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艷莉
平面向量的數(shù)量積是平面向量的重要內(nèi)容,與三角函數(shù)、解析幾何、平面幾何等章節(jié)有密切聯(lián)系.在江蘇高考考試說明中是8個C級要求之一,難度比較大.縱觀近幾年的高考試題,數(shù)量積的求解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定義法
圖1評注:平面向量的數(shù)量積的定義是a·b=|a||b|cosθ,由此可見,利用定義求向量的數(shù)量積關鍵是求出兩個向量的模及其夾角.這里面兩個向量的夾角容易弄錯,切記是通過平移使兩個向量共起點時所形成的[0°,180°]內(nèi)的角是兩個向量的夾角.
練習:已知△ABC是邊長為1的等邊三角形,求 AB·BC=.
二、坐標法
圖2[例2](2012年江蘇高考,9)如圖2,在矩形ABCD中,AB=2,BC=2,點E為BC的中點,點F在邊CD上,若AB·AF=2,則AE·BF的值是.
分析:圖形中有垂直關系,故想到求數(shù)量積用坐標運算.
評注:當兩個向量的?;驃A角不好求時而圖形中又有垂直或?qū)ΨQ關系時,雖然題目中沒有坐標系,也可以建立直角坐標系利用數(shù)量積的坐標運算來求解.
評注:當圖形中不好建立直角坐標系轉(zhuǎn)化為坐標法求數(shù)量積時,而題目條件集中在某幾個向量上時,可以將目標向量用已知向量線性表示后再求數(shù)量積.目標向量用已知向量線性表示時要用到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則、平行四邊形法則、向量減法的三角形法則及向量的數(shù)乘運算.
圖6練習:(2012年浙江卷)如圖6,在△ABC中,M是BC的中點,AM=3,BC=10,則AB·AC=.
分析:本題圖形中有直角可以建立直角坐標系,用坐標法求向量的數(shù)量積,也可以用線性表示法,但相對來說都比較復雜.本題用投影法就非常簡單.
評注:設a,b是兩個非零向量,| b|cosθ叫做向量b在向量a方向上的投影.如下圖所示:
由此可知,a,b的幾何意義是:數(shù)量積a·b等于a的長度|a|與b在a方向上的投影|b|cosθ的乘積.
雖然向量數(shù)量積的求解方法很多,拿到具體的問題要根據(jù)題目條件選擇合理、恰當?shù)姆椒?,正確、快速地將問題求解出來.
(責任編輯黃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