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旭明 龐 飛 董國榮
(紹興文理學院,浙江 紹興312000)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對于新增碩士點高校來講是全新的課題,但新增碩士點高校在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有大量的實踐和經驗積累,也組建了一支經驗豐富的大學生群體思想政治教育隊伍,形成了較完善的系統。研究生群體和本科生群體具有共性,也存在著差異。新增碩士點高校在原來本科生教育的基礎上如何有效開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不斷探索。
(一)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與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共性。研究生和本科生均屬于青年群體。研究生一般都已經成年,目前在校學習的研究生群體大部分出生在20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初期,年齡階段處在18—28歲左右。研究生與本科生一樣,仍是青年群體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具備青年群體的一般特點,在思想政治方面具有青年群體的共性。研究生和本科生均受到多元化的意識形態(tài)的影響。目前中國的社會群體因所處的社會地位不同,對相關利益分配權的效力也不同,對社會事件和社會價值看法也不相同,逐步形成不同利益價值觀的社會階層,呈現多元化的意識形態(tài)。研究生經歷了本科生階段后還沒有完全形成完整的價值觀和人生觀,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許多方面內容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還需要強化,在思想政治方面仍然需要學校進行教育和引導。比如研究生由于受多元化思潮的沖擊,其人生價值目標呈現短期性和自我為中心,缺乏全局的長遠的戰(zhàn)略思考;研究生具備較強的社會責任感,但對于社會責任的內涵理解還比較狹隘等,這些內容在本科生教育中有較系統的引導,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也不能放棄。
(二)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區(qū)別。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較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缺失系統性。本科生在校就讀時間較長,學??梢院侠戆才潘枷胝谓逃^程,在長期的實踐和研究中形成了較為系統的理論支撐。在實踐中形成了貫穿于本科生在校學習的全過程的思想政治教育。但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只涉及某一方面問題的論述,更多的關注研究生創(chuàng)新意識培養(yǎng)和科研能力鍛煉等。這也反映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缺失系統性,還處于零散的狀態(tài)。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會存在著一定的誤區(qū),認為研究生教育是基于本科教育基礎之上的高層次人才培養(yǎng),研究生的各方面素質較本科生要高,思想政治教育在研究生階段不用成為教育重點,導致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沒有得到關注,甚至流于形式。但研究生在校學習期間會產生許多的壓力。由于高校研究生規(guī)模的不斷擴大,研究生同樣面臨著就業(yè)壓力,而且是與日俱增,這些壓力來自社會和研究生自我的高要求,容易形成各種思想焦慮。如果忽視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有效引導研究生樹立正確的就業(yè)觀,勢必影響研究生教育的效果。另一方面,研究生較本科生相對成熟,在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較少涉及的內容如結婚等問題,需要新增碩士點高校學習和探索。如果高校對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缺少處理學習與婚戀之間問題的教育,就會影響到研究生整體的教育。
(三)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研究生和本科生一樣需要健康成長成才的引導。研究生雖然已經初步形成了人生觀和世界觀,但與本科生一樣始終處于成長成才的困惑中。研究生同樣面臨著職業(yè)發(fā)展方向的迷茫、價值觀念選擇的困惑、職業(yè)崗位選擇的猶豫和心理情感問題等。研究生面臨的各種困惑迫切需要學校和教師進行解答和成長成才的正確引導。所以,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從研究生青年群體普遍具有的思想特點和研究生階段具體特有的實際需求出發(fā),堅持以人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充分借鑒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經驗和做法,形成多種途徑和措施,進行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從而進一步引導研究生鞏固本科階段的價值觀,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
(一)新增碩士點高校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定位失衡。新增碩士點高校在研究生培養(yǎng)方面定位于學術型研究生教育或者專業(yè)型研究生教育,但沒有明確。所以,學校一般地仍以原有的本科生教育模式為基礎,確定研究生培養(yǎng)標準時仍然延續(xù)本科生的教育標準,導致了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沒有根據研究生的特點仍然基于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延續(xù)著原來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沒有進一步根據研究生的具體問題進行深化。本科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旨在奠定學生價值觀的基礎,研究生教育則是培養(yǎng)高層次人才的過渡階段,旨在本科生教育的基礎上培養(yǎng)具有良好的職業(yè)素質的高層次應用型人才,幫助研究生在本科階段的基礎上進一步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所以研究生對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與本科階段有不同的需求,面對的問題也不同,這就要求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要與本科生教育不同。但新增碩士點高校在一定時期內,不能形成新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二)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內容較本科階段有待提高。新增碩士點高校新加入到研究生培養(yǎng)隊伍當中后,研究生教育零開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同樣的也沒有經驗可循。新增碩士點高校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邏輯上內容會遵循原來在本科生教育內容,加上其他研究生培養(yǎng)成熟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不能體現新增碩士點高校的特點,忽視新增碩士點高校培養(yǎng)的研究生不同個性和各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需求。所以,導致在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采用的方式相對單一,缺少與研究生的探討和交流。思想政治教育依然單純地老師講述課程內容,學生聽課,對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也大大折扣。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依然脫離實踐,不能結合社會實踐進行有效指導,沒有解決研究生在思想上的困惑。這是新增碩士點高校多年來本科生教育理念與教育模式的延續(xù)導致的結果。
(三)新增碩士點高校的研究生培養(yǎng)分散。新增碩士點高校由于研究生規(guī)模較小,錄取過程中各專業(yè)差別較大,研究生培養(yǎng)主要分散在不同的專業(yè),可以根據各自的專業(yè)和研究方向,獨立進行選課,沒有形成與本科教育一樣的班級為單位的集中教學模式,研究生集體觀念較淡薄,導致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分散。另一方面,研究生來源較本科生更加復雜,不僅是全國性的生源,而且年齡層次跨度也較大,甚至在同一專業(yè)學習的研究生工作背景、生活閱歷等有很大的差別。新增碩士點高校對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簡單的類似本科生那樣開展,要注重研究生多元思想和復雜的價值取向。這種以個人為單位的分散性和獨立性的學習特征,如果沒有專職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必然會導致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成為一種放任的自然過程。
(四)新增碩士點高校研究生自我管理缺失。研究生與本科生相比,有較強的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更是具備了較強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主觀能動性。但新增碩士點高校因為招生人數的限制和報考情況的制約,研究生人數較少,不能形成類似于班級的集體組織。研究生在這樣的狀態(tài)下沒有很強的集體觀念。并且研究生認為已經完成了大學期間的新鮮階段,對學校開展的各項活動參與率也很低。但是研究生還沒有真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在碰到一定困惑時自身又不能有效解決,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實現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如何加強研究生思想政治學習的自我管理,是新增碩士點高校亟須探討的問題。
新增碩士點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運用原來的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著共性的內容,創(chuàng)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理解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許多的不同點,為研究生教育提升學校的教育層次,幫助研究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良好的精神面貌,促進學校的學風、校風塑造起到不可或缺的帶動作用,最終提升學校整體實力。
(一)準確定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培養(yǎng)目標。結合學校培養(yǎng)研究生的目標定位,準確設定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并以此分解目標,構建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體系,并不斷在在實踐中完善。新增碩士點高校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在實踐中理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各方面關系,確保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培養(yǎng)目標的實現。以紹興文理學院為例,學校設有研究生處主要負責研究生管理,制定相應的研究生管理機制;學工部和教務處按照研究生的培養(yǎng)目標制定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案,研究生各專業(yè)所在的二級學院制定了與專業(yè)培養(yǎng)方案緊密結合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施細則,并由二級學院的一名分管書記主管或兼管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紹興文理學院在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選配高學歷、高素質的專業(yè)政工人員,從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務,確保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效開展,實現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培養(yǎng)目標。
(二)在本科生教育的基礎上豐富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新增碩士點高校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內容不僅包括加強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教育引導,還要更新觀念,創(chuàng)新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和模式。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以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為突破口,落實到教育工作的全過程,提高研究生的政治素質和思想素質。紹興文理學院結合紹興城市歷史文化優(yōu)勢,通過校史學習和紹興歷史名人了解,邀請國內外專家學者開設風則江大講堂,對研究生宣傳紹興的優(yōu)秀文化成果,進行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思想教育。在研究生的專業(yè)教育過程中,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專業(yè)教育之中,在加強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同時完成專業(yè)教學任務,兩者共同進行,有機結合,形成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模式。紹興文理學院還為研究生專門開設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講座,加強研究生的職業(yè)規(guī)劃教育,引導研究生樹立正確的職業(yè)觀念和目標。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從各方面構建基于本科教育又有創(chuàng)新的內容和模式,豐富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有效完成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三)加強碩士生導師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目前,中國的研究生教育中,采用導師負責制,學生在校期間聯系溝通最多的就是導師,對其影響最大的也是自己的導師,這一現象在新增碩士點高校表現得尤為突出。所以導師對研究生的思想、價值觀等影響作用是不容忽視的。紹興文理學院在研究生的培養(yǎng)中實行一主多輔導師制和聯合導師制。由于作為新增碩士點高校錄取的研究生人數相對較少,而高學歷、高職稱的教師較多,在導師的選配中可以實現多導師輔導形式。在實際研究生培養(yǎng)指導過程中,可以選聘優(yōu)秀的導師聯合共同培養(yǎng)研究生,甚至個別專業(yè)聘請校外專家擔任研究生的導師。所以研究生與導師的交談、溝通時間較多,在導師傳授科學文化知識的時候,可以進行思想政治溝通,使教書和育人有機統一。導師是研究生的楷模,在交流溝通中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可以對研究生的言行舉止起到向導的作用,幫助研究生在思想和學術上共同成長。
(四)鼓勵研究生參與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新增碩士點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以本科的思想政治教學為主體,在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中與社會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充分運用,加強研究生在社會實踐中的思想政治素養(yǎng)的提升。紹興文理學院運用原有的資源,積極組織研究生參加社會調查、志愿服務、勤工儉學等社會實踐活動,增強社會責任感。紹興文理學院還鼓勵研究生兼職擔任本科生的政治輔導員,學校在聘任研究生兼職輔導員后,對他們進行系統的思想政治素質的培訓和指導,強化研究生正確的思想政治立場。研究生兼職輔導員在指導本科生樹立正確的思想政治觀念的同時,個人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提升研究生的整體素養(yǎng)。新增碩士點高校通過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活動將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與社會實踐活動有機結合,增進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1]周益春,張海良,譚志君.一個理念 兩個基地 三個平臺 六項制度——湘潭大學積極探索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1(8).
[2]薛花.柔性管理理念與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探討[J].湖北社會科學,2011(6).
[3]戴雪飛,蔡茂華.導師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與發(fā)揮[J].思想教育研究,2011(4).
[4]吳愛軍,朱華.我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回顧與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