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劍
摘 要:當今初中語文課堂,許多學生在教師講解教材上的文章時昏昏欲睡,但一旦遇到教師閑扯到生活實際、網(wǎng)絡上的某個現(xiàn)象、某篇文章時立刻兩眼放光。針對這一現(xiàn)實,開發(fā)課外語文教學資源顯得極為必要。在教學中就此進行了一些探索,發(fā)現(xiàn)可以吸引學生的課外教學資源真可謂俯拾皆是。現(xiàn)鉤沉所積材料,以求教同仁。
關(guān)鍵詞:語文;教學;資源
一、詩文、報紙、網(wǎng)絡上的美文
“5.12”汶川地震發(fā)生后,全國上下都沉浸在一片悲傷之中,筆者從網(wǎng)絡上下載了“愛的奉獻”宣傳文化系統(tǒng)抗震救災文藝演出節(jié)目《我有一個強大的祖國》《汶川,我們與你同在》朗誦詞及視頻材料,配之以來自抗震救災第一線的圖文、報道,講解、朗誦時學生顯得特別認真、投入,教學效果特別明顯,都德的《最后一課》給學生帶來的震撼是無法與其相提并論的。
二、活用幽默,啟發(fā)思維
一日讀報,發(fā)現(xiàn)一則非常有意思的短文:
“比”對“北”說:夫妻一場,何必鬧離婚呢!
“巾”對“幣”說:兒啊。你戴上博士帽,也就身價百倍了。
……
這種思維體操對開發(fā)想象力應該很有幫助,于是筆者將這種形式帶進課堂,引導學生“發(fā)揮想象,續(xù)寫精彩”,沒想到此舉受到的歡迎程度大大出乎意料,積極性空前高漲不說,其中涌現(xiàn)出不少佳作,現(xiàn)摘錄部分,與大家共饗:
“林”對“森”說:“哥們,幾天不見就玩上雜技了!”
“可”對“哥”說:“生個孩子,天天馱在頭上累不累呀!”
“青”對“晴”說:“一天不見,咋就不認識你啦?”
“平”對“蘋”說:“哥兒們,用點好洗發(fā)膏吧,瞧你這腦袋臟得都長草了?!?/p>
“月”對“肖”說:“姐,快點告訴我,哪兒能整這么酷的發(fā)型?”
“尺”對“盡”說:“兄弟,都這么大了,咋還尿褲子呢?”
“元”對“無”說:“兄弟,你把頭縮進去,就會變得和我一樣人見人愛。”
“找”對“我”說:“弟弟,戴了頂啥帽呀,我都差點不認識你了!”
“?!睂Α版稀闭f:“泡妞也不打聽打聽,后羿的女朋友你也敢搭話!”
“吳”對“昊”說:“別老叼著根煙,小心肺結(jié)核。”
“家”對“嫁”說:“混得不錯,女朋友都有了?!?/p>
“日”對“曰”說:“哥,這幾年油水撈得不少呀!”
“口”對“品”說:“傻丫頭,咋又超生了呢?”
“必”對“心”說:“知道傷透了心的下場嗎?”
“月”對“日”說:“跟我唱對臺戲,小心嫦娥讓后羿射了你!”
“口”對“曰”說:“瞧你,胖就胖唄,以為扎上腰帶人家就看不出來呀!”
“一”對“二”說:“一人帶個娃挺不容易的,嫁給我就成三口之家了?!?/p>
“巨”對“臣”說:“我要是當初腦子里也多兩根筋,就能和你一樣當官了。”
還有特別令人捧腹的:
“大”對“太”說:“你才是真正的男人。”
“驢”對“馬”說:“大兄弟,跑得快沒用,趕緊把戶口上了吧!”
“日”對“曰”說:“朋友,橫條紋衣服只配瘦的人穿?!?/p>
“力”對“為”說:“牛啥呀,有錢就拎倆包出來晃呀?”
“卓”對“桌”說:“碰上大忽悠了吧?好好的,咋架上拐了呢?”
一句話,現(xiàn)在的學生,小覷不得!給他們舞臺,他們會給你驚喜!
三、優(yōu)秀學生習作
筆者所在工作單位是一所農(nóng)村初中,但自2000年以來語文組一直在舉辦校刊《蓓蕾》,為學生發(fā)表習作提供平臺,利用學生優(yōu)秀習作作為教學材料,學生很有親切感,不再覺得寫文章是一件多么高不可攀的事。每有學生文章發(fā)表,總能在同學欣羨的目光中從語文老師手中接過樣刊及獎品。習作被老師選為作文講評范文無論對哪個學生來說都是件臉上有光的事,在提高寫作積極性方面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
四、結(jié)合生活中言語交際實例開展課前口語訓練
口語一直不被廣大學生重視,筆者自參加工作以來,堅持每節(jié)語文課課前均安排兩名學生進行口語訓練。小幽默、小笑話、謎語、繞口令、腦筋急轉(zhuǎn)彎……各種各樣生動活潑的言語交際實例通過口語訓練進入語文課堂,一改語文課的沉悶氣氛,膽量、口頭表達能力均有明顯提高。“人才不一定是口才,但口才一定是人才”的觀念逐漸深入人心。
如,學生模擬菜市場買肉。問:“師傅,你的肉多少錢一斤?”引起雙方爭執(zhí)。讓全班學生思考引起爭執(zhí)的原因所在,生活中還有沒有此類例子。學生舉出了許多因口語中不規(guī)范省略引起誤解的實例:(1)農(nóng)村招待客人時請客人吃雞蛋:“吃、吃、吃,這玩意我們自己生的!”(2)吃雞時孩子說:“爸爸,把我的皮剝一下!”(3)遇到鄰居老大爺換煤氣說:“李大爺,沒氣了?”
五、教師、學生個人博客
隨著信息技術(shù)手段應用的不斷普及深入,很多農(nóng)村家庭也加入了因特網(wǎng),從文字編輯到收發(fā)郵件以至開通博客,越來越多的學生加入了博客寫手的行列,筆者所在學校語文老師每人均有博客,學生也樂意將自己的習作發(fā)在教師的博客中供更多的人欣賞。博客已經(jīng)成為語文老師與學生交流的又一平臺。
六、影視作品
針對學生愛好,觸發(fā)學習語文的激情。
愛好籃球的、不樂意寫作文的,下載《喬丹傳人》《極限喬丹》供他們觀賞,同時要求寫觀后感;愛好攝影的,要求其自己設計影展,幫助其撰寫圖片說明;愛好小制作、小發(fā)明的,要求其撰寫說明書(發(fā)明原理、材料、結(jié)構(gòu)、用途、使用須知等)……
作文訓練因人而異,不給不同的學生完全相同的題目,此舉深受學生的喜愛和擁護。
引導他們把看的、動的、想的結(jié)合起來,鼓勵他們拿起手中的筆去抒寫目之所閱、足之所至、手之所及、心之所得,讓豐富多彩的生活成為學生習作的源泉,使學生樂寫、會寫,那么,“言之無物”這句話就成為過去式了。
總之,敢寫、多寫、多改、多投,筆者一直這樣鼓勵學生。
只要教師有心,優(yōu)質(zhì)語文教學資源俯拾皆是。
(作者單位 江西省玉山縣教育體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