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敏敏
摘 要:對于“語言學習關鍵期”的幼兒,怎樣進行教學和訓練才能讓他們敢說、會說,且思維敏捷、語言流暢呢?就此談了認識。
關鍵詞:幼兒;說話訓練;大膽表達
北京市著名教育家溫寒江教授指導并幫助我們在實踐中梳理了“關于語言學習關鍵期”的分析。語言的產生要有兩個條件,一是要有一定量的詞匯積累,二是要有一個通用語法。這兩個方面幼兒都具有先天性,先天的機制使兒童能獲取語言。第一,幼兒學習語言有很強的模仿力,嬰幼兒通過模仿能從父母或同伴、老師中學習語言。幼兒咿呀學語,就是不斷地模仿大人的口形、語言,反反復復地說,一點一點地積累詞匯。這種學習是自發(fā)的,沒有或很少有指導。第二,幼兒到了三歲,就能說簡單的句子了。兒童的腦中存在一個“語言模塊”,它位于大多數人的左耳上方的腦區(qū)間。有了這“語言模塊”,我們在教育中,就能根據幼兒這生理的先天特點,進行語言教學和訓練,幼兒的語言發(fā)展就比一般無掌握這理論來教育和訓練的效果好得多。
在豐富多彩的生活和游戲活動中,家長和教師如何用形象思維的手段,根據幼兒發(fā)展的實際需要進行科學形象的引導。現談談幫助幼兒學說話的有效具體做法。
一、讓幼兒跟著聽一聽、說一說、看一看、玩一玩
大腦研究表明,語言的發(fā)展歷程早在母體中就已經開始,胎兒不斷地聽著母親說話的聲音。母親是嬰兒的第一任教師。幼兒天生有很強的模仿能力,媽媽應經常說一個詞并鼓勵幼兒模仿。可以選擇幼兒生活周邊的熟悉的詞,最好是單音節(jié)的詞,每天跟著你說一說,或指著實物或圖片說。如,寶寶、爸爸、媽媽、蘋果等。媽媽可以帶幼兒玩“光頭、光頭你出來”的游戲。這個游戲告訴寶寶一個概念:出其不意是很有趣的。雙手握拳,把大拇指藏在其他四指下,一邊念兒歌“玩具盒里靜悄悄,光頭藏在盒子里,光頭、光頭你出來,來了嚇你一大跳?!碑斈畹健皝砹恕钡臅r候,突然彈出大拇指。也可以教寶寶握拳,教寶寶和自己一起彈出大拇指,幼兒非常感興趣。
2~5周歲是幼兒語言發(fā)展的黃金時期,幼兒開始喜歡學說話了。剛開始特別喜歡叫名字,這時他們還不明白名字和人是對應的。我們要讓孩子知道不同的人和物品有不同的名稱,可以玩觸摸一件物品說名稱的游戲。如,將寶寶的手指向桌子,說“桌子”,指向媽媽說“媽媽的名字”,指向寶寶說“寶寶的名字”。接著說:“×××(寶寶的名字)在摸桌子或在看媽媽……”經常重復這個游戲,能培養(yǎng)幼兒的思維能力。有時將動作和語言結合起來,就是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相結合的一種玩法,使寶寶的觸覺和語言能力會提高很快,幼兒會很感興趣。如,讓寶寶的手拿硬東西,在說這個物品的名稱時,在它前面加一個“硬”字,再把寶寶的手放在柔軟的東西時,在說這個物品的名稱時,在它前面加上“軟”字,重復做幾次后,將“硬”“軟”用對比的方法去感覺區(qū)分開來。這種比較感覺性的游戲,可以經常變換,其他特明顯相反的東西讓幼兒去接觸后,圖文并茂或實文并茂都可以,但用正確的詞去描述出來。經常與寶寶做游戲,注意親子間的語言交流。又如,玩“超市購物”的游戲。讓寶寶邊摸物品邊認識物品,學習說名稱。
大腦研究表明,如果幼兒在一個語言豐富的環(huán)境中成長,到了三歲他們差不多就能很流利地講話了。有些在孩童時代失去說話機會的人,無論他們有多聰明,無論通過怎樣的強化訓練,都無法精通語言。在這個階段學說話時期,你的寶寶正處在對兩種以上的語言極其敏感的時期,如果大人能說兩種語言,就用兩種語言跟孩子說話。如,中文說一遍,英文說一遍“你好”“蘋果”“桌子”等等。多聽一聽外語歌,你會很驚嘆幼兒很快地學會它們,即使幼兒還不懂這些單詞,大腦卻保存了這種語言的所有正確的語言信號。所以有能力的大人,盡量用母語和外語相結合給寶寶講故事,念兒歌、唱歌。
二、跟著指令學說話
幼兒早期的經歷是很重要的。同樣的事情,1~2歲去體驗比到10歲去體驗對幼兒的影響大得多。因此,我們大人經常要與幼兒多對話,哪怕幼兒還很不會說話,不會和你聊天,但幼兒的內心很喜歡聽你說話和聊天,這樣也是培養(yǎng)幼兒語言能力的好辦法。要選擇一個幼兒感興趣的話題。如,對特定物進行有趣描繪?!斑@小狗玩具真有意思”可表述為“這小狗叫起來汪汪汪、圓圓的大眼睛正看著我們呢,長長的耳朵很靈敏,對我們搖搖尾巴,它摸起來又柔軟又舒服”。說這些話時,把玩具抱起來讓幼兒摸摸,邊摸邊跟著說,大人提一些小問題,讓寶寶一起跟著你說。反復地進行,這些描述性的詞語很快就會成為寶寶詞匯的一部分。
大腦研究表明,用傾聽、注視和評價等方式來表明你對幼兒的話很感興趣,也讓他們感到自己所想的和所說的很重要。也就是說,一個成年人的詞匯量主要取決于在生命中的頭三年所聽到的話語,對他一生的影響是很大的。前三年嬰兒大腦的記憶東西剛開始是很少的,只要你這時大量給他輸入,他的第一印象極為深刻,吸收量很大,對詞語積淀就很厚實。
還可以帶寶寶到戶外,幫助寶寶了解大自然各種奇妙的聲音,當聽到小鳥唧唧喳喳叫時,讓寶寶一起模仿它們的叫聲,并告訴寶寶我們正在學鳥兒叫呢。當聽到汽車笛笛叫的聲音也讓寶寶跟著學叫。如果我們有意引導寶寶不停地這樣做,寶寶將會留意認識這種聲音,也許還會留意其他動物叫聲,跟著模仿。很自然,寶寶很快有意注意戶外的各種物的叫聲。讓寶寶充分接觸各種感官刺激——色彩、音樂、語言、聲音、氣味、味道等等,以確保其成人后,有更靈活的大腦來學習。
三、邊念兒歌邊做游戲,激發(fā)幼兒說話的興趣,幫助幼兒快速理解字詞句的實際意義
大腦研究表明,一個兩歲孩子的詞匯量與大人之間交談的多少密切相關。到了20個月大,媽媽、爸爸愛說話,孩子掌握的詞就越多,媽媽、爸爸少言寡語,孩子掌握的字詞就少。其差距是131詞,到了兩歲,差距將擴大到296個詞。因此,家長要經常幫助幼兒理解與積累詞匯,并運用詞匯。如,大人和寶寶手拉手、面對面站著,然后拉著寶寶的手一邊繞圈走,一邊念兒歌做游戲,寶寶很開心,寶寶很快就記住兒歌,并能理解兒歌里的意思,這是很快擴大寶寶詞匯的好方法。大人讓寶寶面對你坐在你的膝頭,抱著寶寶的腰上下顛你的腿一邊顛一邊念兒歌:“搖呀搖,搖呀搖,左搖搖,右搖搖,在爸爸的膝頭上搖又搖,搖到東,搖到西,搖到前,搖到后,搖到了爸爸的懷抱里(將寶寶抱近你,給他一個擁抱和親親)。搖呀搖,搖起來,向上,向上,向上(將寶寶舉向天空),搖起來,搖起來,當心xxx(寶寶的名字)摔下來!”(寶寶從你的雙膝間摔下來時要牢牢抱住)這游戲寶寶很喜歡玩,可以每天反復做這個游戲,這是讓寶寶感受方位詞,增強了大人和寶寶之間的情感交流的好方法??梢越洺=o寶寶做語言配動作的游戲。
又如,邊念下面的小詩邊做動作,這樣有利于理解詞語,幼兒的語言技能也可得到提高。如:“爬爬爬,爬爬爬(學烏龜爬或七星蟲),爬爬爬,停(停止爬)!我好累啊,我好累?。ù蚬罚?!我要休息了(做休息狀態(tài))?!碑斖V古酪院螅瑔枺骸昂⒆?,烏龜為什么會這么累了?”然后再講一講烏龜會出現什么地方,喜歡做什么。給幼兒提供一些詞語。如,石頭下面、河里、花園里,樹后面。引導幼兒再玩這游戲,也許幼兒就將這些詞都編在游戲詩里了。
總之,家長和教師要為幼兒學說話創(chuàng)設一個輕松愉快的語言環(huán)境,創(chuàng)設有趣的游戲吸引幼兒,使他們養(yǎng)成敢想、敢說、喜歡說、愿意說、大方表達地說、交往著說的習慣。同時,注重家園配合,幫助幼兒積累詞匯,為幼兒提供大膽表達、表現的機會與平臺,促進幼兒語言流暢,思維敏捷,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加扎尼加.認知神經科學.沈政,譯.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08.
[2]卡爾文.大腦如何思維[M].楊雄里,梁培基,譯.上??萍汲霭嫔纾?007-09.
[3]溫寒江.學習與思維:學習中思維的全面協調可持續(xù)發(fā)展.教育科學出版社,2010-11.
(作者單位 福建省龍巖市直機關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