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高中生隱性自戀人格與心理健康的相關研究

      2013-04-16 06:02高煜
      學理論·中 2013年2期
      關鍵詞:高中生心理健康

      高煜

      摘 要:自戀是一種綜合性的人格構造,是個體對于自身、自身想象以及自身在他人眼中形象的過分專注和沉迷。隱性自戀是個體內隱的自我欣賞和自我夸大。研究使用隱性自戀問卷和SCL-90癥狀自量表對300名中國高中生進行了調查和研究,研究結果表明:高中生隱性自戀與心理異常存在顯著的正相關關系,隱性自戀水平越高,心理越不健康。高中生隱性自戀總體并不存在顯著的性別、學科、年級上的差異,僅在自我欣賞這個維度上文理科之間存在顯著差異。

      關鍵詞:高中生;隱性自戀;心理健康;相關

      中圖分類號:B849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3)05-0063-02

      一、背景資料

      (一)自戀的概念

      很多人認為“自戀”是一個貶義詞,且不愿意承認自己自戀。不少心理學者把自戀作為一種普遍的人格特質。社會認知理論認為,個體都是自我關注者,自戀者只是高自我關注者。

      對于自戀,目前尚無一個統(tǒng)一的定義。臨床上自戀被看作一種人格障礙。1994年的DS-IV將自戀人格障礙描述為一種普遍夸大的行為模式,需要羨慕,缺乏同情心。非臨床領域認為自戀是一種長期性的、形式多樣的人格構造。

      作為一種非臨床意義的人格特質,自戀表現(xiàn)出一種自我膨脹;對無限的權力、美麗和成功的幻想;對批評的極度敏感;強烈的特權感;以及利用性的人際關系。有的觀點認為社會的動蕩不安,復雜的多元價值觀,以及飄忽不定的情感都左右著自戀人格的形成和發(fā)展。

      本研究將自戀定義為一種綜合性人格構造,是個體對于自身、自身想象以及自身在他人眼中形象的過分專注和沉迷,是一種對于自身重要性的夸大感覺,認為自己比其他的人都更為優(yōu)越,并相信自己有資格獲得特殊權利和待遇。

      (二)隱性自戀的概念

      隱性自戀的概念由Wink首次提出,1991年,Wink提出了自戀包含著顯性自戀跟隱性自戀兩種類型。我國學者鄭涌(2005)編制的自戀量表表明,隱性自戀包括易感質,特權感,自我欽羨三個維度。

      本研究認為,隱性自戀是個體內隱的自我欣賞和自我夸大,表現(xiàn)為潛在的自卑,缺乏信心和主動性,過分敏感、焦慮和具有不安全感,同時存在自我夸大和別人認同的高度尋求等外顯特征。

      (三)自戀與心理健康

      國外有關自戀的大量實證研究表明,自戀與心理健康的關系表現(xiàn)出“雙面性”,顯性自戀至少有一些適應的特征,而隱性自戀的特征主要是不適應的。在對自戀的測量中也發(fā)現(xiàn),自戀的某些特征與心理健康的指標成正相關,而另一些則成負相關。Rose(2002)研究發(fā)現(xiàn),顯性自戀者是因為具有高自尊,所以他們經(jīng)常體驗到幸福;而隱性自戀者因為自尊水平較低,所以他們總感到不高興。所以,自戀的性質主要取決于自戀在心理發(fā)展中如何發(fā)揮作用。由此可以認為,顯性自戀多與健康心理有關,而隱性自戀多與不健康心理有關。

      二、研究方法

      (一)被試

      本研究隨機選取了300名普通高中普通班學生作為被試,回收問卷284份,用一對測謊題剔除無效問卷24份,共260份有效問卷。

      (二)研究材料

      材料一:西南大學郭成教授自編的隱性自戀問卷,共20題,其中含一對測謊題,共4個因素:自我優(yōu)越、自我欣賞、人際敏感、自我保護。該量表的內部一致性系數(shù)為0.802;分半信度系數(shù)是0.772;擬合指數(shù)接近1。該量表有較好的信效度。

      材料二:SCL-90癥狀自評量表,該量表包括90個題目,共10個因素:軀體化、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焦慮、敵對、恐怖、偏執(zhí)、精神病性及其他。包含比較廣泛的精神病癥狀學內容,用以測查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狀況。

      (三)統(tǒng)計處理

      采用SPSS13.0 for Windows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和處理。

      三、結果與分析

      (一)高中生隱性自戀的特點

      對有效被試在各個因素上的平均數(shù)和標準差進行統(tǒng)計,從總體上分析高中生隱性自戀的基本狀況,考察高中生隱性自戀的發(fā)展特點。

      從表1可以看出,高中生隱性自戀居于中等水平。各因素得分從高到低依次為自我欣賞、人際敏感、自我保護、自我優(yōu)越。

      (二)高中生隱性自戀與心理健康的關系

      1.高中生隱性自戀與心理健康的相關分析

      為考察高中生隱性自戀與心理健康之間的關系,對隱性自戀各維度得分及其總分與心理健康各維度的得分及其總分進行相關統(tǒng)計。

      從表2可以看出,高中生心理異常與隱性自戀存在相關。高中生隱性自戀總體與心理異常各維度及其總體均呈顯著正相關。具體到各個維度上,自我優(yōu)越和人際敏感與心理異常各維度及其總體均呈顯著正相關;自我欣賞僅與偏執(zhí)成正相關;自我保護與除恐怖外的各項均呈顯著的正相關。說明隱性自戀的水平的確對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有影響,隱性自戀水平越高,心理越不健康。

      2.高中生隱性自戀對心理健康的回歸分析

      為了進一步考察隱性自戀對高中生心理健康的影響和相對貢獻,以隱性自戀總體為自變量,心理異常總體為因變量,進行層次回歸分析。

      從表3可以看出,隱性自戀對高中生心理健康具有顯著的預測作用,與簡單相關分析的結果是一致的,隱性自戀可以解釋心理健康18.3%的變異性。

      四、討論

      在國內外學者對隱性自戀研究的基礎上,本研究對高中生隱性自戀與心理健康的關系進行了探討,一定程度上揭示了高中生隱性自戀與心理健康的關系。

      (一)高中生隱性自戀的總體特點

      本研究在以往研究的基礎上,將隱性自戀分為自我欣賞、自我優(yōu)越、人際敏感和自我保護四個維度。從總體上看,高中生隱性自戀水平處于中等水平。究其原因,可能是因為高中生處于青春期,正是自我意識高度發(fā)展的時期,在這個時期,高中生強烈的關注著自己的成長,每一個人都存在著一定程度的自戀;在這個時期,高中生的自我觀察、自我評價、自我體驗、自我監(jiān)督自我意識等都逐漸趨于成熟,使得高中生可以對自我作出客觀的評價,不會高度的自戀。

      (二)高中生隱性自戀與心理健康的關系

      在本研究中,高中生隱性自戀與心理異??傮w及其各維度均存在顯著的正相關。這與理論及過去研究結果都較為一致,表現(xiàn)出隱性自戀者通常比較焦慮、抑郁,缺乏安全感,容易受到生活中創(chuàng)傷事件的傷害。

      具體到隱性自戀的各個維度上,自我優(yōu)越與心理異常各維度及其總體均呈顯著正相關,表明對自我的過分夸大可能導致對自己的過高標準和要求從而對心理健康狀況造成不良影響;人際敏感與心理異常各維度及其總體均呈顯著正相關,表明在人際交往中過分的敏感會對心理健康狀況造成不良影響;自我欣賞僅與偏執(zhí)成正相關,表明盲目的欣賞自己,過分關注自我會使人只相信自己,不能接受他人的意見,從而顯得偏執(zhí);自我保護與除恐怖外的各項均呈顯著的正相關,表明過分的自我保護可能正是由于缺乏安全感、自卑,而這些會影響心理健康??傊?,隱性自戀水平越高的人心理健康的水平就越差。

      五、結論

      通過對300名中國高中學生進行調查和研究,結果表明:高中生隱性自戀與心理異常存在顯著的正相關關系,這與國內外已有研究結果基本一致。

      參考文獻:

      [1]王一敏.自我擴張綜合征[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2]拉斯奇.自戀主義文化[M].陳紅雯,呂明,譯.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88.

      [3]吳蕓杉,張進輔.自戀研究概述[J].保健醫(yī)學研究與實踐,2010,(2).

      [4]趙靜,張海鐘.自戀研究進展[J].精神醫(yī)學雜志,2007,(1).

      [5]王曉燕.大學生自戀人格對自尊和主觀幸福感的影響研究[D].西安:陜西師范大學,2008.

      [6]秦向榮.心理學中自戀理論研究述評[J].四川精神衛(wèi)生,2004,(4).

      [7]鄭涌,黃藜.顯性自戀與隱性自戀:自戀人格的心理學探析[J].心理科學,2005,(5).

      [8]孫璐.大學生隱性自戀及其與戀愛滿意度的關系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10.

      [9]王登峰,崔紅.編制中國人人格量表(QZPS)的理論構想[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6).

      [10]江雅.隱性與顯性自戀者在同伴拒絕下的攻擊行為差異的實驗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07.

      猜你喜歡
      高中生心理健康
      第十九屆“新作文杯”高中生放膽作文征集活動獲獎名單
      高中生學習·閱讀與寫作2020年7、8期合刊
      心懷陽光,健康成長
      運動過度不利于心理健康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徑探索
      微課在心理健康團訓師培養(yǎng)中的應用探討
      基于人際交往的心理健康課程
      中國出了本(高中生)
      中國出了本《高中生》助你高考得高分
      關注自己的心理健康
      晴隆县| 金秀| 庄浪县| 巫山县| 遵化市| 保定市| 芮城县| 北海市| 黔东| 西峡县| 桐城市| 蒲江县| 临夏县| 剑阁县| 绥江县| 石泉县| 弥渡县| 宣恩县| 文登市| 潞西市| 邹城市| 新巴尔虎右旗| 台湾省| 稷山县| 中宁县| 洛阳市| 临沧市| 沙洋县| 册亨县| 贡嘎县| 武清区| 将乐县| 禹州市| 芷江| 巴楚县| 五大连池市| 若尔盖县| 静宁县| 炉霍县| 精河县| 曲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