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枝
摘 要:識字教學是語文閱讀寫作的基礎。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努力提高學生的識字量,讓學生輕松進行大量的閱讀,一直是小學語文教學關注的熱點。本文就識字內容選擇、識字能力提高、多樣化有效識字等方面加以論述。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識字;策略
語文是一門基礎學科,而識字教學是基礎中的基礎。然而識字過程又是一件十分枯燥的工作。那么,怎樣才能提高孩子們的識字質量呢?
一、從兒童的思維特點出發(fā)
從兒童的思維特點出發(fā),變抽象為具體識字本身是枯燥的,如果學生們一味地被動識字,不僅識字的效率低,而且還在一定程度上束縛了思維的發(fā)展。因此,作為教師一定要在起步階段通過多種途徑來營造識字教學的良好氛圍,充分調動起兒童的識字的興趣,不斷激發(fā)學生去體驗識字的樂趣。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樂于識字,主動識字。在教學實踐中,要注意選擇適合兒童年齡特征的話題,激發(fā)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使之樂意學。低年級的孩子天真活潑,合群,愛交朋友。識字的過程也隨之變成了交朋友或是招呼小客人的過程。親切自然的稱呼自然喚起了學生的注意力,學習的興趣也隨之調動。低年級學生最容易受感情因素的感染。順應兒童的心理,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巧妙創(chuàng)設各種有趣的情境,能使學生饒有興趣地主動投入到漢字的學習中去。
二、從學習文字的興趣出發(fā)
從學習文字的興趣出發(fā),采用趣味形式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小學生往往用形象、色彩、聲音來進行思維?!备鶕湍昙墝W生這一特點,在教學時,我先利用實物、圖畫、活動等相關的直觀景象導入,把學生帶進形象的情景中。
①借助猜字謎。遇到難、易錯的字,借助猜字謎教學。猜字謎識字教學,幽默風趣寓教于樂,朗朗上口,易學好記,學生印象深刻,既能展現語文課的趣味性,活躍課堂氣氛,又能提高識字效果;
②利用圖畫識字。這種方法主要是用于教學象形文字,如教學“日、月、山、火、田”這些字時,利用簡筆畫是最好不過的方法;③利用游戲。將游戲引入課堂能讓學生在歡快愉悅的氛圍中識字。
三、貼近實際,讓識字生活化
生活處處皆語文。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語文學習的外延就有多大。小學生識字,并不是從小學開始的,調查研究表明,六歲以前的兒童,就已經知道一千多個與漢字相應的事物。如果教師能善于調動學生頭腦中已有的生活體驗,知識經驗,使識字教學與其生活實際巧妙地結合起來,就能喚起學生大腦皮層中沉睡的信息,產生親切感。提高識字效率。
①再現生活情境識字。比如學習“染”字,教師的講臺上擺放著一個水彩盒,一小瓶水和一些棉球。老師調好各色顏料,用鑷子夾起一個棉球,浸到紅色的水彩中,棉球被染成了紅色。老師又夾起一個棉球放到綠色的水彩中,棉球被染成了綠色。老師又讓學生試著將幾個棉球染成黃色、紫色、藍色。之后,告訴學生:棉球浸到紅、綠等水中,由白變成了紅、綠等顏色,這就叫“染”。大家看這個字的下半部分,“木”表示一種植物,它能榨出使物體著色的顏料;“氵”表示制成染料還需要加上適量的水(師指“染”字的左上角)。把要染的東西放進這有顏色的液體中,經過多次的浸、曬,東西就著色了,這個“九”就表示多次的意思。這樣,在愉快的實驗巾,學生理解了“染”字左上方的“氵”,右上方的“九”的來歷,悟出了下方“木”的理據。于是,“染”字隨著這個有趣的實驗,深深地印在學生的腦海里,既準確地記住了字形。又理解了字義;
②調動生活經驗識字。比如學習“玉米”的“玉”字,教師問:“認識這兩樣東西嗎?是怎么認識的?”學生紛紛舉手發(fā)言:“我知道玉米在春天播種,到夏天可以掰來吃”;“我吃過玉米棒子,玉米味道很好,又香又甜”;“玉米有很多營養(yǎng),媽媽常要我吃玉米飯”;“玉米是長在土里的……?!边@個教學過程,涉及到了學生的生活領域,調動了學生對“玉米”與“玉”的感性經驗。觸發(fā)了學生主動、積極的思維活動。學生從玉米的生長過程、味道、營養(yǎng)、加工等方面以及“玉米”與植物的關系的感性知識方面作了匯報。這樣調動生活經驗識字,不僅有效促進識字效率,而且增加了信息景,拓寬了學生的視野。
四、解除束縛,開放性地識字
一提到識字,我們總是習慣地想到課本、課堂、學校,這些當然是很重要的,但是社會發(fā)展了,人們生活的環(huán)境不同了,在豐富多彩的生活中,漢字到處都有,隨處可見。因此,我們要改變思維方式,拓寬途徑,走開放識字之路。①利用校園文化識字。進入校園,撲面而來的校名,校訓小學生守則和學校里的文化設施設施;進入班級,班級名課程表、黑板報、班級制度?;锇槊?、書包里的書本……都是學生識字的好素材。教師就當做個有心人,經常引導學生認認這些字,日久天長,學生就由無意識到有意識地反熟悉與識字認字結合起來;②利用電視媒體識字。電視節(jié)目豐富多彩,如新聞聯播、動畫片、兒童故事片等,學生都能從中獲取大量的信息。因此,可以引導學生在看電視時,注意認讀字幕,不懂的向家長。如此一來,通過眼看、耳聽、口問,不知不覺中,陌生的字符變得熟悉,進而成為自己認識的字;③利用商業(yè)資源識字。當今學生每天都要面臨鋪天蓋地的廣告、商標、招牌,可要求學生利用家長帶他們上街,旅游、活動的機會,問問爸爸媽媽廣告牌上寫的是什么,店名叫什么,柜臺上的商名叫什么,達到認讀的目的。一次也許記不了,但次數多了,與那些字見面的頻率也高了,當然認識的也就多了。
總之,在長期教學實踐中,老師們創(chuàng)造出了多種多樣的識字方法,教學就博采眾長,綜合運用,靈活運用各種識字方法組織教學,不應囿于一種方法。讓識字教學充滿人文性,學生的利益是唯一的追求,能夠在生動活潑的教學中,讓學生輕松愉快地多認字,是最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