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棱鏡”計劃曝光者斯諾登至今滯留在莫斯科謝列梅捷沃機場,由于美國取消了他的護照,他可能得永久滯留在莫斯科機場。不過,斯諾登并不是莫斯科機場中轉區(qū)唯一的滯留者,人們甚至給他們專門造出了個新名詞“機場中轉區(qū)的囚徒”。
睡袋里的尼日利亞婦女
2006年9月,尼日利亞婦女伊莎貝拉為了躲避迫害,前往德國慕尼黑,計劃乘飛機前往敘利亞。在莫斯科轉機時,陪同人員無情地將她拋棄了。她既沒有證件,也身無分文,成了謝列梅捷沃機場2號航站樓的難民,她的地址一度是“謝列梅捷沃機場2號航站樓3層卡其布色睡袋”。
伊莎貝拉的遭遇見諸報端后,人們發(fā)起運動來援救她,機場給她提供每日3餐。終于,在莫斯科滯留了20個月后,伊莎貝拉在國際移民組織的幫助下返回家鄉(xiāng)拉各斯。
巴勒斯坦人在此發(fā)小財
巴勒斯坦人若拉和伊莎貝拉一樣,也“住”在謝列梅捷沃機場2號航站樓3層,這里是中轉區(qū),他無權出關,也無權搭乘飛機。在航空公司的幫助下,每天3餐他都在餐廳解決。
若拉是個傳奇人物,滯留機場3年后,他不僅講一口標準俄語,而且還發(fā)了筆小財。他用紙盒搭起臨時性的小房子,以5美元的價格出租給那些希望單獨過夜的乘客,如果是小兩口,則收10美元。若拉抵達莫斯科時身上幾乎僅剩一條褲子,而他離開俄羅斯前往埃及時,已經大包小裹地裝滿了免稅店的商品。
滯留機場12年的印度人
另一個滯留莫斯科機場的人是來自印度的普萊姆基,沒人知道他的真正名字是什么,他在法律上是一個不存在的人。從2001年7月身穿亞麻褲子抵達莫斯科起,他便滯留在莫斯科謝列梅捷沃機場。
普萊姆基憑一本偽造的護照進入葡萄牙首都里斯本,被發(fā)現后遭到驅逐。不過和其他滯留者不同,普萊姆基并不想返回家鄉(xiāng)印度。到今年為止,普萊姆基在此滯留即將滿12年,他仍舊夢想著去歐洲,他認為那里條件比俄羅斯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