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春玲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3)05-0095-01
朗讀是把書面語言轉(zhuǎn)化為發(fā)音規(guī)范的有聲語言的再創(chuàng)作活動,是一種眼、口、耳、腦并用的綜合性閱讀活動,是語文教學的一種重要手段。古人云:“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闭f明了“讀”的重要意義。學生朗讀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的高低?!缎抡n標》指出:各個學段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朗讀歷來是語文教學中最常用的方法,每篇課文都少不了。但當前的朗讀教學中還存在著很多問題,如唱讀,破詞破句等。在指導朗讀時,應堅持以學生“讀”為主體,老師“指導”為主導,以訓練學生讀為主線。下面結(jié)合我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朗讀課教學應注意的幾點問題:
一、注重指導、訓練學生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
1.正確地讀,是指朗讀要用標準的普通話,把每個字的音讀得正確、清楚。做到:不落字、不添字、不顛倒、不重復、不唱讀,這是對朗讀最基本的要求,在教學中,要求學生養(yǎng)成好的讀書習慣,對讀不準的生字、詞查字典,注拼音,尤其對個別字的讀音加強練習,力求把每個生字發(fā)音都讀準確。
2.流利的讀是朗讀的進一步要求,是指在正確朗讀的基礎上,讀得通順流暢,語氣連貫,并能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表達的思想感情而確定合適的朗讀速度。小學低年級學生朗讀時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頓讀、中斷朗讀的現(xiàn)象。隨著年級的增高,閱讀量的增加,理解能力不斷提高,學生學會以詞句為單位進行朗讀,讀破句子的現(xiàn)象也就減少了。但流利的讀并不是一口氣把文章讀完,還要做到停頓適當。
3.葉圣陶先生把有感情的朗讀叫作“美讀”,有感情的讀是朗讀訓練的高標準要求,是指在正確、流利的朗讀基礎上傳神的朗讀,熟練的運用讀音和表情,能讀出句子不同的語氣、語調(diào),表達出文章的風格、神采,使聽者感染到“聲聲入耳”,使讀者感到“心領神會”,只有這樣朗讀才能準確、鮮明、生動地傳達出文章的思想感情和精神實質(zhì)。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要注意以下兩個方面:
1)理解與朗讀相互依存,密不可分。要求學生讀出感情,理解課文內(nèi)容是基礎也是關鍵,通過朗讀又可促進對文章的感悟品位,它們相輔相成,必須有機結(jié)合?!?008,北京!》這一課,寫了中國申奧成功后,人們歡聚天安門廣場的沸騰場面。第二自然段中寫到“天安門廣場早已經(jīng)人山人海,四面八方的人們還是像潮水一般涌來。人們歡呼著,跳躍著,一次又一次地將滿把的鮮花拋向天空。許多人舉著旗幟不知疲倦地飛奔著。長龍舞起來了,鑼鼓敲起來了。五顏六色的禮花映亮了北京的夜空,也映亮了狂歡的人們。天安門廣場成了歡樂的海洋。”在指導學生朗讀時,我首先讓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了解當時人們激動的場面,再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上來朗讀課文,學生朗讀的積極性得到了很大提高,在讀最后一句“千言萬語都匯成了一句話:2008,北京!”時要讀的有力、有氣勢,使學生在讀的過程中感情得到升華。
2)溶朗讀與感悟于一體,讓學生在朗讀教學中,體驗感悟文章的語言美、意境美、情感美。在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的基礎上,教師要善于指導學生在朗讀中得到感悟,感受美的體驗。
二、針對課文特點,教師要精心設計朗讀訓練過程,開展多種形式的朗讀,科學合理的進行朗讀訓練
為能準確指導學生朗讀,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興趣,激發(fā)學生的朗讀熱情,促進學生的朗讀訓練,使朗讀更好的為語文教學服務。教師可以借助于豐富多彩的朗讀方式,開展多種形式的朗讀練習。
1.情真意切的教師范讀
在教學中,教師范讀十分重要,尤其對小學低年級的學生,他們善于模仿。教師是學生的表率,是學生的榜樣。教師朗讀時的語音、語調(diào),哪怕是一個字的讀音都會影響到學生,所以在教學中,教師首先要把握好教材,努力提高自身的朗讀水平。我們要充分利用早讀的時間作范讀,課上認真給學生范讀,通過范讀,學生不僅掌握了許多字正確的讀音,教師的朗讀激情往往會感染學生,自然而然的進入課文情境,使學生動情,入境,情不自禁地讀起來,這也正是范讀的關鍵意義所在。因此,教師要注重示范朗讀。
2.繪聲繪色的分角色讀
小學語文課文中,有很多情趣較濃,故事性、人物性感染力很強的課文可采取分角色朗讀的方式,朗讀是把學生按書中人物分成角色,扮演朗讀,使學生愿讀、樂讀、爭著讀,在角色扮演朗讀中進入情境,興趣濃厚,激活學生的朗讀欲望。
3.身臨其境的配樂朗讀
我們知道音樂是以其特有的節(jié)奏旋律來打動人心,感染聽眾,從而顯示藝術魅力的。好的音樂,總給人美的享受。配上與課文內(nèi)容相協(xié)調(diào)的音樂來朗讀,不僅有著優(yōu)美的旋律,又有著美好的意境,讓學生更快地進入情境,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運用多種評價方式,注意評價的多樣化
1.學生自我評價
現(xiàn)代教育理論認為,自我評價能消除被評者自身的對立情緒和疑慮,調(diào)動學生參與評價的積極性,還能引導學生以批判的眼光分析自己,在反省中不斷認識、完善自我,促進個性的健康發(fā)展。如:一個學生在讀完《虎門硝煙》一課后,我請他自我評價,他說:“我認為我讀出了硝煙前的熱鬧壯觀的場面,但最后一段沒有讀出那種驕傲自豪的感情。”我說:“那你在把這一部分讀一遍好嗎?這次你一定能讀的更好?!彼终J真的讀了一遍,這次讀的非常成功,全班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2.學生間相互評價
朗讀教學中可以組織學生相互評價,這樣不僅可以使全體學生積極參與到評價活動中,而且可以使朗讀的同學得到來自同學的贊美和認同,增強學生在集體中的信任感和歸屬感,從而使朗讀能力有較大提高。
3.教師評價
卡耐基曾說:“使一個人發(fā)揮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贊美和鼓勵?!睂W生的天性是喜歡贊美,課堂上老師鼓勵的話語,贊許的目光都能使學生受到鼓舞,體會成功的喜悅,所以在朗讀評價時,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朗讀中的閃光點,當學生朗讀的不盡人意時,教師應盡量發(fā)覺其閃光的地方,從其他方面給予鼓勵,使學生對自己充滿信心,樂于朗讀。如:“你讀的很認真,口齒清楚,聲音響亮。”“你讀的很流利,一定是認真預習過了,真是個自覺的好孩子?!敝灰蠋煂W生充滿愛和期待,總能從各個不同的學生身上找到值得表揚的地方。學生受到表揚,有了學習的熱情,課堂上才能充滿生機與活力,才能樂于讀書,朗讀水平才會不斷提高。
總之,朗讀是一種口語訓練,它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講好普通話,是學好語文的一個重要方面。朗讀課教學中,我們應精心指導學生開展多種形式的朗讀訓練,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從而使他們的潛能、個性、創(chuàng)造力得以發(fā)揮,讓每個學生都具備基本的語文素質(zhì),使朗讀更好的為語文教學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