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藺若晨
(山西廣播電視大學,山西 太原 030027)
網(wǎng)絡的遠程教育是未來教學及輔導的新領域,無論是何種形式的教育,都可以利用網(wǎng)絡完成準分離狀態(tài)下的教學交互和內容輔導。實施現(xiàn)代遠程教育是黨和國家在以后十年的教育改革重點。為了使參加遠程教育的學習者取得最佳的學習效果,并獲得優(yōu)異的學習成績,本文就有關遠程教育中的幾個問題做一個簡要闡述。
在遠程教育中,教學服務對象就是學習者。學習者參加網(wǎng)絡的學習準入條件和傳統(tǒng)的學習者只具備讀寫能力是不同的。參加網(wǎng)絡的遠程學習意味著學生必須具備計算機應用能力和互聯(lián)網(wǎng)應用能力,在此基礎上,還必須了解在線學習的規(guī)則、要求、模式,并且能夠很好地參加在線輔導。是否參加在線輔導是衡量學習者遠程學習能力的核心標準。
在線輔導是基于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的教學輔導活動。在線輔導和一切教學互動一樣,其目的是使學生學習收到最佳效果。與其它教學輔導最根本的不同之處在于在線輔導受網(wǎng)絡傳輸團隊的限制。我們認為所謂在線輔導就是利用因特網(wǎng)實施教學傳輸?shù)妮o導形式,其特點表現(xiàn)在受網(wǎng)絡技術的限制和環(huán)境虛擬兩個方面。所以在線輔導的關鍵是教學資源的整合上傳和網(wǎng)上教學交流的充分實現(xiàn)。前者屬于資源建設范疇,后者屬于教學組織落實范疇。真正意義上的教學輔導是后者,但是后者是在前者的框架下進行的。一些資料中顯示的所謂在線輔導教師“是對在線學習者提供指導與幫助,在某些情況下還包括對學生的作業(yè)打分的”[1],這只是輔導教師的一般功能。然而,單憑在線輔導是不能完成學歷教學的所有任務的,有時還會有面對面的輔導。輔導教師通常會扮演不同狀態(tài)下的角色,“在線教師是課程專家、學習教練與顧問、學生作業(yè)的評估者、討論的管理者等”,但這些并不是在線教師的主要職能,這些職能與其它學習環(huán)境中的教師沒有多大區(qū)別。在線教師所具備的特殊職能應當是:技術協(xié)調者,即向學生推薦合適的IT助手,最終使學生利用相關網(wǎng)絡技術自如地進行在線學習。
參加遠程學習的學生以自學為主,通過收看電視、錄像,自學教材、課件或利用網(wǎng)上教學平臺進行學習,同時接受必要的面授輔導。學校教學活動的組織方式有別于以面授為主的普通高校,遠程教育學校為學生提供完備的學習材料(如多種媒體的教材、課件等)、各種學習支持服務(如咨詢答疑電話、網(wǎng)上交互交流平臺、學習小組、班級等)。參加遠程學習者,需具備或逐步培養(yǎng)自我學習的能力,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與方法。
遠程教育的學生從注冊入學開始,學習的過程大致如下:1.制定個人學習計劃:按照學校提供的教學計劃,根據(jù)個人實際情況,制定個人的學習計劃;2.學習必修課程并通過考核:遠程教育通常一個專業(yè)的必修課程為12~16門,約占最低畢業(yè)總學分的70% ~90%;3.學習公共課程并通過考核:公共課一般3門左右;4.完成形考作業(yè),參與網(wǎng)上答疑、案例討論和測試;5.完成集中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一般包括生產(chǎn)實習、畢業(yè)設計或畢業(yè)論文,約占8~10學分。[2]
具體到一門課程的學習,在學習過程中如何處理好各個學習環(huán)節(jié)呢?在這里我們逐一說明如下:
(一)把握課程學習進度。遠程學習的每一門課程都基本開設一個學期,要取得課程的學分,必須參加課程學習。課程學習是一個完整的過程,它包括對課程知識和理論循序漸進的掌握和不斷地練習、鞏固、參加測試,直至完成該課程的學習任務。在教學手段和教學要求方面,學習的過程包括:進入課程學習、有計劃的自學、完成形成性作業(yè)、參加課程集中面授輔導、參加課程網(wǎng)上答疑、有效進行期末復習、參加課程終結性考試。這里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要求學習者很好地把握。
(二)制定學習計劃。學習者制定學習計劃,有計劃的自學是遠程學習中應有的程序,自學是學習的基本模式。在開始學習前,心中默念要做的事情,如果任務較多,最好用簡潔的話一條條列出來。因為網(wǎng)上有很多讓我們分心的東西,所以我們必須牢記學習目標,時刻不能放縱。
網(wǎng)上學習不能急于求成,不要一次定太高的目標,而是循序漸進,實事求是。這樣去完成自己的學習計劃才會給你帶來充實的成就感。當你在一次學習中順利而高效的完成了學習目標時不妨給自己一個小小的獎勵,以便提高學習的效率和動機。如果想讓一個獎勵制度更有效,你不妨再制定一個與獎勵程度差不多的處罰條例。例如,如果你不能按學習目標完成學習,就不能看電視或參加其它娛樂活動等等。如果你未能完成學習目標,卻仍以獎勵縱容自己,就會助長這種不按時完成學習計劃的壞習慣。
自學包括自學教材(含學習參考書),自己瀏覽在線云平臺課程欄目、節(jié)點在線平臺課程欄目、自己收看教育電視臺衛(wèi)星頻道播出的學習課程、自己利用放像設備收看課程附帶的錄音帶和錄像帶,自己利用教學資料進行自學。學習者必須要把這些學習進行統(tǒng)籌安排,制定一個切實可行的學習計劃,不能無計劃地學習。
(三)通過教材和多媒體資源進行自主學習?;邮窃诰€學習的重要因素,在線輔導基本內容通過互動交流獲取學習資源。其學習資源獲取包含:1.學習資源的內容獲取。2.學習資源的種類及各類資源的特點獲取。3.學習資源的提供渠道獲取。
學習資源內容輔導主要包括:(1)專業(yè)課程教學內容的講解:串講、精講、章節(jié)講解、重點講解、難點講解、熱點講解、專題講解、細節(jié)講解、背景講解、拓展講解等;(2)專業(yè)課程作業(yè)或習題講解;(3)專業(yè)課程在線測試;(4)專業(yè)課程實踐內容指導;(5)專業(yè)課程學術討論;(6)專業(yè)課程應用討論等。
(四)完成形成性作業(yè)。在有計劃的充分自學的基礎上,每一位學習者都必須完成一定數(shù)量的課程作業(yè)才能達到鞏固知識的目的。參加遠程學習的開放教育課程分為統(tǒng)設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關于統(tǒng)設必修課程必須認真完成隨教材下發(fā)的形成性考核作業(yè)。選修課程必須完成課程節(jié)點在線平臺所承載的歷次“在線測試”。需要注意的是,無論哪一種作業(yè),都有完成期限。一般在開學后逐月完成一次,以此類推每月完成一次作業(yè),直至學期期末考試前。按照遠程教育的一般規(guī)定,每一門課程必須完成平時作業(yè),才能參加終結性考試。而且,形成性作業(yè)要占相應的學分比例,常規(guī)是在30——60——100范圍內。這是學習者應該重視的一個環(huán)節(jié)。
(五)參加課程集中面授輔導。每位遠程學習者在自學時一定會遇到困難和需要教師講解的難點內容。這樣就需要參加教學機構安排的教師進行面授輔導。遠程開放教育不是放開教育,它是為學生提供全方位服務的教育,因此學校會為每一門課程配備專業(yè)教師進行集中面授。網(wǎng)絡學習者近距離和教師交流,會解決自學中難以理解的問題。因此學員要珍惜學校提供的難得的集中面授機會,如果不是工作實在離不開,就要盡量參加。
(六)參加課程網(wǎng)上答疑。一般的在線學習的每一個學期都把課程的集中答疑時間統(tǒng)一公布,具體而言,必修課程應保證2次,選修課程必須保證3次。學習者要注意關于學習課程答疑安排的課程、時間、地址和次數(shù),以便我們在學習中隨時發(fā)現(xiàn)問題,隨時解決。
(七)有效進行期末復習。關于復習,學習者要注意將隨時復習和終結性考試復習相結合。
1.期末考試前的復習。要在考試中取勝,最起碼要做到以下三點:(1)在學習整個課程期間努力不懈;(2)在考試前做充分的復習;(3)考試時運用有效的技巧。
2.考試前的準備。(1)加深印象,加深理解。考試前的兩個星期最重要的是鞏固所學的知識,調整自己達到最佳狀態(tài)。因此,千萬不要把在學習過程中應完成的工作留到這時候才去完成,這不但加重學習者的壓力,而且浪費時間。這時候學習者已經(jīng)學完了所有的課程,并把課程內容復習了幾遍,作業(yè)、測試也全部提交完成了。這時候學習者再沒有新的資料要看。如果學習者的筆記已經(jīng)做得很詳細的話,沒有必要再翻看教材和課件了,只需把已掌握的材料再復習一次,以加深印象,加深理解。(2)合理利用時間。為了更有效地利用考試前的這段時間,學習者可以制定一個復習時間表。先考慮一下有多少內容要復習,估計要多少時間能完成,有多少時間可以利用;做個計劃,有的放矢地復習會提高效率。(3)調養(yǎng)身體。身體狀況差會降低思考力。如果學習者身心疲憊,自然不能有效的工作。不要為了突擊教材中的內容而廢寢忘食,適當?shù)男菹⑹潜WC考試成功的基礎之一。
(八)參加課程終結性考試。當以上幾個學習環(huán)節(jié)都認真完成后,就能滿懷信心地參加終結性考試??荚囍?,應試者必須注意自己課程的考試形式。目前網(wǎng)絡遠程開放教育的考試形式由于技術與傳統(tǒng)的結合會出現(xiàn)很多形式:有開卷、閉卷、半開卷、網(wǎng)考等,一定要搞清楚。
關于遠程在線學習還有一個最關鍵的要素就是時間管理。英國開放大學的專家梅森在論文中非常重視開放大學利用在線輔導時間管理問題,但是我們國家的情況更復雜些。梅森的論文主要涉及兩個觀點:1.在線輔導教師如何解決教師的有限輔導時間和學生無限需求的矛盾。2.在線輔導教師如何解決回答學生問題和啟發(fā)學生思考自己解決問題的矛盾。對此我認為兩點很重要:
第一、精心設計,利用多種形式解決時間有限問題。論文中談到:限制在線解答的時間和特定次數(shù)是很難做的,因為有趣討論會隨時出現(xiàn),遇到求知若渴的情況,或出現(xiàn)希望竭盡全力為學生更多付出的輔導教師,都會出現(xiàn)有限時間和次數(shù)不夠的問題。梅森認為最好的解決辦法是在一開始就明確學生會從輔導教師這里得到什么,每周輔導教師會花多少時間進行輔導,或什么時候輔導教師會上線告訴學生,使學生在學習之初建立合理的預期。[3]我們認為梅森做法只是解決問題的一種方法。從我們的實踐來看,我們解決的方案是充分利用多種互動形式,使有限輔導時間和學生無限需求的矛盾得到解決。許多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和次數(shù)中無法滿足學習需求,如果在線學生數(shù)量大的話,這個矛盾更突出。為了解決這一矛盾,我們曾經(jīng)要求每一門課程設計“一體化教學方案”,即開放教育教案。在教案中我們加入了實時答疑、非實時答疑、小組討論、電子郵件、專題講座、知識拓展、電話答疑等各種形式,使有限的在線答疑時間和次數(shù)延長和增多。
第二、精心組織在線學習,努力實施探究式學習。梅森在論文中還提到一點,即輔導教師要不要回復每一個學生的問題。這個問題涉及調動學生主動性,批判吸收輔導教師觀點的問題。另外,在線輔導教師總是及時回答了部分學生的問題,這樣就阻礙了學生發(fā)揮主觀能動性的“交流熱情”。他進一步提出:在線教學與任何形式的教學一樣,與判斷力有關。教與學是一種藝術,而不是一系列的規(guī)則。事實上,這個問題不一定只出現(xiàn)在網(wǎng)絡教育中,在任何教學中,鼓勵學生主動思考都是教師的任務。完成這個任務,可以顯示教師的教學態(tài)度和責任心。解決這一問題的基本方法是在教案中設計出針對探究性教學內容,即根據(jù)教學目的、要求、內容,提出應重視的問題,并分析學習的基本能力、教學重點和難點,認真設計問題,關注學習者的個體現(xiàn)象,如什么環(huán)境的會有什么問題,積極探究學科與學科之間的聯(lián)系、單元與單元之間的聯(lián)系,并進行學習總結。需要說明的是,在線輔導對學習者的學習提出期望,并提出課后幫助學生的途徑,鼓勵學習者更好地深化學習,提出探究學習的建議時,一定要重視。
[1]葉憲章,秦雄志.遠程開放教育理工科實踐教學過程控制探析[J].廣州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4).
[2]劉慶.遠程開放教育課程實踐教學模式探討[M].成都:時代教育教學出版社,2009,(6).
[3]李爽,魏志慧.技術促進下的課程設計與學習評價——訪國際遠程教育知名學者羅賓·梅森教授[J].開放教育研究,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