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雪敏
摘要:在一百多年時間里,普契尼的作品成為世界各地音樂盛典和演出的保留劇目,同時也成為聲樂比賽與教學(xué)的重要曲目。要想演唱好普契尼的作品,不僅要完成譜面上的東西,更重要的是要表現(xiàn)出作品的靈魂和精神。因此,在演唱普契尼的作品時,必須對其作品中的每一個角色、唱段和時代背景加以分析,只有理解、熟悉了作品,才能更準(zhǔn)確地表達出作者的初衷。
關(guān)鍵詞:演唱技巧;聲樂教學(xué);戲劇角色;意大利歌劇;真實主義
吉亞卡摩·普契尼(Giacomo Puccini)19世紀(jì)末至歐戰(zhàn)前真實主義歌劇流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是意大利最杰出、最受推崇的歌劇作曲家。作為威爾第的繼承者,普契尼當(dāng)之無愧地代表了威爾第之后意大利歌劇的最高水平。
普契尼一生共創(chuàng)作了12部歌劇,可以說愛情是普契尼歌劇中永恒不變的主題。他所創(chuàng)造出的名角:蝴蝶夫人、托斯卡、咪咪、穆塞塔、圖蘭多和柳兒等,甚至是小小的配角勞蕾塔,每個女性都有著栩栩如生的面貌。雖然人物經(jīng)歷和背景有所不同,但著力反映的往往是女性曲折而不幸的感情生活。他從一個個柔弱善良、經(jīng)歷坎坷的女性角色身上,展示和折射人性的至真和純美,以細膩優(yōu)美而充滿悲劇色彩的音樂,感召和啟示人們執(zhí)著追求真情,有力抨擊了世俗人性的丑陋和險惡。這些女性角色在歌劇中具有的戲劇力量是強烈而充滿震撼力的。經(jīng)過一個多世紀(jì)的歷史積淀和錘煉,它強大的戲劇性愈發(fā)凸顯,成為當(dāng)代歌劇舞臺最頻繁上演的歌劇作品,受到人們極高的推崇和贊譽。普契尼以“女性觀點”來譜寫他想要的題材,他認同的角色是女人,而非男人,所以他的傳記作家寫道:“威爾第歌劇的基礎(chǔ)低音是戰(zhàn)爭沖鋒陷陣的吶喊,而普契尼的吶喊卻是求偶的情歌?!?/p>
一、普契尼歌劇女性人物的藝術(shù)特點
也許是受了家庭環(huán)境的影響,普契尼的歌劇抒情而細膩,多愁善感,所表現(xiàn)的多是普通男女之間純粹的愛情,歌劇的名字幾乎都以女性名字命名。具體講,他筆下的女性有著以下幾個特點:
1.美麗動人
普契尼的女性人物形象都有著非凡的容貌。例如,《圖蘭多特》中圖蘭多特公主的美貌讓27位異國王子掉了腦袋,剛剛還在咒罵圖蘭多特的卡拉夫一見到這位美人兒,立刻變得心醉神迷,不顧一切地要去接受生與死的考驗。
2.純潔無暇,命運坎坷
純潔也是普契尼“女人”的一大特色。例如,《蝴蝶夫人》中美麗善良的日本女子巧巧桑,癡心等待已變心的美國丈夫早日回來,在3年漫長的苦苦守候中,她從一個天真純潔的少女,逐漸變成了成熟堅定的少婦,當(dāng)?shù)弥煞蛴弥e言隱瞞和欺騙了自己,眼看美好的愛情之夢破碎之時,她拔劍自刎而死。巧巧桑的純潔使她抱定從一而終的心態(tài),而其純真也使她不愿再走回藝妓這條路??梢?,普契尼筆下女人的純真是毫無偽造的。
3.熱情似火,忠貞不渝
普契尼的女主角在投入愛情時,都顯示了熱情如火的一面,冷酷的圖蘭多特雖然一開始冷若冰霜,凌厲的高音咆哮著殘酷的個性,但是被王子的吻所融化后,她墜入了情網(wǎng),并坦誠自己的三道迷題全是熱情。而要說對愛情無比忠誠,非托斯卡莫屬。托斯卡是一位為了救出自己深愛的人,不惜費盡心機拼力相救,身陷囹圄而委曲求全,敢愛敢恨的忠貞女子,雖然最終落入了敵人設(shè)置的陷阱,和愛人雙雙死亡,但她為愛情不惜付出自己生命的勇氣和精神,感人至深,可歌可泣。這種始終醞釀了整部歌劇的無盡悲烈,沒有其他作品可以比擬。
二、普契尼歌劇女性人物的歌唱技巧
在普契尼生活的時代,人們追求和平細膩的情感心理,對英雄、神話、上帝式的人物失去了興趣。藝術(shù)家著眼于現(xiàn)實生活,細心觀察身邊的“小人物”,毫不夸張地反映他們的生活。普契尼偏愛描寫受凌辱、受欺騙或被誤解,而為愛情做出巨大犧牲的柔弱的善良女性。史學(xué)家把他列入真實主義歌劇流派中,所以普契尼歌劇在演唱時也符合真實主義歌劇的一些特點:
1.詠嘆與宣敘融為一體
詠嘆調(diào)與喧敘調(diào)沒有嚴格的界痕。只要有靈感,或者劇情允許,普契尼就可以寫出非常如泣如歌的旋律。如《蝴蝶夫人》中巧巧桑的詠嘆調(diào)“晴朗的一天”唱段,沒有前奏,直接道出主題,以極富控制力的較弱的音量將人們一下子帶入主人公幻想的情景之中。唱段中很多運用朗誦式、說話式的音樂來描述相見場面和人物心態(tài)。其語態(tài)、語勢、語速與音樂形象吻合而貼切,節(jié)奏變化較為復(fù)雜,沒有固定的格局,而是隨旋律起伏而動。唱段中喧敘調(diào)與詠嘆調(diào)兩者融為一體,沒有根本界痕。這也是普契尼歌劇演唱的一大特色。
2.突出深沉濃郁的音色
真實主義歌劇作品要求音色較為深沉、濃郁,相對來說胸聲較多,演唱這類作品的流暢性的旋律時,聲音的明亮性、靈活性、彈性等均屬次要,而聲音的戲劇性威力,力度的對比,聲音的對比,飽滿的氣息支持,連綿不斷的旋律作橫向的、韌性的伸展則成為主要的??偟膩碚f,演唱普契尼的作品需要更為濃重的戲劇性的聲音,要求更混合、深沉及更宏大的音量。
3.適度運用隨意板
普契尼歌劇作品旋律優(yōu)美,流暢感人,具有典型的意大利式的熱情,普契尼作品旋律的伸縮性很大,所以時常運用隨意板來演唱。往往某個字、某個音、某一句上比實際音符要唱的長些,有時又短些。節(jié)拍的進行不是持續(xù)均衡的,而且在一小節(jié)或一小句中有快有慢,音值有伸有縮。這種隨意板又是一種不成文的規(guī)律,沒有它又覺得乏味,運用得夸張過度了又流于庸俗、做作??傊?,必須運用適度。隨意板的運用適度是衡量演唱者藝術(shù)修養(yǎng)以及藝術(shù)氣質(zhì)的重要標(biāo)志。這是普契尼歌劇演唱的又一大特點。
三、結(jié) 語
縱觀普契尼創(chuàng)作的歌劇,女性角色成為他著力描繪和有意頌揚的主題,她們大多外表柔弱,內(nèi)心剛強,對待愛情忠貞不渝。普契尼善于發(fā)掘女性內(nèi)心敏感細微的精神本質(zhì),引入歌劇悲劇性的主題,將戲劇化的情節(jié)逐步深化,女性角色在歌劇中起到的舉足輕重的作用,不僅增強了歌劇的戲劇性,也為真實主義歌劇的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奠定了豐厚而人性化的基礎(chǔ)。可以說,威爾第完成了意大利歌劇的巍巍大廈,而普契尼則在大廈上增添了許多美麗的金子般的光輝。今天通過研究歌劇作品中這些演活的人物形象和演唱技巧,使我們對他的歌劇作品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使我們在今后演唱他的作品時,能夠更準(zhǔn)確地領(lǐng)悟和表達他的創(chuàng)作意圖。
參考文獻:
[1] 王巖淑.普契尼的歌劇創(chuàng)作道路[J].藝術(shù)研究,2003,
(1).
[2] 李亞丹.普契尼歌劇女性色彩的探析[J].大眾文藝,
2012,(11).
[3] 高美英.談普契尼三部歌劇代表作女高音詠嘆調(diào)的風(fēng)格
與處理[J].黃河之聲,2009,(12).
[4] 陳春華.普契尼歌劇中的女性角色分析[J].交響,201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