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素琴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素質(zhì)教育的不斷推進,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的更新,教學模式的變更、教學方法的改進、教師角色的轉變等一系列問題,都擺在每個教師面前亟待解決,尤其是青年教師更是措手不及。教師該怎樣去教學生,該怎樣引導學生去學習,怎樣實行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課堂效率,提高英語教學成績呢?現(xiàn)將幾年來在工作中的體驗淺談幾點體會。
關鍵詞:新課改;英語教學;教學模式
一、更新觀念
實施新課改,首先要進行的是教師教育教學觀念的更新。教師應突破框架,拋棄落后的、違背教育教學規(guī)律的傳統(tǒng)理念,盡快樹立與新課程相適應的體現(xiàn)素質(zhì)教育精神的現(xiàn)代教育觀。
課程改革的重點是“以促進學生發(fā)展為核心”,以學生的發(fā)展作為教學的出發(fā)點和歸宿,學生是發(fā)展的主題。在這一進程中,教師是其發(fā)展的促進者。
首先,教師要關注“人”,即學生的“全人”發(fā)展。承認學生是有巨大潛能和個性差異的活生生的人。
其次,還應充分重視自身的發(fā)展,這兩者也是緊密相關的。
二、轉變模式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作為一線的英語教師,要想適應這一改革,必須改變傳統(tǒng)的教師滿堂灌的課堂教學模式。
1.師生交流互動
2.生生交流互動
3.組際交流互動
4.評價交流互動
三、改進教法
新課改要求以學生為主體,那么我們就應該把重點放在培養(yǎng)學生的主動開口講英語上來,在教學中我主要從羞于開口—敢于開口—我要開口來進行培養(yǎng)。
1.堅持情境教學
在課文教學中創(chuàng)設一定的語言情境,使學生猶如置身于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之中。創(chuàng)設情境還會使課堂生動活潑,從而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2.利用直觀語言教學
教師授課時所講的英語可以借助手勢、表情、動作相配合,達到語言直觀。
3.教師,要努力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4.幫助學生樹立主體意識,進行個性化的獨立思考和學習探究,并能形成個性化的理解和結論
我覺得在教學實踐中不能違背這一精神。試想一下:教師提出問題后,馬上讓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討論,于是學生熱鬧了一陣子后,各組記錄員開始分別表達意見;最后是教師統(tǒng)一大家的認識。這樣做的結果,許多時候都是小組討論代替了個體的獨立思考。在一些教師的觀念中,新課程的教學實踐就應該組織學生分組討論,不討論就不足以體現(xiàn)出新課改的理念。這可能是很多教師存在的一個誤解。我在這并不是說分組討論不好,而是分組討論要適宜,要恰到好處。
5.滿足學生的成就感
在學生回答正確的情況下,教師要講Very good,Not bad,clever,Great等贊賞語多給予鼓勵,滿足學生的“成功欲”。這樣每個學生都可以品嘗到成功的喜悅和成就感,從而情趣大增。
對學生的所有認識和見解,不能一味地完全持肯定的態(tài)度,并且大加贊譽。這樣做,一方面顯得教師的“贊譽”用得太濫,也很虛偽,很容易被學生識破,不能對學生起到應有的激勵作用;另一方面,容易給學生以誤導,使其難以認識到自身存在的不足,難以發(fā)現(xiàn)自己思路和方法中存在的問題。
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基本上是教師講、學生聽,而我們現(xiàn)在用上了學教案,基本過程是:指導學生預習—課堂展示—反饋練習—當堂檢測。
在教學實踐中,我覺得“學教案”很大程度上增大了課堂容量,提高了課堂效率,但前提必須是要有好的預習保證。
新課程改革對于我們一線教師來說,是挑戰(zhàn)也是機遇,只要好好把握,合理運用,它一定會使我們的教學有所突破、有所收獲。
(作者單位 四川省廣元市青川縣沙州初級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