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巴黎時裝周的Louis Vuitton秀場,人們的目光,除了集中在超模偶像Kate Moss那一身宛如睡衣的透視長裙上,還有創(chuàng)意總監(jiān)Marc Jacobs的那句宣言:“Louis Vuitton的Monogram和Damier Canvas系列今后將不會出現(xiàn)在T臺上。”這家奢侈品巨頭將會越來越淡化其商標的影響。
這個轉(zhuǎn)變是Louis Vuitton背后的大老板,LVMH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zhí)行官Bernard Arnault的新品牌策略。在此之前,阿諾特已經(jīng)宣布,Louis Vuitton今后不會新開更多專賣店,而是將重點放在推出更具奢華性的產(chǎn)品中,與此同時,還將減少交織字母在品牌出現(xiàn)的頻率。盡管Logo印花手袋類的產(chǎn)品目前占到Louis Vuitton全部產(chǎn)品的三分之二,但Louis Vuitton今后將逐年減產(chǎn),并把重點轉(zhuǎn)移到更為高端配以特色皮革的產(chǎn)品。
Louis Vuitton“Epi Alma”系列推出不久就紅遍全球。除了中國代言人范冰冰把它列為“最愛單品”,并且把這股色彩變?yōu)榘屠?、米蘭的一道街景,更多明星都以獨樹一幟的風格精心詮釋了Alma系列包包的搭配法則。于是我們看到了一些沒有l(wèi)ogo印花的Louis Vuitton Alma手袋的照片。以她們中國民眾中的影響力來說,這樣一只手袋會成為新一款的“it bag”活躍于更年輕的奢侈品消費者圈子,事實也確實如此。
Louis Vuitton并不是第一家有意向去Logo化的奢侈品牌。三年前,Gucci就開始了對“雙G”Logo產(chǎn)品的減產(chǎn),在剛剛上市的Gucci 2013早秋手袋系列中,早已不見logo的身影,竹節(jié)包被設計成方方正正的樣子,竹節(jié)手環(huán)成了最顯眼的標志,包身只有小小一行字“MADE IN ITALY”,以及更小的一個復古字體的“Gucci”;以顯眼格紋作為視覺元素的Burberry則宣布,要在近80%的產(chǎn)品上去掉標志性的格紋圖案;而Coach也宣布要減少logo產(chǎn)品的占比,并招來了Loewe的前設計總監(jiān)、2006年贏得英國時尚大獎年度最佳配飾設計師的Stuart Vevers。
Gucci集團首席執(zhí)行官Patrizio di Marco也在接受采訪時承認Logo時代已經(jīng)一去不復返,他表示,如今和未來的奢侈品市場消費者的購買行為已經(jīng)不再依賴Logo和商標名字,在如今和未來品牌要想突圍必須依靠完整性和價值。
這些曾經(jīng)以logo為賣點的奢侈品品牌在皮具市場上的“轉(zhuǎn)型”,并非巧合,而來自于殘酷的“市場數(shù)據(jù)”:Louis Vuitton所屬的LVMH集團和Gucci所屬的PPR集團一季度的財報都顯示,這兩個最重要的奢侈品在中國的銷售增長都是低個位數(shù),相反,Prada、Bottega Veneta等logo不明顯的品牌增長非常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