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惠珍
摘 要: 新課改要求教育面向全體學生,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全面提高教學質(zhì)量。作者從重培訓、改理念、重實踐、“兵教兵”和“三清活動”四個方面闡述了實踐洋思教學模式的做法和體會。
關(guān)鍵詞: 洋思教學模式 培訓 理念 實踐 “三清活動”
新課改要求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全面提高教學質(zhì)量。在這方面,我們進行了許多探索,但始終沒有找到一種全面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教學模式。2013年,我校李校長去洋思學習后,引來了洋思教學模式這渠活水,澆灌了清源一小教改的沃土,使其變成了渭源縣教改的良田。下面我分析清源一小實踐洋思教學模式的點滴做法和體會,與各位同仁交流共勉。
一、重培訓、抓學習是實踐洋思教學模式的前提
培訓和學習是我們認識和實踐洋思教學模式的前提。2012年五月,李校長去洋思學習回來后,親自撰寫了二級培訓教材,分別就洋思教學模式和教育管理進行了詳細解讀。通過解讀,清源一小走出了“山重水復疑無路”的教改困境,掀起了學習洋思教學模式的熱潮,全校教師通過查閱資料、上網(wǎng)學習、觀看洋思數(shù)學教學光盤和課堂實錄等方式學習;利用兩周的時間反復地觀看洋思中學課堂教學錄像,對課堂教學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每一步驟都進行詳細記錄,經(jīng)過認真研討后,將洋思教學模式和理念逐一滲透到課堂教學實踐中,清源一小又出現(xiàn)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教改景象。
二、改理念、變模式是實踐洋思教學模式的關(guān)鍵
教學改革首先是思想理念的改革,一些老師在實踐一種新的教學模式的時候,首先不是研究它的原理和指導思想,而是簡單地模仿,往往效果不佳,半途而廢。學洋思之初,受舊的教學理念的影響,清源一小也存在疑慮:我們的學生行嗎?洋思模式的“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我們能做到嗎?實踐證明,我們的理念改變是正確的,疑慮是多余的。
借鑒洋思教學模式后,清源一小的課堂教學模式變?yōu)椋?/p>
1.出示課堂教學目標(輔助環(huán)節(jié)1約1分鐘)。
2.指導學生自學(輔助環(huán)節(jié)2約2分鐘)。
3.學生自學,教師巡視(約5~8分鐘)。
4.檢查學生自學的效果(約5~15分鐘)。
5.引導學生更正,指導學生運用(約10~20分鐘)。
6.當堂訓練(不少于10分鐘)。
為了很好地應用上述模式,清源一小采用集體備課方式。具體做法是:每周三下午進行集體備課,由一位教師主備,其他教師輔備,最后形成本年級組的備課教案。備課思路:首先,設計教學目標和自學要求,設計的教學目標必須明確,必須符合學生的學習實際;其次,設計學法指導,如何結(jié)對幫扶;再次,設計練習,遵循典型性、針對性原則,強調(diào)當堂達標;最后,設計如何引導學生自學并預測學生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設計的問題要啟發(fā)學生歸納有關(guān)解題步驟,理解有關(guān)思想方法或者啟發(fā)學生小結(jié)知識點等內(nèi)容。
三、重實踐、變學法是實踐洋思教學模式的保證
清源一小組在改變學生學習方式方面做了以下幾方面的探索。1.變“要我學”為“我會學”,在教學設計中,我校努力使學生的情感和興趣處于最佳狀態(tài),從而保證學習活動的有效性。例如,在等腰三角形這節(jié)課教學中,先讓學生自己動手、動腦折疊等腰三角形,小組討論、合作交流后得出等腰三角形的特征,教師主要引導學生怎樣做,讓學生體驗到學習活動的快樂,享受到學習成功的喜悅,從而培養(yǎng)興趣。2.變“學知識”為“用知識”,實際上在生活中許多方面都涉及所學知識,如股票、利息、有獎儲蓄、分期付款、商品銷售、調(diào)查統(tǒng)計等。因此在教學中,要聯(lián)系生活實際讓學生在生活中應用所學的知識,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3.分組討論,共同探討。在課堂上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角,成為知識的探究者。教師在展示學習目標后,讓學生四人一組或兩人一組,自學本節(jié)課新知識,并用自己的語言概括,或者讓他們各抒己見,踴躍發(fā)言,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主動性。
四、“兵教兵”和“三清”活動是實踐洋思教學模式全面提高教學成績的方法
以洋思教學模式為借鑒,清源一小全面提高成績的經(jīng)驗是“兵教兵”和認真做好“三清活動(節(jié)節(jié)清,天天清,周周清)”。具體做法是座位安排采用一優(yōu)、二中、一差相結(jié)合的方式,“兵教兵”時以優(yōu)秀生和后進生為一組。課堂上學優(yōu)生對后進生預習和自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兵教兵”,達到節(jié)節(jié)清的目的;課后讓學優(yōu)生對后進生就課本例題、習題、概念進行“天天清”驗收,極個別學生由老師幫助“清”,一周由一位教師對各班所選“三清”對象進行周周清的輔導。
回顧清源一小的實踐過程,我們發(fā)現(xiàn):學習洋思教學模式后,學生的整體水平提高了,自學能力增強了,效果更顯著了,而且學生之間相互合作的精神得到了進一步體現(xiàn)。路漫漫其修遠兮,清源一小將長期堅持實踐這種教學模式,與我校實際相結(jié)合,爭取及早形成一套適合我校學生的“洋思”課堂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劉曉榮.對洋思教學模式的反思[J].甘肅教學,2007.
[2]教育部.基礎(chǔ)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M].中國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