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推薦
張麗鈞,語文特級教師,全國“十佳教師作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教育電視臺《師說》欄目主講人。主張并踐行“美的教育”,致力于“生命語文”研究。迄今已發(fā)表教育隨筆200余萬字,被國內媒體廣泛轉載。
《做老師真好》一書是張麗鈞新近力作,全書包括《吾生》、《人生課本》、《心頭的暖》、《抬頭看云》4個部分,共86篇文章,文章涉及的雖然多是學校那些事兒,但作家的敏感令她看學生、看教師、看學校和看教育的視角與眾不同,書中既有對美好師生情誼的記述,也有對精彩課堂片段的回味,更有對生活中細微景致的關注,令讀者在閱讀美文的享受中收獲正能量。本書所選文章始于教育又不止于教育,充滿對生命的關懷,直擊人性,啟迪心智,適合教師、學生和家長共讀。
《一知半解:伊夫林·沃自傳》,是英國20世紀最優(yōu)秀的諷刺小說家伊夫林的唯一一部自傳作品,作者從父母祖輩寫起,描述了自己從童年時代歷經藍星、牛津的學生歲月,直到擔任私立預科學校教師這第一次職業(yè)失敗為止的經歷,全景式地展現了他那一代人的成長經歷和時代背景。
作者:伊夫林·沃 [英] 高繼海 譯
出版社:上海譯文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3-1
《戀愛中的建筑》,日本新生代建筑設計師中村拓志認為在談論建筑與人的關系時,應該主動放棄抽象論述,而以日常使用的生活語言和心態(tài)來面對它,他也一直是在為了拉近人與建筑的關系的動機下進行建筑設計。書名中的“戀愛”,不是個人的事情,而是人們普遍存在的對待建筑的思維方式之一。
作者:中村拓志 [日] 金海英 譯
出版社:廣西師大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3-2
《學做工:工人階級子弟為何繼承父業(yè)》,身為普林斯頓大學社會學系教授的作者采用田野調查的方法,通過展現一個工業(yè)城鎮(zhèn)里12個出身工人階級家庭的男孩從畢業(yè)前18個月到工作后半年這段時期內的學習生活經歷,向我們解釋了英國工人階級的子弟為何選擇繼承父業(yè)。有助于中國讀者從一個比較歷史的角度理解全球化背景下中國的青少年教育和事業(yè)問題。
作者:保羅·威利斯 [英] 秘舒/凌旻華 譯
出版社:譯林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