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惠平
班級是幼兒園的核心單位,也是幼兒學習、游戲的主要場所,幼兒日常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一日活動的組織都是依托班級這塊基地進行的。作為落實綱要精神,引導幼兒成長的主要承載單位,班級管理的水平在幼兒良好生活習慣養(yǎng)成方面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一、營造溫馨寬松的班級環(huán)境
蒙臺梭利曾說:“孩子是水,我們是顏料。我們是紅色的,那孩子就變成了一片紅色的大海。我們是藍色的,孩子就變成了一片藍色的海洋?!庇纱丝梢姡嗉?“軟環(huán)境”在孩子成長中的作用是何等重要。
1.教師與教師,真誠和諧
班內(nèi)教師之間配合是否和諧直接關系到班級管理的效果。而同班教師之間相互信任、相互幫助、相互補位則是和諧相處的關鍵。只有每位教師都能做到以誠待人、坦誠相待,時時處處事事為他人著想,一切以工作為重,在對班級幼兒的教育上保持高度一致,才能保證整個集體的和諧發(fā)展。
2.教師與幼兒,關心熱愛
教師與幼兒是幼兒園教育過程中兩個最主要的因素。在整個教育過程中,教師與幼兒之間只有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系,才有助于開發(fā)幼兒的智力,培養(yǎng)其能力。
3.幼兒與幼兒,合作分享
幫助幼兒從自我主義中走出來,讓孩子學會和他人分享,是構建和諧幼兒關系的主要教育內(nèi)容。在班級教育工作中,幼兒教師要精心設計教育活動,讓孩子們在活動中體驗食物的分享,感受快樂的共享,主動承擔別人的煩惱,關注孩子們的情感和情緒體驗,都有助于建設和諧友愛的集體氛圍。
二、抓好常規(guī)教育是班級管理的關鍵
1.常規(guī)教育是班級活動順利開展的先決條件
“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在一日活動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要讓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常規(guī)意識,幫助幼兒從小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讓幼兒明白:在集體生活中,就應該尊重集體生活的規(guī)則。
2.讓孩子成為常規(guī)的制定者,成為班級的主人
不要小看每一個孩子,他們都有自己的思想和世界,尤其是升入大班的孩子,隨著認知水平的提高和生活經(jīng)驗的積累,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判斷分析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都有了一個質(zhì)的飛躍,而且每天還在日新月異地發(fā)生變化。因此,在大班的常規(guī)管理中要突出讓孩子做自己的主人,做班級的主人。孩子做了班級的主人,既提高了幼兒的自我約束能力,又發(fā)揮了孩子的主觀能動性,還可以培養(yǎng)幼兒的主人翁意識、責任意識和領導能力。
3.正確對待常規(guī)與自由的關系
紀律是建立在自由的基礎上的。常規(guī)的管理是以尊重孩子為基礎的。當然也包括尊重自由、尊重幼兒的個體差異,尊重幼兒不同物質(zhì)需求和情感需求。集體生活中的約束和自由都是相對的。盡管在真正實施的過程中,我們還有許多的矛盾,怎樣做到既尊重幼兒個體自由,又不影響集體秩序。在“集體常規(guī)”和“個體發(fā)展”中找一個最合適的交叉點,是我們所應思索的!
三、尊重孩子是班級管理的核心價值
班級的管理是以尊重孩子為核心的。尊重,最簡單的也是最難的,最膚淺的也是最深刻的。最容易也最難做到的就是:把孩子的話聽完,孩子要做的事情讓他做完!孩子雖小,卻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有自己的愿望、要求、興趣和愛好。我們要學會洞察他們的內(nèi)心世界,要用商量、引導、激勵的語氣與孩子交流。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慮,不要將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孩子,更不能隨意斥責、批評他們。
四、實現(xiàn)家園共育是班級管理的必要條件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家庭是重要的合作伙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并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睘榱吮WC班級管理的順利進行,取得最佳的效果,在學期初可以召開家長會,向家長介紹本班將要開展哪些工作、幼兒開學以來的表現(xiàn)情況、需要家長配合的工作,并向家長說明家園合作的重要性等。讓家長了解到,只有自己切實地參與,才能促使幼兒身心和諧發(fā)展。此外,還可充分利用家長園地、開放日、親子活動等,增強教育透明度,取得家長對班級工作的支持。
在家園共育時,老師要加強反饋,有效指導。向家長介紹教育教學計劃,宣講幼兒教育的經(jīng)驗和方法,運用鼓勵和表揚的方式激發(fā)家長的熱情。
五、關注細節(jié)是班級管理工作的保障
幼兒園的班級管理工作注定是瑣碎而又雜亂的,作為一班的當家人,在各項活動中更應該關注細節(jié)。
六、教師的自身素質(zhì)是提高班級管理的關鍵
一個好的班級,離不開教師的精心管理。而教師管理水平的高低,取決于教師學習能力的強弱。教師只有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善于觀察,向經(jīng)驗學習,向幼兒學習,在不斷總結反思中提升,才能提升班級管理的能力。
(作者單位:河北張家口市宣化區(qū)勝利路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