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淵
(常熟理工學院附屬中學,江蘇常熟 215500)
思維導圖教學法在語文教學中的運用
俞淵
(常熟理工學院附屬中學,江蘇常熟 215500)
思維導圖運用于教學的時間還不長,尤其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研究和實踐它的教師比較少。本文結合筆者在教學過程中對于思維導圖的實踐,指出思維導圖教學法可以幫助教師梳理思路,幫助學生歸納要點、加深理解、構思作文、最終幫助學生提高語文成績。
“思維導圖”;語文教學;運用
思維導圖,又叫心智圖,是表達放射性思維的有效的圖形思維工具,它簡單卻又極其有效,是一種革命性的思維工具。思維導圖被廣泛運用于各個領域,對教育教學也有著十分重要的輔助作用。
2012年常熟市教育局教科室與常熟市教師進修學校聯合啟動了省級課題研究項目——基于思維導圖高效學習的實踐研究。作為該課題首批實驗學校的教師,筆者參加了思維導圖培訓,并在接下來的一年半時間里廣泛地將思維導圖作為教學手段。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積累了一些經驗,下面談談思維導圖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實際運用。
思維導圖的運用方式之一就是“歸納要點”,尤其對畢業(yè)班同學的復習很有幫助。畢業(yè)班在進入下半學期后進入全面復習階段,時間緊,復習量大。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掌握課文中的重點知識,我嘗試運用思維導圖歸納要點,用流暢的線條和艷麗的色彩將重點知識在圖畫中呈現出來,讓學生在勾畫思維導圖的過程中對這些重點知識“溫故而知新”,加深了他們的認識,鞏固了他們的記憶,對學生把握知識要點幫助很大,效果明顯。
我們將初中語文基礎知識歸納為五幅思維導圖,分別是:語文基礎知識歸納、記敘文重點知識歸納、說明文重點知識歸納、議論文重點知識歸納及小說重點知識歸納。在課上由教師講述,由學生上臺演示,其他同學在下面繪制,同學間可以相互幫助和討論,將知識要點在思維導圖上呈現出來。這樣的教學模式即培養(yǎng)了孩子的聽課能力,又培養(yǎng)了他們的概括能力,更讓他們增加了課堂中師生、生生的互動,可謂一舉多得。
在經過五堂課的訓練之后,學生可以基本掌握繪制思維導圖的方法,同時也牢牢掌握了初中語文的知識要點。有的學生獲得了接近滿分的好成績。更可喜的是有些同學舉一反三地將思維導圖的記憶方式沿用到了其他學科。使用思維導圖后,同學們的記憶水平普遍有提高,
在前期教學滲透思維導圖的基礎上,后續(xù)教學過程中,教師側重引導學生抓關鍵詞,把握主干,簡化思維導圖,降低繪圖難度,把學習變得更加簡捷高效。
作為一種學習和思維工具,只有學生主動地用思維導圖才有效果,因此,教師的引導很重要。課堂上,學生應該自覺地運用“思維導圖”來記錄課堂筆記,要習慣于繪制一些即實用又簡便醒目的思維導圖記錄所講內容,有時甚至只需要繪制一條支干去記錄。慢慢地,部分學生的課堂筆記開始有意識地向思維導圖靠攏,主動采用思維導圖方式記課堂筆記,而傳統(tǒng)的筆記形式漸漸被取代。長期積累對學生構建完整知識框架很有幫助。
為了將這一良好勢頭保持下去,教師在課堂上留出一小段時間,讓學生進行課堂筆記的交流,分小組互相傳看別人的筆記,每組推薦1~2本比較好的筆記向全班介紹,歸納這些筆記的優(yōu)點和特點。通過交流活動,認真參與的同學得到鼓勵,暫時落后的同學明確了方向,更多的學生愿意使用和掌握思維導圖這一新方法。通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學生對筆記的理解和掌握也有所進步,很多人不再需要死記硬背就能將所記錄的內容回答出來,在考試中更是效果顯著,原本語文成績一直很不理想的某同學在考試中居然考到了108分,考試成績讓他更加堅定了使用思維導圖來記錄筆記。
在學會用思維導圖總結、歸納、記錄之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嘗試用思維導圖來分析課文,還可以將“思維導圖”與“自主學習”結合在一起。下面我們用《百合花》這堂課為案例,介紹一下運用思維導圖進行教學設計的過程。
小說《百合花》是王安憶所寫,在這個故事中充分展現了革命年代那種淳樸善良的軍民魚水情。這篇文章所闡釋的內容對于初三的同學來說并不算難,因此我決定用“思維導圖”和“自主學習”的模式來完成這堂課的教學。
這堂課分為兩個課時,第一個課時我主要組織了以下活動:
1.將學生分為5個小組,每組10人,選出組長、執(zhí)筆人。
2.給他們一級分支的內容,要求他們從環(huán)境、人物、故事情節(jié)及主題感受四個方面來分析課文,并繪制成一張“思維導圖”。
3.由組長分配任務,兩到三個同學負責其中的一條分支,由他們負責在文章中尋找相關內容,記錄下來,匯總到組長處。其他組員也可補充。
4.最后由執(zhí)筆人將組長匯總到的結果繪制到“思維導圖”上。
上完這堂課感覺課堂效果十分好,所有人在組長的帶領下都加入到了小組的活動中,真正做到了人人參與,課堂無死角。而且在一節(jié)課的時間內同學們基本上都完成了思維導圖的繪制,效果令人滿意。這堂課真正將主導權交還給了學生,讓學生成為了主角。而且當學生們在一起共同完成一項任務的時候,每個同學都使出了渾身解數想把自己的工作做好。沒有一個人拖小組的后退,也沒有一個人置身事外,每個人都積極的參與進來,似乎小組的榮譽就是他們自己的榮譽,就連平時的后進生也認認真真地做好組長交給他的任務。
第二課時安排學生展示小組成果。我將其命名為“《百合花》杯”思維導圖大賽。
先讓學生分組展示繪制的“思維導圖”,推選出代表來闡述他們的作品,可以單獨闡述,可以組合闡述,也可以小組成員共同闡述。最后評選出優(yōu)勝者,授予獎狀和獎品。我還邀請了組內的老師參與這次活動,邀請他們擔任評委和頒獎嘉賓。
這是一堂真正意義上的學生自主課堂的教學課,整個講臺我都交給了學生。學生們在他們的舞臺上盡情地展示著自己的才華。至今讓參與者久久難忘。
這堂語文課可以說是我教學十年來最讓人難忘和欣喜的一堂課。課上,學生收獲了很多:知識、自信、挑戰(zhàn)、團隊合作,當然還有歡樂。因為他們突然發(fā)現,原來自己也可以成為課堂的主角,也可以上講臺為同學和老師講述自己心中的《百合花》。衷心地希望這朵《百合花》能永遠開在孩子們的心中,因為它見證了他們的成長,見證了他們的能力,見證他們的風采!
作文一直是學生們感覺最難的,而最讓他們頭疼的莫過于沒有新穎的選材。針對這一問題,我決定嘗試用“思維導圖”來拓展他們的思維,讓他們跟隨著絢麗的線條放飛思想。課堂上我將學生分為了六個小組,每組8人,讓他們推選一位組長,在組長的帶領下每個人先將自己的創(chuàng)作思路繪制成一條支干,然后由組長執(zhí)筆,將他們的意見共同繪制到一張思維導圖上。這樣之后,每個小組至少就有8個素材可供選擇,有的小組甚至擁有了十多個素材。真的是“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學生在今后的寫作過程中可多用這樣的方式來訓練自己,積累素材。
思維導圖是一個高效的學習工具,經過一年多的研究和探索,筆者認為思維導圖在語文教學中大有作為,有許多值得我們去開發(fā)和運用的地方。
[1]東尼·博贊.思維導圖大腦使用說明書[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5.
[2]戴洪斌.心智圖學習法[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10.
[3]蔡勁松.小學生思維導圖應用魔方[M].海口:海南出版社,2011.
The Application of Mind Mapping Method in Chinese Teaching
YU YUAN
(The High School Affiliated to Changsh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Changshu 215500,China)
The mind mapping method has not long been applied in teaching,especially in language teaching in junior high school and few teachers have conducted a research on it or practiced it.Based on the practice of mind mapping method in the teaching process,the author of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the mind map teaching method can both help teachers have the organized thinking,and help students to summarize the main points,deepen their understanding,and compose their compositions with the aim of helping them improve their language performance.
“mind mapping”;Chinese teaching,application
G622
A
1008-2794(2013)06-0123-02
2013-01-07
常熟市微型課題研究項目“思維導讀在語文教學中的體驗”
俞淵(1980—),女,江蘇常熟人,中學一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