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大鵬 王敏光 張吉東 邵敬偉
(河北省秦皇島市第一醫(yī)院泌尿外科,河北 秦皇島 066000)
先天性尿道下裂是男性外生殖器相對常見的先天性畸形,分為陰莖頭型、陰莖型、陰囊型、會陰型,以陰莖型最常見。2011-01—2012-10,我們采用改良尿道內板保留并切開加蓋帶蒂包皮瓣手術結合術后足反射療法治療陰莖體型尿道下裂14例,結果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14例均為我院泌尿外科住院患者,年齡1.5~7歲,平均4.5歲。
1.2 診斷標準 參照《泌尿外科疾病臨床診斷與治療方案》[1]。尿道口位于冠狀溝到陰莖陰囊交界部的陰莖腹側的任何部位,可伴有尿道口狹窄,遠端尿道呈纖維束帶,陰莖下彎影響排尿及性交。
1.3 治療方法
1.3.1 手術治療 予改良尿道內板保留并切開加蓋帶蒂包皮瓣手術。用1號絲線縱行貫穿陰莖頭頂部做牽引線,根據(jù)陰莖發(fā)育情況、尿道外口的大小選擇適合的硅膠導尿管,必要時可用尿道擴張器擴開尿道外口以便于置入導尿管。以0.9%氯化鈉注射液注入膀胱,直至膀胱區(qū)膨隆,行簡易膀胱穿刺造瘺,沖洗膀胱避免因造瘺造成出血而導致尿管堵塞引起術后膀胱痙攣。在冠狀溝下0.5~0.8 cm做不完全包皮環(huán)切,切開包皮內板至深筋膜,將陰莖皮膚脫至陰莖根部,松解、切斷陰莖腹側的粘連纖維條索,期間注意減少陰莖腹側尿道旁血管出血,盡可能不使用電凝止血,避免損傷尿道,同時注意不能損傷陰莖背側血管神經(jīng)束。做人工勃起試驗,必要時可行背側白膜折疊,以便盡可能伸直陰莖。取陰莖背側包皮帶蒂皮瓣,面積能包繞覆蓋新尿道即可,不宜過長,以避免形成術后新尿道憩室。皮瓣不宜過薄,可適當放棄部分包皮,同時以0.9%氯化鈉注射液間斷沖洗以保持皮瓣新鮮。觀察下移后的尿道外口,如尿道外口黏膜較薄,可進行適當切除,但不宜過多。陰莖根部扎止血帶,避免切開龜頭導致出血影響手術野。在陰莖腹側以尿道口為中心,以尿道內板為基礎,向龜頭方向,以選用的導尿管為直徑做一個U型切口,深度以能包繞導尿管無張力縫合為宜,寬度以包繞導尿管但不緊密為宜,遠端切口至冠狀溝上0.3 cm。于尿道內板正中切開,延尿道外口置入8F或10F硅膠導尿管引流尿液。4-0號Dexon可吸收縫合線間斷內翻縫合U型切口形成新尿道,縫合陰莖頭兩翼修整龜頭。松開止血帶,將帶蒂皮瓣轉至腹側,6-0號Dexon可吸收縫合線縫合覆蓋新尿道。切除多余包皮,將陰莖背側包皮轉至腹側再次覆蓋陰莖,4-0號腸線縫合陰莖皮膚。以無菌凡士林紗布、碘伏紗布、彈力繃帶包扎陰莖,以硫酸丁胺卡那霉素注射液(武漢人福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42021835)2 g,加入0.9%氯化鈉注射液500 mL中,每日以適量浸潤敷料,直至拆除敷料。
1.3.2 足反射療法 術后第3 d開始予足反射療法。取穴:膀胱(雙足足掌內側,舟骨下方范圍,拇展肌側約45 °處)、尿道(雙足足跟內側范圍,自膀胱反射區(qū)向上延伸,距骨與舟骨之間)。膀胱反射區(qū)采用單手示指關節(jié)按壓法,即示指第1、2指間關節(jié)呈彎曲扣緊狀,其余4指呈握拳狀,以中指和拇指作為基墊,示指的第1指間關節(jié)處作固定,著力點于示指第2指間關節(jié)處,力度以患兒可以耐受為度,時間1 min。尿道反射區(qū)采用雙掌握推法,即以右手的無名指與拇指呈張開狀,其余3指呈扣緊狀,用拇指的指腹為著力點,順手向上推進,同時左手緊握足跟作為輔助,力度以患兒可以耐受為度,時間2 min。
1.3.3 療程 以30 d為1個療程。
本組14例中Ⅰ期手術均取得成功,無尿道狹窄、尿瘺及尿道憩室形成。6個月后隨訪,患者排尿通暢,尿線粗,陰莖外觀滿意,無彎曲。
先天性尿道下裂屬于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性疾病,有家族遺傳史,發(fā)生率為3%~4%[1]。形成原因是胚胎發(fā)育過程中,生殖結節(jié)側形成縱行尿生殖溝,在胚胎發(fā)育5~12周時,由于缺乏雄性激素,尿生殖溝閉合過程停止,形成不同程度的尿道下裂,同時尿道海綿體、陰莖筋膜發(fā)育不良,形成纖維束帶,造成陰莖下彎畸形。手術時間應選擇在2歲至學齡前,手術目的為矯正陰莖下彎畸形,使陰莖伸直,以便于正常發(fā)育;重建尿道,使尿道口延至陰莖頭部,恢復正常的排尿和性功能;切除多于包皮,重建對稱、正位的陰莖頭及陰莖干。
尿道內板即為異位尿道口向陰莖前端伸展的一片尿道黏膜,陰莖海綿體豐富血流支持的尿道板,含有豐富的血管平滑肌及腺體、神經(jīng),其平滑肌及結締組織具有極強的延伸性,尿道內板成管術是使用直接可用的鄰近組織、局部組織皮瓣和(或)游離的生殖器或生殖器外組織移取物,對尿道下裂口附近和尿道成形要經(jīng)過部位的組織進行重新配置而形成,這可能是所有尿道成形術中風險最小、操作最簡單的一種[2]。改良加蓋帶蒂包皮瓣尿道成形術主要設計原理是保留尿道板,并以之為平臺,將帶蒂包皮瓣轉移至陰莖腹側,覆蓋在尿道板上縫合,形成一個沒有環(huán)形吻合口的皮管,具有手術時間短,手術技巧相對容易,而且術后陰莖頭美觀,尿道口正位,排尿尿線粗,不易尿瘺及尿道狹窄的優(yōu)點。
小兒先天稟賦不足,腎氣不充,膀胱失約,且術后濕熱內蘊,熱迫膀胱,容易留邪內注。故術后應調理陰陽,扶正祛邪。足反射療法又稱足底按摩術、足底推拿療法、腳部反射區(qū)病理按摩法、足道養(yǎng)生法等,通過對分布于雙足的各反射區(qū)施以特定的手法,達到調整陰陽,舒經(jīng)通絡的作用,取穴膀胱、尿道,可以激發(fā)相應的經(jīng)氣,調整對應臟腑和器官的功能[3]。而且方法簡便,施術時容易被患兒耐受。
綜上所述,改良尿道內板保留并切開加蓋帶蒂包皮瓣手術結合術后足反射療法治療陰莖體型尿道下裂療效確切,值得推廣。
[1] 戴宇平.泌尿外科疾病臨床診斷與治療方案[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10:32-37.
[2] Alan J,Wein.坎貝爾—沃爾什泌尿外科學[M].9版.郭應祿,周利群譯.北京:北京大學醫(yī)學出版社,2009:3906-3907.
[3] 陳秀華.中醫(yī)傳統(tǒng)特色療法[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0:14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