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愛美
隨著經(jīng)濟的全球化,以及科技的飛速發(fā)展,對人才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我國以往的教材以及教師講學生聽的被動接受的單向教學模式培養(yǎng)出來的人才己不能適應我國市場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因此,課程與教法的改革勢在必行,教師必須轉變教育觀念,承認學生的主體地位,必須改變灌輸知識的過程為學生主動參與、探索、自我構建而獲得知識的過程,必須給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自主、合作、討論、探究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
目前,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些學生的合作意識減弱。有些教師雖然意識到學生合作的重要意義,但對合作的含義了解不夠,對學生的指 導也顯欠缺。學生既缺乏合作的意識,又缺乏合作的能力。因此,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與合作行為至關重要。
一、學生合作的重要意義
合作可以使我們形成團隊精神,而且這是將來社會中必備的精神。在未來這個風云變幻的社會里,想要僅靠自己手然而立是不可能的,必須學會與他人合作。
1.通過合作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F(xiàn)階段在校的學生,只會汲取而不知道付出。很多學生有孤僻、自私、不合群等不良的心理素質。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使他們融入集體互幫互助的良好氛圍,培養(yǎng)學生主動參與,與人合作,與人競爭,與人溝通等現(xiàn)代意識,可以使他們形成良好的心里素質。
2.通過合作形成集體的凝聚力。凝聚力的大小是衡量一個集體的發(fā)展水平的重要標志。一個不會合作的集體,往往松松散散,矛盾眾多,認為班里的一切與自己無關,形同一盤散沙,這就是缺乏凝聚力的表現(xiàn)。反之,同學們能互相合作,為班級共同的目標共同努力,齊心協(xié)力完成共同的活動與任務。這樣人人都有責任心,都愿意為這個集體服務,使這個集體形成更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3.通過合作形成戰(zhàn)斗力。今天的學生是將來的建設者,在知識爆炸的時代,社會不僅需要掌握高端科技的精英,更需要的是具有合作意識的人才。如:著名的Windows操作系統(tǒng),就是微軟公司內部數(shù)千精英歷時數(shù)年合作的產(chǎn)物。培養(yǎng)出具有合作意識的人才,才能具備很強的戰(zhàn)斗力。
4.通過合作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通過合作學習的形式,每個學生都有機會提出自己的解題方法,同時又分享別人的解題方法,在討論不同方法優(yōu)缺點的爭辯過程中,學生的思路就會越來越明晰,能多角度、多側面地尋求問題解決的策略,對于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思維十分有利。更進一步,許多在當前的認知水平下僅憑個人的能力難以解決的問題,但通過集體的智慧常常被學生們創(chuàng)造性地加以解決。合作不僅能有效地調動所有參與者的積極投入,充分發(fā)揮每個人的聰明才智,而且能激發(fā)每個人高度的求異思維。
在學生同伴間的相互交往、相互教育中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更有利于促進學 生品德的形成與發(fā)展,更有利于學生個性的全面發(fā)展,也更有利于促進學生個體的社會化發(fā)展。
二、實施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
1.小組的組建。小組的組建形式多種多樣。我在教學中常采用就進組合的形式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即按班級正常的座次,將座位鄰近的學生組成學習小組(一般是前后4 人為一組)。這種合作學習的方式不需要將學生分層次,可減少學生相互交流的心理障礙,且課堂上無需重新組合座次,易操作。這種合作學習不同于傳統(tǒng)教學的小組討論。傳統(tǒng)教學中的小組討論具有隨機性、松散性,易流于形式。而就近組合的學習策略則是在共同學習目標下進行的,具有一定的聚合力的學習活動。
2.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態(tài)度與技巧。在合作學習中要促使學生相互學習、相互幫助,體驗集體榮譽感和成就感,發(fā)展合作精神。在實踐教學中,我發(fā)現(xiàn)有些學生能積極主動地同其他組員合作學習:而有些性格內向、孤僻、不合群、不擅長發(fā)表個人意見的學生常常對小組合作學習漠不關心:還有些后進生,他們想?yún)⑴c活動,由于基礎薄弱,卻力不從心,為了掩飾其自卑感,他們干脆置身于事外。久而久之,這兩類學生就會變得厭學,對于這些學生一定要及時地給予幫助。要善于洞察他們的感情,并對其進行心理輔導,發(fā)現(xiàn)他們的閃光點,及時給予表揚,讓他們擁有一份信心,逐步體驗到合作學習的樂趣。
3.明確合作目標。在小組合作之前,要讓學生明確應該做什么,并引導他們把大問題變成小問題,使之符合他們的能力水平。例如我在所教的兩個班中做過實驗。在一個班授完課后,要求學生分組討論。
4.重過程,輕結果。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必須明確小組活動的過程比結果更為重要。為此教師要防止一些組員為了獲取結果而縮短甚至忽略過程的做法。有的組員自己不去參與,而是把別人獲得的資料直接抄下來,這樣就使合作學習的意義大打折扣。只有真正地做到人人參與、人人動腦思考,自己獲取知識,合作學習的教學策略才是有意義的,否則只是擺花架子。
5.把握好評價的尺度。評價是英語課堂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對學生進行及時的評價。要多鼓勵少批評。評價時不應只對小組活動的匯報結果進行評價,同時還應對小組活動的方式、秩序、以及組員的合作狀況進行評價。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多使用激勵性的語言。
總之,教師在教學過程應盡可能的讓學生參與活動,力爭建立和諧的師生合作、生生合作的關系。只有這樣,學生的自主性、合作意識、創(chuàng)新精神才能得到培養(yǎng)和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