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華芹 陳珊 盛絢宇 曹利祥
帕瑞昔布鈉超前鎮(zhèn)痛對髖關節(jié)置換術后患者血小板活化的影響
俞華芹 陳珊 盛絢宇 曹利祥
髖關節(jié)置換術是目前臨床上治療髖關節(jié)嚴重疾患、解除關節(jié)疼痛以及重建關節(jié)功能的主要方法,而手術創(chuàng)傷及術后疼痛引起的傷害性刺激會導致機體產(chǎn)生應激反應,激活血小板功能,促使患者術后血栓的發(fā)生。非甾體類抗炎藥聯(lián)合阿片類藥物是目前臨床多模式聯(lián)合鎮(zhèn)痛的方法之一,比單純使用阿片類藥物可減少20%~50%的用量[1]。本研究通過觀察髖關節(jié)置換術后使用選擇性環(huán)氧化酶2型(COX-2)受體抑制劑帕瑞昔布鈉鎮(zhèn)痛時,該藥對患者術后血小板活化的影響,為臨床防治術后血栓形成提供理論依據(jù)及有效方法。
1.1 對象 經(jīng)本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選擇2010-02—2011-02我院擇期行髖關節(jié)置換術的患者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齡60~75歲,平均(66±4)歲;ASAⅠ~Ⅱ級,排除非甾體類抗炎藥過敏史、胃十二指腸潰瘍病史、肝腎功能不全、鎮(zhèn)痛藥物或酒精依賴史等患者。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兩組:帕瑞昔布鈉組(A組)20例,男11例,女9例,年齡63~71歲,平均(67±6)歲;對照組(B組)20例,男12例,女8例,年齡60~75歲,平均(65±8)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的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
1.2 麻醉方法 兩組患者接受相同的麻醉方法和麻醉藥物。術前常規(guī)禁食、禁飲,麻醉前肌肉注射鹽酸戊乙奎醚0.5mg,入手術室后監(jiān)測平均動脈壓、心率、心電圖、脈搏血氧飽和度、呼氣末二氧化碳分壓和中心靜脈壓。麻醉誘導均采用靜脈注射咪達唑侖0.1mg/kg、芬太尼4μg/kg、異丙酚2mg/kg、順式阿曲庫銨0.15 mg/kg,2min后行氣管插管機械通氣。麻醉維持采用血漿濃度靶控輸注丙泊酚3.0μg/ml,每60min追加芬太尼(1~2)μg/kg,間斷靜脈注射順式阿曲庫銨維持肌松,輔助吸入1%~2%七氟醚,維持平均動脈壓波動范圍不超過基礎值的20%、中心靜脈壓8~10cmH2O、呼氣末二氧化碳分壓35~45mmHg。術中根據(jù)術野的蒸發(fā)量、尿、體液喪失量用乳酸鈉林格液補充液體需要,出血量用等量的6%羥乙基淀粉液補充。所有手術由同一組醫(yī)師實施,手術期間發(fā)生大出血或輸血的病例則不納入本研究。
1.3 術后鎮(zhèn)痛方法 手術縫皮前A組緩慢靜脈注射帕瑞昔布鈉40mg(用0.9%氯化鈉注射液稀釋成5ml),B組緩慢靜脈注射0.9%氯化鈉注射液5ml。手術結束后兩組患者均連接自控鎮(zhèn)痛泵(PCA),配置方法:舒芬太尼100μg加托烷司瓊5mg,用0.9%氯化鈉注射液稀釋至100ml,輸注速度2ml/h,PCA量0.5ml,鎖定時間為15min。
1.4 觀察指標
1.4.1 視覺模擬評分(VAS) 分別于術后1、4、12、24、48h評定VAS。評分標準:0分為無痛,1~4分為輕度疼痛,5~6分為中度疼痛,7~9分為重度疼痛,10分為劇痛。觀察并記錄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如術后惡心、嘔吐、呼吸抑制、異常出血等。
1.4.2 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P-選擇素的濃度測定 分別于麻醉前(T0)、手術開始后1h(T1)、手術結束后4h(T2)、12h(T3)、24h(T4)和48h(T5)抽取外周靜脈血1ml,放入試管中,采用流式細胞儀檢測血小板GPⅡb/Ⅲa、P-選擇素的濃度。
1.5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3.0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以表示,組內(nèi)不同時點比較采用方差分析,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
2.1 兩組患者術后PCA期間不同時點VAS的比較 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術后PCA期間不同時點VAS的比較
由表1可見,A組患者術后各時點VAS分值低于B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術后發(fā)生惡心、嘔吐A組3例,B組2例,兩組患者均未見呼吸抑制、異常出血等其它不良反應。
2.2 兩組患者血小板GPⅡb/Ⅲa與P-選擇素濃度的比較 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血小板GPⅡb/Ⅲa與P-選擇素濃度的比較(μg/L)
由表2可見,與T0時比較,兩組患者在T1~T5時血小板GPⅡb/Ⅲa與P-選擇素濃度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B組比較,A組患者在T1~T4時的血小板GPⅡb/Ⅲa與P-選擇素濃度明顯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手術、創(chuàng)傷等傷害性刺激產(chǎn)生的炎癥反應可釋放炎性介質(zhì),即致痛因子,可引起正常的非傷害性刺激和閾上刺激反應增加,產(chǎn)生持久性疼痛[2]。圍手術期的患者機體處于應激狀態(tài),可引起交感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活性增強,兒茶酚胺類水平增高,而腎上腺素作為血小板聚集的誘導劑可自發(fā)激活血小板并增強血小板的聚集功能。有文獻報道,血小板功能、纖溶及凝血途徑的改變均與術后疼痛引起的應激反應有關,表現(xiàn)為血小板活化程度及聚集性增加,纖維蛋白溶解減少,機體處于相對高凝狀態(tài)[3]。近年來研究表明,GPⅡb/Ⅲa、CD62p、CD63被認為是特異性血小板活化分子標志物[4],其中GPⅡb/Ⅲa是血栓形成的最關鍵因素,它與纖維蛋白原結合時是多種因素引起血小板聚集的共同通路[5]。P-選擇素作為一種血小板膜糖蛋白,正常時存在于血小板顆粒和內(nèi)皮細胞Weibel-Palade小體中,當血小板被激活時,其顆粒膜與質(zhì)膜發(fā)生融合并在質(zhì)膜上表達,其表達的增加是血小板活化特異而靈敏的指標[6]。有研究報道,讓患有靜脈血栓的狒狒口服小分子P-選擇素抑制劑,發(fā)現(xiàn)其能促進血栓溶解,降低炎性反應,提示阻斷P-選擇素是降低病理性血栓形成的有效治療手段[7]。本研究中接受髖關節(jié)置換術的患者術前血小板GPⅡb/Ⅲa、P-選擇素表達較正常人明顯增加,血小板處于過度活化狀態(tài),可能與接受髖關節(jié)置換術患者多為高齡和長期臥床有關。因此,積極有效的術后鎮(zhèn)痛可抑制機體的有害應激反應,降低血小板活性,有利于術后康復。
帕瑞昔布鈉作為一種選擇性COX-2抑制劑,能滿足圍手術期胃腸外給藥的臨床需求。有文獻報道,高選擇性COX-2抑制劑通過抑制外周COX-2表達,減少外周前列腺素合成,從而發(fā)揮抗炎鎮(zhèn)痛作用,不良反應明顯減少[8]。本研究中A組患者術后鎮(zhèn)痛VAS分值低于B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與上述文獻相符。有研究表明[9],帕瑞昔布鈉與舒芬太尼聯(lián)合使用可同時減弱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疼痛信號和抑制外周疼痛信號的觸發(fā),從而發(fā)揮對外周和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雙重鎮(zhèn)痛優(yōu)勢。本研究結果表明,兩組患者手術開始后1h時血小板GpⅡb/Ⅲa、P-選擇素的表達較術前顯著增加,手術創(chuàng)傷促進了血小板的活化;術后4、12、24、48h時血小板GPⅡb/Ⅲa、P-選擇素的表達較術前明顯增加,提示手術創(chuàng)傷等刺激導致的血小板活化術后可持續(xù)48h。A組患者在術后4、12、24、48h時血小板GPⅡb/Ⅲa、P-選擇素的表達明顯低于B組,說明帕瑞昔布鈉通過減少外周前列腺素合成,發(fā)揮抗炎鎮(zhèn)痛作用,從而有效抑制血小板活化。
綜上所述,帕瑞昔布鈉聯(lián)合芬太尼能有效地減輕髖關節(jié)置換術患者的術后疼痛,并能抑制血小板GPⅡb/Ⅲa復合物與P-選擇素的過度表達,對降低術后血栓形成的發(fā)生率可能有一定的作用。
[1]中華醫(yī)學會麻醉學分會.成人術后疼痛處理專家共識[J].臨床麻醉學雜志,2010,26(3):190-196.
[2]Yue Y.Mechanisms of postoperative pain[J].Chin Med J,2007, 120(22):1949-1950.
[3]應雋錢,燕寧,張國樓.術后鎮(zhèn)痛與手術病人康復的研究進展[J].臨床麻醉學雜志,1999,15(4):214-215.
[4]Serebruany V,Malinin A,Aradi D,et al.The in vitro effects of niacin on platelet biomarkers in human volunteers[J].Thromb Haemost, 2010,104:311-317.
[5]Kumar S,Rajshekher G,Prabhakar S.Platelet glycoproteinⅡbⅢa inhibitors in acute ischemic stroke[J].Neurol India,2008,56(4): 399-404.
[6]Ay C,Jungbauer L V,Kaider A,et al.P-selectin gene haplotypes modulate soluble P-selectin concentrations and contribute to the risk ofvenous thromboembolism[J].Thromb Haemost,2008, 99(5):899-904.
[7]Myers D D Jr,Wrobleski S K,Longo C,et al.Resolution of venous thrombosis using a novel oral smallmolecule inhibitor of P-selection(PSI-697)without anticoagulation[J].Thromb Haemost,2007,97(3):400-407.
[8]吳新民,岳云,張利萍,等.術后鎮(zhèn)痛中帕瑞昔布鈉對嗎啡用量的節(jié)儉作用和安全性[J].中華麻醉學雜志,2007,27(1):7-10.
[9]劉佩蓉,馬字,熊源長.帕瑞昔布鈉對脊柱側凸矯形術后芬太尼鎮(zhèn)痛效果的影響[J].臨床麻醉學雜志,2010,26(5):415-417.
2012-09-26)
(本文編輯:嚴瑋雯)
311200 蕭山區(qū)中醫(yī)院麻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