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巧
摘要:在企業(yè)自身的財務信息進行對外公布時,財務會計報告是一種最為重要的形式。當前所執(zhí)行的財務報告方法存在很多問題,如注重法律形式,但是卻忽略了經濟實質;注重成本,但是卻忽略了價值;在對財務信息進行紕漏時,沒有做到內容完整;在財務報表中所列的項目存在邏輯混亂的情況等,基于這些情況,必須對財務會計報告從會計的基本假設、目標以及對象等方面進行深入改革。
關鍵詞:財務會計報告;存在問題;研究
在經濟環(huán)境不斷發(fā)生變化的大環(huán)境下,財務報表也有著相應的發(fā)展,從最初的顯示賬戶余額的簡單財務表逐漸發(fā)展到當前有三大財務報表組成的完整體系。同會計發(fā)展的一般過程類似,財務會計報告的發(fā)展同樣和特定時期的社會經濟發(fā)展有關,但是,隨著經濟的不斷發(fā)展,當前所執(zhí)行的財務會計報告方法所暴露出的問題也越來越突出。
一、重視形式而忽略實質
“形式輕于實質”作為會計的一項基本原則,主要強調的是會計資料要想真實的反映出所需要表達出的事項或者是交易,就必須以經濟實質為依據、而非以法律形式為依據來進行財務的核算與反應。所以,在事項與交易所表現出的經濟實質同所存在的法律實質不一致時,會計在核算中應該以經濟實質為依據進行合理處理。然而,在現實的財務會計行為中,往往會出現經濟實質被法律行為所取代從而失去了對會計處理的主導性地位。
二、重視成本而忽略價值
成本與價值所代表的內容不一樣,前者代表的是財務資產當中的存量特征,而后者代表的是財務資產當中的流量特征。與當前所實行的財務會計方式的特征如確定性和穩(wěn)健性等相聯(lián)系,可以得出結論,當前所實行的財務會計方式出現重視成本而忽略價值的最為重要的原因是充分考慮到了在具體的財務報告中所提供的財務信息是否有足夠的可信度,而重視價值則是對所提供的財務信息提出了更高的立場要求。在現實情況中,成本和價值兩個方面都要兼顧,兩者都屬于非常重要的方面。
三、爭取對資產負債觀進行體現而不是體現收入費用觀
當前的財務會計報告在整體的框架上重視的是對資產負債觀的體現而不是把損益表作為主要方面的收入費用觀,并且在具體的財務報告當中并沒有徹底的執(zhí)行這一觀念。比方說,對最終所呈現出的利潤數據投入過多關注,而忽視了真實反映企業(yè)實際支付水平的資金流量情況。但是會計信息的獲得者最為關心的恰恰是企業(yè)真實的資金流動情況,這是因為與企業(yè)資金流動相關的所有信息都將對評估企業(yè)對股利的實際支付情況以及償還能力有著巨大影響,并且可以通過對企業(yè)資金的流動情況進行分析來對投資策略進行具體調整。國家稅務機構同樣重視企業(yè)資金的流動情況,因為這直接關系到稅費的征收工作。
四、財務報表在對信息進行紕漏時內容缺乏完整性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完整性具有相對意義,這也是當前所采用的財務會計方式的一個共有的弊端,同樣與之前所涉及到的財務報告中存在的缺點有關聯(lián),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可以認為是以上所提到的確定的一種衍生物。財務報告紕漏信息的不完整性還表現在其在很多情況下是具有“共通目的”的一種報表形式。在新的社會經濟形勢下,會計分析相關職業(yè)逐漸興起并發(fā)展壯大,會計信息的所有使用者都在尋求一種除“共通目的”報表形式之外的具有專業(yè)用途的財務報表。
五.財務報表當中存在邏輯混亂情況
因為客觀真實存在著估計以及判斷,因此不確定性會遍布會計處理的每一步過程。以資產定義作為例子,這個詞語可能本身就有不確定性的含義,但是各種資產全部通過單一的數字在資產負債表上進行客觀的體現。實際情況是會計財務在實際的處理過程中無法避免估計和判斷的工作。財務會計工作人員通過對會計散亂數據的整理、錄入和匯總,形成一個系統(tǒng)的數字;而會計信息的使用者則從自己的需要出發(fā)對所有會計信息進行分割選擇,這就是對社會資源的一種極大浪費。
六.不重視對未來可能經濟活動的預測
當前的財務會計報告方式一般情況下都是對過去會計數據的記錄整理表,這遠遠無法與當前經濟發(fā)展的形勢以及對財務會計報告提出的新要求相適用。因此,需要對財務會計報告從會計的基本假設、目標以及對象等方面出發(fā)進行更高層次的處理。當前在經濟活動中,對于歷史經濟活動的重視程度要遠遠高于未來經濟活動,這就忽視了會計對象在過去、現在以及將來三個方面的同時發(fā)展性,與財務會計未來的發(fā)展要求不相符,應該積極進行觀念的改正,才能與未來會計發(fā)展的趨勢相適應。
總結:因為現在所執(zhí)行的財務報告方式有著各種各樣的缺陷,因此必須進行及時的改革。在改革的過程中,一定會涉及會計的記錄、計量以及確認等方面的內容。然而,僅僅對以上內容進行有限制的研究與改革,會有很大幾率對當前所執(zhí)行的財務報告方式的邏輯性和一致性產生非常嚴重的影響,因此,需要從會計的目標、對象以及基本假設這些更高層次的理論出發(fā)對財務會計報告模式進行改革。(作者單位:麗水學院)
參考文獻:
[1]于海燕,黃一鳴;會計信息對上海證券市場股票價格影響作用的實證分析[J];商業(yè)研究;2010年04期
[2]劉東超;上市公司分部信息披露問題研究[J];安徽電力職工大學學報;2011年02期
[3]張林,于富生,王加燦;關于價值鏈會計理論結構的探討[J];財會通訊(學術版);2012年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