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長華
北京市密云縣第二小學始建于1834年,前身為“白檀書院”,迄今已經有179年的歷史。目前有36個教學班,1463名學生;在職教職工112人,其中市級骨干4人,縣級學科帶頭人3人,縣級骨干教師15人,校級骨干教師11人?!八?,慎,誠,敬,儉,讓,勤,恒”是學校古老的校訓,“幸福學習,成就人生”是學校如今的校訓,體現(xiàn)了現(xiàn)在的辦學理念與辦學目標。
幸福教育是為了人的幸福而進行的教育,是師生雙方的實踐,沒有教師“幸福地教”,也就沒有學生“幸福地學”。幸福教育既是一種教育理想,也是一種教育實踐。
我們學校提出了幸福教育指導下的自主開放課堂教學“一核心三溝通五還給”教學理念。
“一核心”,是指導思想和培養(yǎng)目標,即培養(yǎng)學生健康、主動發(fā)展的意識和創(chuàng)新精神。
“三溝通”,指導著教學過程的設計,即書本知識與人類生活世界的溝通;書本知識與學生經驗世界、成長需要的溝通;書本知識與發(fā)現(xiàn)、發(fā)展知識的人和歷史的溝通。
“五還給”,決定著教學實踐的實效,是理念實施的保證。即還學生主動學習的時間;還學生主動學習的空間;還學生主動學習的工具;還學生主動學習提問權;還學生主動學習的評價權。
創(chuàng)設自主開放的課堂,從教師、學生和教學內容三方面入手。首先,通過培訓和學習讓每位教師感受到教師專業(yè)成長的快樂,通過有效的德育活動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其次,通過學科教學培養(yǎng)學生良好學習習慣,這是學生獲取幸福能力的必要準備。第三,構建多元的課程實施體系,開展豐富多彩的學生社團活動,這是學生獲取幸福能力的平臺。第四,要在課堂教學中運用有效的教與學的策略,這是培養(yǎng)學生生獲取幸福能力的途徑。
學校創(chuàng)新教師隊伍建設舉措,開創(chuàng)“多重導師制”教師培養(yǎng)模式,為青年教師聘請縣級教研員、市級教研員、特級教師為指導教師,每月開展一次活動,促使青年教師們快速成長。
學校制定了《教研組量化評價方案》,學科教研組以“構建‘自主開放的課堂”教學理念為指導,從專題制定、計劃設計、團隊備課開展、組內學習內容、聽評課、學習習慣培養(yǎng)、教研組長作用、特色構建、教研成果呈現(xiàn)等方面規(guī)范教研組活動內容及形式,使教研組活動具有科學性、過程性、開放性、研究性和創(chuàng)新性,促進教研組文化的形成。
學校用多種形式的競賽激勵教師成長。面向青年教師的“白檀杯”,面向中老年教師的“燭光杯”、面向骨干教師的“至善杯”教學競賽,以及面向全體教師的“躬行杯”論文競賽,成為青年教師成長的搖籃,資深教師錘煉的陣地,骨干教師展示的舞臺。
學校把開設校本課程作為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的補充與延伸。共開設30門課程,分為傳統(tǒng)課程(與教材相關的課程)、科技課程(機器人、天空學等)、藝術課程(古箏、鋼琴、剪紙、油畫、板畫等)、國學課程(弟子規(guī)、笠翁對韻、論語等)、體育健康課程(籃球、獨輪車等)、國際理解課程等領域。通過校本課程的設置與選修,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我校在不同層次學校之間進行合作與交流。縣域內:手拉手——先后與東邵渠、大城子、一小、六小、太師屯等學校開展交流活動,教師之間互相講學。市域內:獲取資源——先后到西城區(qū)黃城根小學、東城區(qū)史家小學、朝陽區(qū)實驗小學、朝陽區(qū)白家莊小學、豐臺區(qū)師范附小等學校參觀學習,思考我校的發(fā)展。國際上:開闊視野——帶領干部教師走進京西國際學校參觀、邀請其前董事長柯馬凱先生來校為六年級學生做報告。
秉承著“關心賞識、平等交流、家校共育、健康成長”的家校合作理念,每學期,我校都會聘請知名教育專家(張琴、萬平、常京娥)為全校家長做講座。精心為家長編制了課程——《幸福啟航》系列:《幸福啟航》讀本、為家長購買《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編制學生必讀手冊,讓家長與學生在入學伊始先接觸學校的規(guī)則。
幸福教育見證了二小精彩的過去,更將激勵二小走向更加輝煌的未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