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琴
Meeting your ancestors單元主題是考古學,涉及歷史和人類學。這個話題是學生所陌生且不感興趣的,怎么才能讓我的課既達到我的教學目標而且又有趣味性,能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是我所要思考的。而且在我上這堂課之前,學生沒有任何的單詞基礎(chǔ),是完完全全的一節(jié)新課。這些問題該怎么去解決?
一開始想到此話題是提及祖先的,我可不可以以清明節(jié)來導入呢?結(jié)果發(fā)現(xiàn)效果不好,話題也很沉重,以失敗而告終。后來想導入必須能夠吸引學生的眼球,要不然用一張Peking man的照片?以提問式問學生Do you know him? Is he handsome? Do you look like him?學生興趣一下子就提起來了,都說Peking man不帥,自己和他長得不像。氣氛高漲,接著我就很自然地把話題引到祖先了,然后再說China is a great country with a long history. They created a splendid civilization, and left so many great archaeological sites for us.然后再給出一些常見的archaeological sites,最后一張給的就是周口店。因為學生不是很了解周口店,因此最后一張他們肯定很難說出來。接著我問Do you know anything about Zhoukoudian Caves?這樣和學生就很自然過渡到了周口店。學生和我預計的一樣,從歷史書上學生了解得不多,只能說出地點在北京。
我把對于周口店的介紹和這個單元的重點單詞串成了一段話,一方面既介紹了周口店的情況,另外一方面又把重點的單詞都給引入了。Today I'd like to invite you to go to the zhoukoudian caves, which is on the Longgu Mountain, Fangshan District, Beijing to meet your ancestors - the primitive people. The archaeologists made a tentative guess, that is, they assumed - they guessed that people of that time lived in caves and survived by hunting, regardless of cold. They used sharpened stone tools to cut up things.我把重點的單詞短語都列出來了,讓學生以填空的形式把本文的重點單詞短語根據(jù)語境填空,同時也考查了他們猜詞的能力。學生們在我的引導下很快掌握了這些新詞,短語。為本文的學習掃除了單詞的障礙。我同事聽了后說這個想法不錯,不過要是能夠適當?shù)卦俳o一點英文解釋就好了。因為有的基礎(chǔ)差的學生可能還是不知道新詞和短語什么意思,后面我又對于單詞給予了英文解釋。實踐證明這樣做是明智的,有效的。
單詞過后,自然是要過渡到閱讀部分了。我之前上的課,銜接上不夠自然。沒有語言鋪墊,很直白地就是Now look at the book or the first part, second part.這樣的話是上出來的課是對于學生沒有吸引力的,應該怎么來注意課堂用語。我們說課堂用語是教師教學的基本功和必要素養(yǎng),是優(yōu)秀教師的第一道門檻。如何才能讓語言更優(yōu)美,過渡很自然,有能夠聯(lián)系學生的實際,讓學生很容易融入進來呢?
我想了很久很久,但是最主要的還是要先研讀課文,使得課文能夠爛熟于心。讀書百遍,其義自現(xiàn)。每讀一遍,總是會有一些新的發(fā)現(xiàn)。把文章整的框架聯(lián)系理清楚,邏輯關(guān)系弄明白。其實文章很容易懂,就是考古專家回答幾個來周口店參觀的英國學生的問題。其中涉及到三個主要話題,life in the caves,needle and necklace.這三個話題之間又有什么內(nèi)在聯(lián)系呢?怎么能夠把他們串詞串在一起。談第一個話題的時候,我就聯(lián)系了學生的日常生活,因為文章中提到古人取暖,所以我就讓學生討論他們冷的時候是如何取暖?他們說wear thick clothes, turn on the air conditioners. 我便評價道You live a comfortable life. Now let's see how the ancient people kept warm?
第二個話題是needle,這該怎么從第一個life過渡呢?我想到了我們前面學過一個單元叫 Live well.我想到我可以從此入手,Everyone wants to live well. You wear more clothes to keep warm. How about the primitive people? Did they wear clothes? You can get the answers in the second topic.
第三個話題是necklace,前面一個話題是古人用針縫制皮衣,接著話題就成了項鏈了。怎么從衣服過渡到necklace項鏈呢?我在上課的時候靈感突然來了,我就叫了一個女孩子起來,If you have such a beautiful fur coat, what decorations will you buy to match with it?這位女學生也很聰明,就說necklace。這樣是不是很自然就到了這個話題?這個整個文章的框架線索就非常地清晰。
一堂課上下了我又被指出,沒有一個最后情感的升華。的確,我們上的課不能夠就僅上完課文內(nèi)容,知識點就夠了。從文章中我們可以領(lǐng)悟到什么,學到些什么東西,或者說帶給我們一些什么樣的啟示。本文講古人的生活,我們的祖先做衣服,項鏈。表面上看起來是一些生活上的小事情,但是其實呢?我們必須透過現(xiàn)象認識本質(zhì),從這些小事向古人學習,古人的智慧是無窮的。給學生一些時間進行討論,學生能夠很好的發(fā)現(xiàn)我們祖先的優(yōu)秀品質(zhì),我們的祖先在那么艱苦的條件下,可以很好地利用大自然為自己所用。從中可以挖掘到很多東西,課的深度一下子就上升了不少。
最后就是一個summary和role play。Suppose one student just came back from the Zhoukoudian Caves, the other students ask him questions about Zhoukoudian.
What have you seen there?
What have you learnt from our ancestors.
這個活動是對于整堂課的一個語言輸出,學生把課上學的東西再加上發(fā)揮他們的想象力,活動開展得相當不錯。
這堂公開課雖然結(jié)束了,但它留給我的思考遠沒有結(jié)束。首先,我們一定要多讀課文,認真研讀所學的內(nèi)容,理清文章的邏輯關(guān)系,框架,思路要清晰。在這樣的基礎(chǔ)上才可以進行教學設計。其次,課程的開展也要符合新課標的要求,一定要以學生為中心。老師只能引導,必須讓學生多說多思考。第三,活動形式多樣化,讓學生動起來。比如我這堂課,有讓同學兩個討論,小組討論,采訪,還有表演等等。形式多樣化,一方面是為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另一方面也是為了讓全班動起來,參與人數(shù)多起來,而不是少數(shù)幾個優(yōu)生和老師在“對話”。第四,課堂用語要優(yōu)美,注重對學生的評價。我這堂公開課反應很好,大家評課都說做到了以學生為中心,活動多,銜接自然,氣氛活躍。但是有個老師提到了一個細節(jié),那就是我在學校表演完了以后我沒有進行一個總的評價,我只是單個的評價。如果我鼓勵了所有的小組同學的話那就更完美了,作為一名教師我們應該多多使用激勵性的語言,它能使學生心底的激情噴發(fā)而出,激勵學生朝著目標前進。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作為一名青年教師,在英語教學這條路上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還需要通過向身邊的優(yōu)秀教師請教和自己在課堂教學中更為積極,主動地探索和嘗試來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作者單位: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學紅谷灘校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