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晚清時期民間水神崇拜與祭祀

      2013-04-11 02:13:55
      史志學刊 2013年2期
      關鍵詞:龍神水神書目

      雖然鴉片戰(zhàn)爭后中國進入了近代社會,西方的先進思想開始傳入,但在廣大的農村城鎮(zhèn)仿佛沒有受到任何沖擊,仍然過著封閉式的落后生活,風俗習慣和民間信仰也沒有太大改變?!吧骄觿t祀山神,近水則祀河神,工商各行除祀財神外,又各有所祀專神。城市村莊,到處有廟,名目繁多,不可勝數(shù)”[1]。屬于民間信仰中自然崇拜的水神崇拜也依然盛行。

      一、水神祭祀與祈雨

      1.水神祭祀。

      晚清民間對水神的崇拜多是對龍的祭祀?!褒堉疄殪`,昭之云行雨施,而歲之豐歉系焉,故到處立廟祀之”[2]。在地方志中,可以看到許多相關的記載。如在山西“六月迎神賽社,城鄉(xiāng)虔祀龍神”[3]。在江西“五月,田三耘后,民間祭龍王、雷祖,祈雨禳災”[4]。在河北樂亭“六月旬有三日,祭龍王廟”[5]等等。

      晚清時農業(yè)仍在社會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無論旱澇,農業(yè)都會受到極大的影響。北方經常干旱少雨,南方經常發(fā)生洪澇,因此信仰龍神以禳災祈年變成了全國的普遍現(xiàn)象。

      另外,各地的河流幾乎都有自己的河神,而且多修有河神廟。幾乎靠近河流的村莊都有河神廟,供奉著河神,祈求河神不要發(fā)怒,不要使河水泛濫。因此在易發(fā)生干旱、洪澇災害的地區(qū),河神崇拜尤為興盛。例如在山西的母親河——汾河沿岸,人們就把古時當?shù)氐挠⑿廴宋锓鉃樗?,并修建多處汾水神廟。在山東地區(qū),靠近黃河與大運河的地區(qū)多信奉金龍四大王、黃大王、栗大王等水神。沿岸地區(qū)就多建有大王廟,如臨清的漳神廟(河神)、德州的河神廟等,它們修建的目的就是保障河水不泛濫,保護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此外,南方沿海地區(qū)多信仰水神媽祖,幾乎各地都有媽祖廟,祭祀目的也都是希望保障出海順利平安。

      2.民眾祈雨。

      農業(yè)生產的需要和晚清個別地區(qū)干旱少雨的現(xiàn)實,使民眾對司職降雨的水神的信仰和祈禱格外虔誠。雖說此時中國已進入近代,但科學思想只是在部分知識分子當中流傳盛行,廣大的普通民眾仍對迷信堅信不疑,對水神的信仰依舊很虔誠。如同治十二年即1873年,上海地區(qū)因久旱不雨,官民按慣例紛紛設壇祈雨?!渡陥蟆穲蟮勒f:“天時久旱,上海合城文武官員均詣沉香閣觀音大士處及龍王位前邑廟設壇求雨?!盵6]因數(shù)日后仍未下雨,旱情更加嚴重,祈雨活動便逐漸擴大,舉行了大規(guī)模的祈雨活動?!捌澯卸弑=鹚就綇R設壇祈雨,共計八十三村,每家各出一人,輪派敲鑼執(zhí)旗,復設各彩色龍共十條,供奉于壇”。由此可見,當時一般人仍沿襲傳統(tǒng)觀念,認為旱澇災害是上天對人們行為過失的懲罰,只有虔誠地祈禱才能得救,才能免除災害。

      面對旱災,民眾的第一反應是向水神主要是向龍王祈雨。水神龍王被供奉在龍王廟,災害發(fā)生后,民眾會到廟舉行祈雨儀式。關于祈雨的儀式,由于民間信仰的地域性特征,各個地區(qū)的儀式都是多種多樣,因地而異的。如在順天府“凡歲時不雨,貼龍王神馬于門,碰瓶插柳枝掛門之旁,小兒塑尼龍,張紙旗,擊金鼓,焚香各龍王廟”[7]。在江西鉛山“六月遇旱,城內外居民蜂屯蟻聚,頭戴柳圈,手擂大鼓,群詣石井庵龍?zhí)都坝^音巖等處求雨;至縣衙前,請邑侯出拜龍神,或邑侯自行虔禱,無不立應”[8]。在江蘇南京“天氣亢旱,人心恐慌,鄉(xiāng)間農民,制土龍?zhí)氤莾绕碛暾?,絡繹于途”[9]。在河北邢臺,由村里的丁壯將龍神抬到臨近各村去游行,每到一處必燒香祭酒、打鼓敲鑼,之后便將龍神抬到公共場所,行香祭祀,以期許愿以待甘霖。當?shù)孛考颐繎粢部梢宰孕凶6\祭祀。

      此外,個別地區(qū)還有為祈雨而成立了專門的組織——雨神會。雨神會是因天旱專為向神求雨而設置的組織。一般該會設會首數(shù)人,主持各項事務,另設管賬一人。會中所有經費,除由會首承擔外,余由各村按田畝多少分擔。會首一般是當?shù)赜忻拇髴?,還有地區(qū)是隨機挑選的。在河北,會頭的產生是村人在黑夜里將龍神抬著繞村走,放在誰家門前誰就是正會頭,其次就是副會頭[10]。會頭組織鄉(xiāng)民祈雨,“倘雨降而田禾得其大惠者,即擇于農暇時特為定演梆戲一臺,令各村均到會進香,以示酬答”[11]。透過這一組織,可以看出民間對水神信仰的重視和對水神的依賴程度。

      祭祀后如天降甘霖,人們會舉行慶祝節(jié)目以酬謝神靈,最典型的方式就是演戲。在河北新河縣,“會雨降,則以為應驗,演劇賽神,名曰‘謝雨’”[12]。在滿城縣,“會雨降,則以為應驗,演劇賽神,名曰:‘謝雨’”[13]。在南皮縣,雨降則演戲酬神。在遼寧海城縣,“既雨降,守土官復率屬公服詣神壇行禮,鄉(xiāng)人則備香、牲醴,赴廟致祭,或演唱影以酬神,俗稱‘謝降’”[14]。還有個別州縣舉行廟會,集中附近村縣的民眾一起慶祝。會期均在四、五、六、七這幾個月內,騾馬會居多,其次便是酬龍神會。從中我們可看出龍神在人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廟宇是人們祭拜神靈的地方,它們的數(shù)量在晚清也沒有太大變化。比如關中地區(qū)在晚清仍舊保留著原始宗教性質的自然崇拜的民間信仰。據《續(xù)修陜西省通志稿》統(tǒng)計,晚清關中西安府、同州府等地共243座的壇廟中,自然神壇廟83座,其中山岳、風雷的廟宇有23座,用于祈雨的太白廟4座,司水旱的龍王、水神廟一共15座。在順天府所屬的24州縣,各類龍神廟25座,平均每個州縣就有一座。根據這些地方志做出的統(tǒng)計,一般只包括城市內部或者較大規(guī)模的廟宇,往往會漏掉鄉(xiāng)村的小廟。由此可見,水神廟的分布廣泛,水神的信仰仍是全國的普遍現(xiàn)象。

      二、晚清水神崇拜的趨勢

      從資料上看,民眾對水神的重視程度絲毫未減,仍擲重金祭祀神靈,“鋪張揚厲,醵金酬神,動需錢數(shù)百緡,重疊舉行,若無吝惜。惟于事親奉祭,則惜財從略,非惑之甚歟”[15]。把神靈擺在比親屬都重要的位置。但總體來說,包括水神在內的民間信仰式微,或多或少地受到了沖擊。

      首先是來自太平軍焚廟毀神的沖擊。太平天國領袖之一的東王楊秀清就曾說過:“故自金田首倡大義,萬眾歡騰,誅滅群妖,焚毀妖廟,掃清邪穢,盡反真醇。次數(shù)千年以來未有若此巍巍之功德也?!盵16]在這種指導思想下,太平軍所到之處,都大規(guī)模地破壞寺廟,毀壞神像。此類記載很多,如湖北武昌:“然不信諸神及浮屠氏,遇寺觀輒火之,目為妖廟?!苯K南京:“賊遇廟宇悉謂之妖,無不焚毀?!闭憬帲骸皻Р鹩^廟無算?!盵17]

      其次,洋務運動期間,洋務派積極倡導興西學,介紹西方科學技術,辦報刊,譯西書,建學堂等,近代學校教育逐漸興起,近代科學知識得到初步傳播,部分開明知識分子已經認清了迷信信仰的缺陷和不足,對諸如水神崇拜等不以為然,并且對干旱等提出了科學的解釋。如關于潮汐,清末官員端方曾說:“查海水潮汐,本于月球之吸力?!惶鞎r旱澇及風勢順逆亦能增減月球吸力之率,以故潮汐之來大小無常,此固物理之自然,非真有海若河伯能為之闢闔動蕩也?!盵18]端方本人未必完全懂得近代自然科學知識,但是對潮汐成因的敘述卻很詳細準確,實在讓人稱奇。近代大文學家、思想家、批評家魯迅也曾批評說:“水旱饑荒,便是去拜龍神,迎大王,濫發(fā)森林,不修水利的禍祟,沒有新知識的結果?!盵19]

      第三,維新變法思潮的影響。甲午戰(zhàn)后,以康有為為代表的資產階級維新派發(fā)起了維新變法運動。他們不僅主張變法,還宣傳自由、平等先進思想,發(fā)展文化教育事業(yè)。這些做法進一步開啟了民智,使人們對西學有了科學的認知,對諸如水神崇拜的民間信仰也就有了正確的認識。

      第四,在1905年前后即清政府預備立憲時期,政治的改革也推動了社會風俗的改良,從這一年起,部分地方開明官員相繼開始了禁止民間迷信活動的倡導。京師步軍統(tǒng)領兼掌工巡總局的肅親王善耆,不準設壇祭祀,祭祀者嚴懲,同時禁止民間信仰邪教。天津、江蘇等地積極改良風俗,禁止民間燒香求簽。當時的報紙如《大公報》均有破除迷信專欄,記錄了各地的移風易俗的情況。雖然這類的開明官員不多,但在一定程度上還是起到了端正風俗的積極作用。

      由于上述因素,民間信仰受到了沖擊。這就反映出在部分先進地區(qū),社會上既有水神崇拜的迷信信仰,也有對其的科學解釋,科學與迷信發(fā)生了沖突,迷信受到了來自科學的挑戰(zhàn)。在晚清民間信仰式微的背景下,水神崇拜的發(fā)展也受到這種環(huán)境的影響,信仰趨勢就逐漸弱化了。包括水神信仰在內的民間信仰在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的融合與沖突中不斷發(fā)展、變化,適應現(xiàn)代社會的需求。這不僅是民間信仰的命運,也是傳統(tǒng)文化的命運。

      [1]續(xù)安陽縣志(十六卷民國二十二年鉛印本).丁世良.中國地方志·民俗資料匯編(中南卷上冊).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90.101.

      [2][14]海城縣志(六卷 1937年鉛印本).丁世良.中國地方志·民俗資料匯編(東北卷).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90.82,83.

      [3]岢嵐州志(十二卷清光緒十年刻本).丁世良.中國地方志·民俗資料匯編(華北卷).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9.569.

      [4]衡山縣志(五十五卷清道光三年刻本).丁世良.中國地方志·民俗資料匯編(中南卷上冊).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90.551.

      [5]樂亭縣志(十五卷清光緒三年刻本).丁世良.中國地方志·民俗資料匯編(華北卷).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9.256.

      [6]申報,1893-7-21.

      [7]順天府志(一百三十卷清光緒二十八年重印本).丁世良.中國地方志·民俗資料匯編(華北卷).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9.1.

      [8]鉛山縣至(三十卷清同治十二年刻本).丁世良.中國地方志·民俗資料匯編(華東卷下冊).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95.1092.

      [9]南京農民抬龍入城祈雨.申報,1926-5-5.

      [10]河北邢臺旱災中的祈雨會.新中華,1934年第2卷第17期,100—101.

      [11]淮陽鄉(xiāng)村風土記(不分卷民國二十三年鉛印本).丁世良.中國地方志·民俗資料匯編(中南卷上冊).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90.173.

      [12][13]滿城縣志略(十六卷民國二十年鉛印本).丁世良.中國地方志·民俗資料匯編(華北卷).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9.360,360.

      [15]丁世良.中國地方志·民俗資料匯編(中南卷上冊).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90.140.

      [16]太平救世歌.太平天國印書(上).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79.141.

      [17]李文海.太平天國統(tǒng)治區(qū)社會風習素描.太平天國學刊(第3輯).北京:中華書局,1987.7頁—15.

      [18]大公報,1908-1-12.

      [19]申報,1881-7-28.

      猜你喜歡
      龍神水神書目
      推薦書目《初春之城》
      都市人(2022年3期)2022-04-27 00:44:57
      龍神Ⅱ360一體式水冷體驗
      微型計算機(2021年8期)2021-05-08 01:35:58
      探討《聊齋志異》中的水神信仰
      龍神湖的四季
      日本怒龍“升天”祈雨300年
      合作共贏,龍神助力中職大賽發(fā)展
      ——專訪珠海市龍神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蘇佛足
      習俗成謠:“仙水神藥”事件的建構研究
      文化縱橫(2015年1期)2015-05-08 09:46:16
      京杭大運河沿線的“水神”
      大眾考古(2014年8期)2014-06-21 07:09:50
      本刊郵購書目
      《全國新書目》2009年1月薦書榜
      全國新書目(2009年1期)2009-04-13 06:58:24
      达孜县| 同仁县| 偏关县| 扶风县| 洪湖市| 三门峡市| 广平县| 宕昌县| 都江堰市| 馆陶县| 鱼台县| 兴海县| 同德县| 扶风县| 建德市| 安义县| 牙克石市| 潢川县| 平和县| 富平县| 阜阳市| 邹城市| 本溪市| 缙云县| 宁乡县| 阳新县| 公安县| 建平县| 大邑县| 炎陵县| 孝义市| 灵丘县| 鹤峰县| 阿克苏市| 额敏县| 保康县| 冷水江市| 河曲县| 阜城县| 潜江市| 城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