意味著創(chuàng)造過程的結(jié)束,人類與諸神之間的博弈過程一直在延續(xù)著。普羅米修斯教會人們天文、數(shù)學、文字和藝術,關心人們的活動,指導他們農(nóng)藝耕種,以使人們能更好地生活。宙斯拒絕向人類提供維持生命所必須的火,于是普羅米修斯設法偷來天上的火種給人類。宙斯卻將潘多拉之盒帶到人間,于是乎嫉妒、奸淫、疾病、偷盜種種禍害充斥人間,死亡與絕望在人類中蔓延。人類是如此命途多舛,生存下來的過程這樣跌宕曲折。
人類在原初先民階段還處于渾渾噩噩的階段,這時的他們雖然已經(jīng)獲得靈魂,但依然沒有脫離跟神的關系,用存在主義的說法解釋就是人類一直在跟諸神打交道。人類身不由己的不得不卷入諸神之間的爭斗。普羅米修斯和宙斯對人類有著截然不同的態(tài)度,人類在接受普羅米修斯的恩賜禮物之后,也遭受了宙斯無情的殘酷懲罰。力量渺小的人類像一葉孤舟,在強大的諸神爭斗的漩渦中浮浮沉沉。原初先民的生活是不由自主的生活,原初先民的世界是充滿不確定的世界。這里的不由自主不是說他們沒有自由,而是說現(xiàn)實結(jié)果的不由自主。人之所以區(qū)別于動物就在于他們有自由選擇的權(quán)力,即使逃避不了宿命的安排,也不放棄改變命運的努力。這一點在古希臘英雄身上尤為明顯。他們不斷地與外部現(xiàn)實和內(nèi)在機體的束縛抗爭。墨勒阿革洛斯出生后就被命運女神預言了他的命運,那就是他的生命會隨著當時爐火中那塊木片的燒盡而終結(jié)。墨勒阿革洛斯的母親為了避免這種結(jié)果的發(fā)生而將木塊藏于密室。但正是他母親由于長大后的兒子殺死了兩個舅舅而心生復仇之念,痛苦的將木塊投入火中。墨勒阿革洛斯掙扎著死去,他母親也自縊身亡。雖然神諭與命運的力量如此強大,人類的反抗與掙扎顯得如此蒼白無力,但人類并沒有放棄努力的勇氣。古希臘人創(chuàng)作如此悲壯的抗爭命運的神話,是對現(xiàn)實的悲劇性的體悟。黑格爾在《美學》中感慨外部自然環(huán)境越是惡劣,人的主體意志力量就越激蕩。古希臘人承認有冥冥中的命運,但是他們更加欣賞的是與命運的抗爭過程,即使結(jié)果是悲劇性的。他們認為自己“擁有決定事變的主要力量”,因為命運“必然取消了責任……而我們的行動是自由的,這種自由就形成了使我們承受褒貶的責任”。[5]
神話總是帶有浪漫的色彩,希臘古典神話中的諸神并不是不食人間煙火的超越存在。他們與人具有相似性,有著同凡人一樣的復雜的性格。古希臘人把自己的情緒、意志、情欲都投射在神的身上,于是神的世界同人類世界一樣,充滿了爾虞我詐和爭權(quán)奪利,神的嫉妒心、虛榮心和復仇心甚至比人類更強。特洛伊戰(zhàn)爭的起因很突出的表現(xiàn)了諸神的情緒化。特洛亞王子帕里斯拒絕了權(quán)力女神赫拉給他的至高無上的權(quán)力和智慧女神雅典娜給他最聰明的頭腦,而接受了阿芙羅狄忒給他的世上最漂亮的女子海倫作妻的禮物。帕里斯把寫有“給最美麗的女神”的金蘋果交給了阿芙羅狄忒,于是他成了阿芙羅狄忒的寵兒。而嫉妒又憤怒的赫拉及雅典娜決心毀滅特洛伊人來復仇。具有至高無上地位的宙斯,其情緒化更是達到極點。宙斯有時威嚴有時愛捉弄,公正無私又充滿七情六欲,某些品德甚至不如常人。神被塑造成這樣的形象與古希臘人當時的生活情景有關,在理智的太陽神精神尚未占主導地位的時代里,率性迷狂的酒神狄奧尼索斯精神是當時精神生活的主題。諸神帶有情緒的出場展現(xiàn)的是人性的張揚與異化。
海德格爾在《存在與時間》中也闡述了人的本真的存在是帶有情緒的在場,而“畏”是最基本的現(xiàn)身情態(tài)。人在畏的面前根本無法逃避,只能面對自己真實的存在。畏把人自身帶到他本身面前?!拔分氛呔褪窃谑辣旧怼?“但畏之所畏者的威脅卻沒有這種特定的有害之事的性質(zhì)。畏之所畏是完全不確定的?!盵6]國王坦塔羅斯因犯不可赦之罪在冥府接受懲罰。他站在湖水中,直浸到下巴;頭頂上掛著鮮甜的水果,觸手可及??墒钱斔柿藦堊鞎r,湖水瞬間褪去;當他餓了伸手時,鮮果倏忽飛去。除了忍受這些折磨外,最可怕的痛苦則是連續(xù)不斷的死神的恐懼,他的頭頂上吊著一塊大石頭,搖搖欲墜,隨時都會掉下來。他永遠不知道石頭什么時候會掉下來,石頭是致命的,但他面對的不是對這個具體確定的石頭的害怕,而是對時刻懸掛在自己頭頂上的不確定的畏懼。這種“畏”根本沒辦法逃避,使他不得不直面最真實的自己,他每時每刻也就是最真實的自己。海德格爾的“向死而生”也就是在這個意義上來表現(xiàn)的,死是最切關自己的,在別的事情上別人可以替代自己,只有死是無可替代的。而死又是最不確定的,頭頂?shù)氖^或者達摩克利斯之劍不知道什么時候會掉下來,或許下一秒鐘,或許永遠不會。于是死亡使人們從“常人”的沉淪中掙脫出來,獲得本真的存在。
古希臘神話恢弘的篇章和絢麗的圖景之所以流傳至今仍具有研究價值,是因為神話的比喻和象征功能能夠向我們揭示出世界的奧秘?!吧裨捰幸粋€很大的優(yōu)越性。以往永遠逃脫意識的東西,在這里卻以感性和精神的方式觀照出并抓住了,就像靈魂在它四周的軀體中。通過這個軀體,靈魂閃進了我們的眼睛,對我們的耳朵說話?!盵7]這是一種通過想象和比喻內(nèi)在直觀把握世界的方式?!肮糯裨捓锏教幨乔啻合胂蟪醴诺幕ǘ?古代神話與感性世界中最直接、最生動的事物聯(lián)系在一起,依照它們來塑造形象。”[8]古希臘神話作為原始文化的無意識積淀,也在影響著后人,“神話是沒有作者的:從神話被看做神話的時刻起,不管它們的真正起源如何,它們都僅僅作為一種傳統(tǒng)的體現(xiàn)而存在。當神話被復述時,個別聽眾就接受到一個消息,而這消息正確說來不知是從哪里來的;正因為這個緣故,它被認為出自超自然的起源!”[9]神話的起源是集體無意識的表現(xiàn),是個“虛焦點”。我們雖然不能探明起點,但是不影響它發(fā)散出意義。
古希臘人一直都行走在路上,這是一種生存論的生活狀態(tài)。司芬克斯問俄狄浦斯:“什么動物早上四條腿,中午兩條腿,晚上三條腿?”俄狄浦斯回答是“人”。人一直行走在路上,嬰幼年時手腳并用、攀爬前行,中青年時身體直立、雙腿邁行,暮年時佝僂身子、拄杖挪行。不同于后來的理智的靜觀的生活態(tài)度,原初先民進行的是體驗式、直覺式的旅程。俄狄浦斯弒父娶母后,刺瞎雙目,拒斥理智,選擇流浪度過余生。西緒福斯永無止境的把山石推到山頂,達那伊得斯不停地往漏底的水桶中舀水,普羅米修斯面對的是鷹啄不斷痊愈的肝臟的無止境之痛。正是這種不斷進行沒有完結(jié)的過程才是人類誕生之初最本真的生活狀態(tài)。
[1]克洛德·列維·施特勞斯.神話學:生食與熟食[M].//列維-斯特勞斯文集(第3卷)[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 27.
[2]周國平.詩人哲學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471.
[3]古斯塔夫·施瓦布.希臘古典神話[M].上海:譯林出版社, 1996:4.
[4]海德格爾.存在與時間[M].北京:三聯(lián)書店,2006:58.
[5]北京大學哲學系.古希臘羅馬哲學[M].商務印書館,1961:369.
[6]海德格爾.存在與時間[M].北京:三聯(lián)書店,2006:215.
[7]施勒格爾.雅典娜神殿斷片集[M].北京:三聯(lián)書店,2003:236.
[8]施勒格爾.雅典娜神殿斷片集[M].北京:三聯(lián)書店,2003:230.
[9]克洛德·列維·施特勞斯.神話學:生食與熟食[M].//列維-斯特勞斯文集(第3卷)[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 27-28.
[責任編輯 陳浩凱]
The Original Life World Demonstrated by Classical Greek Myth
HA Burituya
(Graduate School of CASS,Beijing 102488,China)
As the story of the early stage of human civilization,myth is a kind of psychological accumulation,which reflects the cosmology and the view of life of the original ancestors.Classical Greek Myth are abundant in content systematically,containing the seed of western philosophy,conveying to us the sign of the original world when Chaos dispersed and heaven and earth opened.In this world,all of things have not become a foregone conclusion.People live in a Original state of life,accounting of the myth and engaging in it.It is a more real life contrasting with intellectual life,and it expresses a subsistence state described by Heidegger.
Greek mythology;living world;the original ancestors;existentialism
B932.545
A
1672-934X(2013)06-0123-04
2013-10-12
哈布日圖婭(1982-),女,蒙古族,北京人,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主要從事民間文學與西方哲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