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永芝
【內容摘要】在新課程標準要求下,教師的教學方式都在進行改革。同樣,初中美術教育也被賦予了新的含義,教學內容與目標也進行了整改。在這種新的教育形勢下,初中美術教學要走一條新穎、創(chuàng)新,以學生為主體的新道路以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優(yōu)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初中美術 優(yōu)化教學
教師在新課程標準要求下,對教學方式進行了很多探索與改革,也總結了很多教學經驗。那么初中美術課堂教育如何在這種改革背景下尋求一條適合這種改變的教學道路?本文將從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營造輕松愉悅課堂氛圍、激勵學生大膽表現(xiàn)自我以及對學生個性化教育四個方面給出一些建議。
一、突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弊端
為了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增強學生的課堂參與意識,美術教師要努力改變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模式,積極采用自由討論式和問答式的教學模式。此類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參與教學的積極性。例如,在鑒賞立體派美術作品這一課時,美術教師可在上這節(jié)課之前,布置學生自行搜集有關畢加索的資料,其中包括畢加索的作品以及生平。教師則在上課之前做好多媒體教材的準備,然后在正式上課的時候提出問題:“畢加索作品有哪些特征,這些作品都有著怎樣的創(chuàng)作背景?”設置了這些問題后讓學生在課堂自行展開討論。學生在自主搜集資料和討論的過程中已經漸漸地將知識吸收,且邊做邊學還能加深印象。由此可見,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得到了充分的發(fā)揮,再加上多媒體帶來的直觀教學,更進一步提高了教學效率。
二、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使人們對事物充滿了好奇,并產生探索求知欲望。對于學生而言,興趣可以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學生學習興趣對于優(yōu)化教學質量,優(yōu)化初中美術課堂教學相當重要。教師要重視學生的學習興趣,根據(jù)美術本身特點,調動學生學習美術的積極性。
1.利用現(xiàn)代教學設備?,F(xiàn)如今課堂不單純只是教師拿著課本講授內容,課堂上也加入了一些輔助設備。最適應當前教育發(fā)展趨勢的則是多媒體輔助教學設備。多媒體教學比傳統(tǒng)教學手段更直接,生動形象、省時省力,而且信息內容多。比如,在教學生“近大遠小,近低遠高”這個理念的時候完全可以用多媒體動畫立體形象地展示給學生,不再單純抽象地表述這個概念。教科書中雖然有圖片,或者是教師找來課外書中的圖片展示給學生看,但圖片大小有限,很難讓學生更清晰地了解。
2.豐富美術教學內容?,F(xiàn)在的美術在表現(xiàn)手法上受到外界傳媒、視覺研究、信息技術以及各式藝術材料的影響,發(fā)生了許多變化。教師要改變過去單純教授學生繪畫技巧的教學模式,要用發(fā)展的眼光改變自己的教學方法。教師在研究新的教學思路和教學方法的時候,可以借助豐富的美術材料,改變教學模式,從而讓學生利用美術知識美化自己生活,讓學習與學生生活本身產生聯(lián)系,使學生學習熱情高漲。
三、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
法國哲學家蒙田曾說:“孩子需要的不是灌輸,而是激情的激發(fā)。”在初中美術課堂上,教師要盡可能激發(fā)學生充分發(fā)揮自己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激發(fā)學生的美術靈感。而良好課堂氛圍是基礎,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需要教師精心營造。在這種課堂氛圍下,師生之間的互動也會隨之產生,有利于加深師生之間的情感,學生會積極地展示自己,表達自己的觀點看法,展現(xiàn)自己的美術構思。這種輕松的氛圍,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吸引學生注意力。因為與以往的教學方式不同,學生容易進入學習狀態(tài),這會是一個好的開端。課堂教學中,產生好的課堂效果不能只是單方面的,要靠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要在雙方共同合作下才能實現(xiàn)。有了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學生積極地投入到美術學習中來,同樣是對教師的一種肯定,教師的工作熱情會更加高漲。在課堂中最重要的一點,教師要明確學生是主體。教師引導學生學習,創(chuàng)造好的課堂氛圍,引導學生放下所有顧慮,積極投入到美術學習中。
四、鼓勵學生大膽表現(xiàn)自我
美術課堂中,教師的評價對學生很重要。尤其是在初中美術課堂中,學生處于青春期,教師更要給予學生鼓勵,適時地對學生課堂表現(xiàn)以及學生作品給予評價,進行分析以及鼓勵。
在初中美術課堂中,教師可展示學生的作品,讓學生觀摩其他同學作品的同時參與到課堂互動教學中。比如說,設定美術主題,將學生進行分組合作,再將各組作品放到黑板上進行展示。學生會很積極主動地去做,也會去觀摩其他組同學的作品。此時,教師要及時將各組作品對比評價,講出優(yōu)缺點,給出鼓勵。首先,課堂上可以轉換角色,讓學生上臺“講課”,改變以往傳統(tǒng)教學模式。學生走上講臺講課,講出自己的見解,創(chuàng)作技巧,把自己的作品展示給同學們。其次,學生評價代替教師評價。學生的美術作業(yè)交給學生來進行點評,互相點評,還可以自評,讓學生在討論中學到知識,最后,教師再對學生進行點評。
激勵學生在很大程度上會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作能力,尤其是對部分美術成績不太好的學生學尤為重要。教師抓住學生的閃光點及時給予肯定,增強學生自信,克服心理障礙,大膽表現(xiàn)自己。這種方法首先會加深學生對自身的信心,其次會加深對美術學習的熱愛。
五、對學生個性化教育
學生的個性差異對其學習美術也有影響。在美術教學中,教師不能用統(tǒng)一的標準去要求學生,要因材施教。如果不這樣做,部分學生在學習美術過程中,會感到越來越吃力,體會不到學習的樂趣,失去學習美術的動力與信心。相對于學習接受能力強的學生,教師可以根據(jù)其喜歡的部分或者學生的某些發(fā)光點對這些學生進行指導,穩(wěn)定學生學習情緒,讓其在自己所擅長的部分找到學習規(guī)律,激發(fā)探索求知愿望。需要特別說明的是,美術中不存在優(yōu)生差生,只是學生之間存在個體差異,教學中也需要重視學生的個性發(fā)揮,突出學生個體差異性。在個性化教育過程中,師生之間良好的互動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以及主觀能動性,對學生自我認知以及自我分析能力都有一定的幫助。
總而言之,優(yōu)化初中美術課堂教學需要初中美術教師不斷地探索研究和總結經驗。我們一定要抓住初中生身心特點以及認知規(guī)律,改善美術教學模式,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潛力,培養(yǎng)學生欣賞美,鍛煉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提高初中美術課堂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 朱菊方. 初中美術教學優(yōu)化策略之探索,《時代報告:下半月》,2011(11).
[2] 張青春. 新課程背景下初中美術的創(chuàng)新教學,《教育前沿》,2009(8).
[3] 賀亮. 新課改形式下對初中美術課堂教學的思考,《中小學教學研究》,2006(12).
(作者單位:江蘇省東海縣平明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