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繁華
文風問題由來已久。毛澤東對文風問題講得比較多,主要是在上世紀40年代前后。其背景應該和王明有關,這些從第三國際回來的知識分子對中國革命具體情況不怎么了解,回來之后亂講話。另一方面,毛澤東對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來的知識分子的文風并不完全接受。知識分子當時的痛苦、迷茫、個人主義,講個性、婚姻自由等,在毛澤東看來,老百姓根本聽不懂他們在說什么。他因此認為,知識分子的情感方式、文風、思想方式都要轉變。怎么實現(xiàn)這個轉變?就是走向民間。后來,知識分子到了民間之后,情感方式、話語方式都發(fā)生了轉變,有了《白毛女》、《小二黑結婚》等這樣一些作品,把整個文學藝術的話語方式全部轉變了過來。那個時候的文學藝術,對實現(xiàn)民族的全員動員所起到的作用,今天無論怎么估價都不過分。
當前文風問題的形成,有一個很重要的背景?,F(xiàn)在培養(yǎng)的碩士、博士越來越多,但規(guī)定要求碩士研究生必須在核心期刊發(fā)一篇文章、博士研究生必須在核心期刊發(fā)兩篇文章才有資格開題。這是惡化文風的學術體制上的誤導?,F(xiàn)在的學術雜志很多,每年發(fā)表的文章不計其數(shù),但大多是學術垃圾,包括最重要的學術雜志,專業(yè)的、真正有價值的、能夠提出一些看法的、并且閱讀時讓人感到賞心悅目的文章越來越少。這個問題應該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