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俊毅
(赤峰學院 醫(yī)學院, 內蒙古 赤峰 024000)
關于提高病理學教學效果的幾點認識
張俊毅
(赤峰學院 醫(yī)學院, 內蒙古 赤峰 024000)
病理學作為醫(yī)學教育體系中的橋梁課程,醫(yī)學生掌握其程度的深與淺會直接影響他們對后續(xù)臨床各學科的理解及運用,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如何提高該課程的教學效果就顯得尤為重要.本文就病理學教學過程中積累的一些經驗做一歸納總結.
病理學;教學效果;教學方法
病理學是連接基礎醫(yī)學和臨床醫(yī)學的一門重要學科,隨著醫(yī)學科學的不斷發(fā)展,病理課程的內容也應做出相應的改革以適應學科的建設與發(fā)展.然而,我們在教學過程中過多地側重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和基本病變的學習,且在教學內容上更新慢,教學方法也比較滯后.另外,在平時的病理教學中教師把大部分的時間花在了講授課本上的內容,而對學生將來從事臨床工作后獨立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培養(yǎng)卻重視不夠,其結果使學生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具體的臨床病例很難有機地聯(lián)系起來,從而制約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及解決臨床實際問題的能力.筆者針對以上問題產生的原因給予了特別的關注,使得所教班級學生的病理成績和解決臨床實際問題的能力均有了明顯地提高,現(xiàn)將其總結如下.
首先,為了提高學生學習病理學的積極性,教師要向學生充分講解病理學的目的及意義,特別是病理學在連接基礎醫(yī)學與臨床醫(yī)學中所處的重要地位,使學生對病理學有初步的認識,從而對所學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此外,教師應認真設計教學過程,合理編排講授內容,根據(jù)課程教學大綱科學制定教學內容并注重授課難易度度和教學進度,由淺入深,循序漸進.教師在教學內容的安排上應適當側重于基礎知識的講解,同時要做到重點突出,層次分明,特別是在授課過程中多結合臨床實例進行講解,這樣不但可以使課堂教學生動活潑,而且還可以鍛煉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為以后從事臨床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1].
其次,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科學合理地使用各種教學方法,特別注意師生互動環(huán)節(jié)要在課堂教學中占有一定比重,不斷增強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的意識.此外,教師要時刻注意授課藝術,授課內容要有重點,授課節(jié)奏要跌宕起伏,避免平鋪直敘,要留給學生足夠多的時間讓他們學會去思考,去交流.此外,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根據(jù)自身的體驗傳授給學生一些高效的學習方法也是很重要的,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有效地提高學習效率.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適當采取啟發(fā)的方式,使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并給予學生充足的思考和交流時間,使其發(fā)揮最大的主動性.此外,教師上課時眼里不能只盯著教案,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授課,而眼中更應該兼顧學生,注意他們的反饋信息和聽課狀態(tài).當發(fā)現(xiàn)某個學生注意力分散時,教師要有意識地采取適當?shù)姆绞揭龑淖⒁饬χ匦禄氐秸n堂.所以說,一個在課堂上“大包大攬”并花費大量課堂時間進行授課的老師,就會帶出一批不善于思考且缺乏獨立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學生.因此我們不要怪學生不積極回答問題甚至帶著消極的情緒去聽課,我覺得教師應該為此負主要責任,因為你沒有給學生留足夠的思考和回答問題的時間.我們常說課堂上的“主角”是學生,要讓學生帶著問題和質疑去聽課,而不是接受滿堂灌式的授課方式.教師要留出部分時間把上課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把課堂提問和質疑的權力下放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去辯論,教師給予適當?shù)囊龑Р⒆隹偨Y.這樣做不但可以消除學生的緊張情緒,增強學生的膽量、勇氣和自信,而且往往能順利解決問題,使學生內心充滿成就感,同時學習的興趣也會顯著增加[2].總之,教師要不斷培養(yǎng)學生勇于質疑的膽量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他們的學習始終處于積極的狀態(tài),只有這樣才能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
再次,教師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作為病理教師,除了掌握書本上的知識外,更要積極參加醫(yī)院的臨床診斷工作,這樣不但可以豐富課堂的教學內容,而且也使理論與實踐更加緊密地結合在一起.此外,為了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教師應努力提高自身的業(yè)務水平,精心準備好每一節(jié)課,不斷探索最新的教學方法,做到基礎知識扎實,知識面寬廣,在授課過程中能夠運用詼諧的語言來激活學生的思維,以此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除了上述在授課過程中需注意的內容外,針對病理學的教學內容也應做相應的調整以突出授課重點并適應醫(yī)學的不斷發(fā)展,為今后學習臨床知識打下堅實的基礎.內容如下:(1)對于傳統(tǒng)的病理形態(tài)學改變,如變性、壞死、梗死、炎癥、腫瘤等,要進一步精簡內容并突出重點;(2)適當增加醫(yī)學最新進展的相關內容,如細胞凋亡、細胞周期調控、細胞外基質、腫瘤侵襲轉移的機制等;(3)刪除與其他學科重復的內容,如遺傳性疾病與免疫反應類型等;(4)著重講解疾病總論內容,并以基本知識和臨床新進展為主.而各論部分以常見病、多發(fā)病為重點,重點闡釋疾病的病理變化與臨床特征之間的相關性,為今后臨床學科的學習打下扎實的基礎;(5)為了使學生加深對所學內容的理解并增加師生互動的時間,在每章節(jié)結束后由教師提供具體的臨床病例并進行詳細的臨床病理討論(CPC),不斷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6)堅持每學期舉辦1次病理知識競賽,以此來檢驗他們對病理知識的掌握程度并鍛煉他們的思維反應能力,這也進一步加強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7)病理學實驗課是對理論課內容最直接、最形象的印證,通過對大體標本及鏡下圖像的辨別,可以增加學生對病理學的學習興趣以及對所學理論知識的理解.因此,教師在仔細講解病理標本的基礎上積極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語言對標本進行形態(tài)描述并解釋標本所對應的患者可能出現(xiàn)的臨床表現(xiàn).
總之,作為病理學教師要不斷更新教育觀念,認真研究教學方法,積極總結教學過程中的寶貴經驗,并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病理學的課堂教學效果達到最佳水平,為學生今后臨床各學科的學習打下扎實的基礎.
〔1〕武勝昔,王亞云,王茜.構建“精彩課堂”提高醫(yī)學教學質量[J].中國高等醫(yī)學教育,2010(4):60-66.
〔2〕馬延生,馬肖容,張軍,等.提高臨床課程教學質量的一些體會 [J].中國高等醫(yī)學教育,2009(6): 100-101.
G642
A
1673-260 X(2013)10-024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