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日本特約記者 孫秀萍
日本各地都流傳著很多獨特的傳統(tǒng)儀式,8月7日,在日本鶴之島市的一方水塘,《環(huán)球時報》記者觀看了一場四年一見的“祈雨”儀式:一條“巨龍”“被激怒而升天”,為懲罰人類就會下大雨,水稻就會大豐收。
神社門前一條巨龍張著血盆大口,銀色的獠牙在陽光下閃閃發(fā)光。它完全用稻稈和竹子制作,長36米,重達(dá)3噸,龍鱗就是片片竹葉。兩條龍須的前面,是用稻草編織的巨大耳朵,這就是“祈雨”儀式的主角龍神。按照“祈雨”儀式的規(guī)定,首先要為龍神注入靈魂。在龍神巨頂?shù)闹行牟?,有個金色的圓壺形狀的東西,叫做寶珠,據(jù)說那里就是裝龍神靈魂的地方。在龍神正臉的前面,還有一支特殊的隊伍,大約六七個人高舉著白色的幡,上面寫著“雷雨大神”等,他們后面站著一位神職人員,高舉這飄著白紙穗的“榊”枝。那位神職人員說,日本人認(rèn)為“榊”樹上棲居著神靈,因此具有辟邪驅(qū)鬼,凈身的作用。這也是安倍每年都要掏腰包為神社奉納“真榊”樹的原因之一。神職人員的旁邊還站著一個手持小竹籃子的大叔,里面裝滿雪白的鹽。在神道中,鹽也具有凈身驅(qū)邪的作用。小隊伍的后面,是扛龍的男性。如此制作的草龍,只有在被注入靈魂之后,才成為龍神,伴隨著神社神職人員的祈禱,宣布入魂。只見震天的鼓聲響起,龍神緩緩而起,龍神要被300大漢扛著轉(zhuǎn)街,有為周邊居民凈靈之意?!董h(huán)球時報》記者發(fā)現(xiàn),龍神的尾部,還有一個大漢,捧著一柄木劍。劍體寬大,很是威武,意為守護。天氣炎熱,扛龍的隊伍大約20分鐘就要休息一次。街道邊的大媽們備好冷茶和梅干,為隊員們加油。龍神走街,轉(zhuǎn)彎處最難,稍有不協(xié)調(diào),龍神可能就身首異處,七零八落,扛龍轉(zhuǎn)彎屬于真正的技術(shù)活。隊員中有30名屬于網(wǎng)站募集并抽簽選中的新手。
龍神終于出現(xiàn)在“雷電池”中(如圖)。所謂的“雷電池”就是當(dāng)年農(nóng)民祈禱時使用的水池,現(xiàn)在被改成公園,對外開放。為了迎接龍神的到來,大路附近還修建了斜坡式的樓梯,正好讓龍神入水的姿態(tài)優(yōu)美。在龍神入水之前,先要舉行入水儀式。就是把前一天從群馬縣板倉雷電神社取來的清泉神水,注入鶴之島的雷電池中。神水必須是清澈的泉水,而且要由神官親手注入竹筒。在運送神水的過程中,也不能灑出一滴,更不能隨便讓外人觸摸觀看。當(dāng)日,才能由專人在同樣嚴(yán)密保護下,運到鶴之島的雷電池。7日下午3時左右,神社的宮司和當(dāng)?shù)厣颇芩碌淖〕?,共同把取來的神水注入雷電池,意味著龍神入水的開始。只見300大漢隨著號令,緩緩而起,扛著龍神,穿著衣服步入水中。龍神開始在水中游弋,同時岸上響起祈雨歌。歌詞大意為“快下雨吧,黑云請過來”,兩位老者領(lǐng)唱,抑揚頓挫。歌聲大約持續(xù)20多分鐘,開始進(jìn)入祈雨儀式的最高潮。
龍神入水后,人們競相爬上龍神的頭和軀體,爭搶寶珠、龍珠、龍牙、龍耳等。同時還有人在用力拆散龍神。日本人相信,龍神身上的東西具有驅(qū)邪避災(zāi)的作用,為此會把龍神身上的稻稈也拿回家掛起來。寶珠、龍珠、龍牙、龍耳還是勇武的象征,因此搶到的人不僅要高高舉起示眾,還要拿回家供奉起來。很快,龍神就看不出形狀了,人們相信,這樣龍神的靈魂才能升天喚雨,只有通過拆毀龍神,讓雷電池的水變臟,激怒眾神,才會下雨。日本祈雨和中國祈雨完全不同,中國人要敬奉神靈,日本人卻要激怒他們。
鶴之島市曾主要種植水稻。8月如果缺雨就會影響水稻抽穗,因此祈雨對農(nóng)民來說十分重要。鶴之島祈雨儀式的正式名稱為“腳折雨祈”?!澳_折”日語中是腿都累折了的意思。據(jù)說因為當(dāng)?shù)仄潞芏啵埠芏?。祈雨儀式早在江戶時代就有了,18世紀(jì)已有具體文獻(xiàn)記載。1964年前幾乎每年都要舉行,但是伴隨著農(nóng)村的都市化,“腳折雨祈”曾經(jīng)停止,直到1976年才恢復(fù),但現(xiàn)在每4年才舉行一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