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元好問《秋夜》《采菊圖二首》賞析

      2013-04-29 02:33:05辛昕
      名作欣賞·評論版 2013年10期
      關鍵詞:元好問

      摘 要:元好問是金末元初的一代文壇盟主。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擁有重要的地位和價值。本文通過對元好問《秋夜》《采菊圖二首》的欣賞和評價,并結合元好問在金亡后的經(jīng)歷和遭遇,探析《秋夜》《采菊圖二首》詩歌中所蘊含的意義以及元好問在金亡后的遺民心態(tài)。

      關鍵詞:元好問 《秋夜》 《采菊圖二首》 遺民心態(tài)

      元好問(1190—1257),字裕之,號遺山,忻州秀容人,北魏鮮卑拓跋氏后裔,是公認的金末元初的一代文壇盟主。元好問的著作題材豐富,體裁多樣,現(xiàn)存詩歌1380余首、詞370余首、散文230多篇、散曲小令11首,殘?zhí)?篇、志怪小說200多篇,此外還有《中州集》《續(xù)夷堅志》《壬辰雜編》等作品。元好問于1232年在汴京被圍,其間經(jīng)歷了崔立叛變、立碑事件以及上書蒙古中書耶律楚材推薦亡金儒士入新朝的行動。于1233年以亡金故官被羈北渡至山東聊城羈管兩年,后客居冠氏四年,之后才得以輾轉(zhuǎn)歸鄉(xiāng)。元好問晚年同樣四處奔波,并沒有在家鄉(xiāng)過著隱居生活。君死國亡的經(jīng)歷,被羈管、漂泊的遭遇使元好問在亡國后,同樣創(chuàng)作了許多表現(xiàn)遺民心態(tài)的詩歌。本文以《秋夜》《采菊圖二首》為例,對元好問的遺民心態(tài)進行分析。

      一、《秋夜》賞析

      九死余生氣息存,蕭條門巷似荒村。春雷漫說驚坯戶,皎月何曾入覆盆。

      濟水有情添別淚,吳云無夢寄歸魂。百年世事兼身事,樽酒何人與細論。

      李光廷《廣元遺山年譜》中,認為此詩作于天興二年癸巳(1233):“此亦指甘露碑(崔立功德碑),然是至聊城后作?!痹凇鲢X先生《元遺山年譜匯纂》中,未編。狄寶心先生在《元好問詩編年校注》中,將此詩編在天興三年甲午(1234):“味詩‘蕭條句,應屬聊城所作。關于為崔立撰功德碑引發(fā)的士林非議,應在天興三年甲午崔立死后。劉祁《歸潛志·序》言:“甲午歲歸鄉(xiāng),其《錄崔立碑事》當甲午歲應對士林非議之辯解。詩應作于天興三年甲午。”細味“九死余生”、“百年世事”、“何人細論”當是在金朝滅亡后,對國家及自己人生的反省。1233年金哀宗尚在蔡州,1234年哀宗自縊,末帝被殺,金朝徹底滅亡。應從狄寶心先生的觀點,將此詩定于天興三年甲午(1234)。這一年詩人被羈管在聊城,從一位左司都事淪為亡國囚徒,身份地位的轉(zhuǎn)變加上崔立碑事件、上書耶律楚材事件致使的名節(jié)受累。元好問在一段時間內(nèi)不被世人理解并遭到士人的非議。而關于元好問是否參與了為崔立撰寫功德碑文的問題,在當時便因劉祁《歸潛志》與元好問《外家別業(yè)上梁文》的不同記載而成為懸案。當代學者亦對此問題進行了多方考證。無論如何元好問確實是參與其中的,我們從元好問以及劉祁的記載中都能明確地看到。這個事件也在一定的時期內(nèi)是導致元好問意志消沉、心情抑郁的一個重要的因素。

      “九死余生氣息存,蕭條門巷似荒村?!痹脝栭_篇便如實地記錄了汴京淪陷的經(jīng)歷以及戰(zhàn)亂后的荒涼。九死一生的慘狀,讓我們真切地感受到那種“圍城十月鬼為鄰”生死一線的恐怖。曾經(jīng)繁華的城市如同荒村一般。一句話,不但讓我們看到了戰(zhàn)爭的殘酷,同樣讓我們看到了戰(zhàn)亂后世界的荒涼?!按豪茁f驚坯戶,皎月何曾入覆盆”二句,元好問化用了唐駱賓王《幽縶晝情通簡知己》詩中語:“覆盆徒望日,蟄戶未經(jīng)雷。”化用其中深意,表明自己沉冤難白的苦悶?!皾星樘韯e淚,吳云無夢寄歸魂”二句出自杜甫《奉寄高常侍》“天涯春色催遲暮,別淚遙添錦水波”以及《東屯月夜》“天寒不成寢,無夢寄歸魂”句。有情的濟水增添離別的淚水,是對故國的留戀?對曾經(jīng)好友離別的傷感?還是從此將作為一個亡國囚徒在與自己過去的生活告別?而無夢吳云寄托著誰的歸魂?是對已經(jīng)身死的國君招魂?還是對故國的追悼?還是夢里對于家鄉(xiāng)的思念?太多的情感熔鑄其中,讓我們感受到的是那么沉甸甸的傷感。此詩的最后一句話最值得推敲“百年世事兼身事,尊酒何人與細論”。金朝自1115年建國至1234年滅亡,歷時一百多年,中間同樣擁有繁榮與昌盛“神功圣德三千牘,大定明昌五十年”,從元好問在金亡后深情的追憶中,我們可以想見當時的繁華??上Х比A已逝,如今國家興亡、盛衰轉(zhuǎn)變就在百年間。人生同樣如此。元好問不但對國家的滅亡進行了反思,同樣對自己的人生進行反思。面對國家滅亡而無力挽回的悲哀、面對世人的嘲諷與不理解的傷痛,元好問是苦悶的,他在金亡之后的一段時間里的極度消沉,以“老阮”自任的借酒消愁的行為,正可以是他此時心情的佐證。在面對現(xiàn)實后,詩人所能做的便是“尊酒何人與細論”,借酒消愁,以酒來消解自我心中的不

      平。“何人與細論”體現(xiàn)了詩人不被理解的憂傷與孤獨。沒有人理解他,也沒有人愿意去聽他的辯解,詩人只能獨自承受這分憂傷。

      這首詩并沒有杜甫詩史式的如實記錄,也沒有元好問喪亂詩式的反映廣闊背景下國家的興亡與百姓在戰(zhàn)爭中的苦難。在這首詩中,元好問抒發(fā)著自己的遭遇與內(nèi)心不被理解的苦悶。詩人最后并沒有爆發(fā)出荊軻式的金剛怒目,而是歸于沉默,歸于“何人與細論”的孤獨與哀傷。

      二、《采菊圖二首》賞析

      其一

      信口成篇底用才,淵明此意亦悠哉。

      枉教詩景分留在,百繞斜川覓不來。

      其二

      夢寐煙霞卜四鄰,爭教晚節(jié)傍風塵。

      詩成應被南山笑,誰是東籬采菊人。

      提到“采菊”首先想到的一定是陶淵明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菊花成了陶淵明的代表,而采菊便體現(xiàn)著其生活中的那分怡然自得、悠閑自在。陶淵明在宋代以后備受文人追崇,更是成為失意文人的人格理想;陶淵明式的生活,也就成為士大夫隱逸生活的典范和心靈寄托。歷代亡國士大夫幾乎都面臨著仕隱的抉擇問題。而這一問題在宋、明、清又上升為與人格掛鉤的名節(jié)問題。但是元好問所處的時候是一個特殊的時代,而元好問本人又是一個特殊的例子,所以我們要特殊看待。元好問是北魏鮮卑族后裔,生活在北方廣漠的土地上,而金朝又為女真族完顏氏所建立,所以在金朝時期中國北方的廣大土地上,便形成了一地區(qū)域的多民族文化融合。而金末隨著蒙古族的南進,在北方便形成了漢民族的農(nóng)耕文化、女真族的漁獵文化、蒙古族的游牧文化的大融合狀態(tài)。所以在金亡后,生活在北方的金遺民對新朝大多能夠持相對合作的態(tài)度。元好問作為金遺民同樣有遺民情懷以及對故國故土的眷戀情感,但卻能夠面對亡國現(xiàn)實,與新朝持合作的態(tài)度。金亡后,元好問雖然結交蒙古權貴、漢族官僚,可惜卻沒有機會去實現(xiàn)他的政治抱負,當理想遭遇到現(xiàn)實的打擊后與許多士大夫一樣,轉(zhuǎn)向山水田園,追求陶淵明式的隱逸生活。關于《采菊圖二首》的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并未得到確切的考訂。李光廷《廣元遺山年譜》、繆鉞《元遺山年譜匯纂》都沒有對此詩編年,而在狄寶心先生《元好問詩編年校注》中,將此詩編入卷六《姑從原編之作》謂其“晚節(jié)傍風塵”句,大抵應歸于其晚年作品。元好問在其青年時代所作《論詩絕句三十首》(其四):“一語天然萬古新,豪華落盡見真淳。南窗白日羲皇上,未害淵明是晉人。”從這首詩歌中,我們可以看到,元好問對于陶淵明除了“豪華落盡見真淳”的詩歌風格的欣賞外,更有對其“羲皇上”人的人生品格的傾慕?!恫删請D二首》便是元好問詩風歸于平淡、人生理想傾慕陶淵明的表現(xiàn)。在蔡厚示先生《論元好問詩風的衍變》一文中,將其歸納為三個時期:“元好問的詩風大致可以分為三個時期:早年、金亡前后和晚年?!辈⒃诖宋闹?,將元好問晚年詩風歸納為:“晚年的漸趨老成、閑適,感情更深摯,語言更質(zhì)樸?!痹谶@兩首詩歌中,正是體現(xiàn)出元好問晚年老成、閑適的特點,所以也許是其晚年作品。

      “信口成篇底用才,淵明此意亦悠哉?!碧諟Y明一句“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中,那分悠然自得、瀟灑風流傾倒了古今多少文人士子。貌似信口而出的語言,卻讓我們都能夠產(chǎn)生身臨其境的共鳴,元好問是崇拜陶淵明的,不僅僅是他的才華,更有他的那個悠然自得的心境。“枉教詩景分留在,百繞斜川覓不來?!敝袊诺湮幕v究詩、書、畫一體。更因蘇軾“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之語將詩畫一體推向了極致。元好問因愛其詩而慕其人,通過詩歌能夠想見其文采風流卻千載之下難見其人,不能不引為憾事。

      在這首組詩的第二首中,元好問更是將自身的經(jīng)歷寫入詩歌中:“夢寐煙霞卜四鄰,爭教晚節(jié)傍風塵。”杜甫《寄常徵君》“徵君晚節(jié)傍風塵”在《九家集注杜詩》中,解釋為:“句謂其晚節(jié)末路乃傍塵出為官也。”元好問化用杜詩句,而在前加“爭教”二字,由此可見其歸隱山林向往陶淵明境界的心態(tài)。“詩成應被南山笑,誰是東籬采菊人?!贝笞匀坏拿谰笆请y以用詩歌完全詮釋的,詩人追慕的不僅僅是欣賞那份美景,更應是手持菊花站在東籬邊上,遙望南山的那分心境吧。

      元好問從《秋夜》中體現(xiàn)出的對君死國亡的傷痛和對國家和自身的反省,以及因嘲諷與不被理解的抑郁難言與《采菊圖二首》中對陶淵明詩歌和品格的傾慕中,我們可以看到的不僅僅是元好問在兩首詩歌對比中所體現(xiàn)出的內(nèi)容和風格的轉(zhuǎn)變,同時還要看到他在這兩首詩歌背后所體現(xiàn)出的心態(tài)的改變。

      參考文獻:

      [1] 狄寶心.元好問詩編年校注[M] .北京:中華書局,2011.

      [2] 顧廷龍主編.續(xù)修四庫全書(卷552史部)[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3] 繆鉞.繆鉞全集(第1卷).冰繭庵讀史存稿[M].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

      [4] 蔡厚示.論元好問詩風的衍變[J] .文學遺產(chǎn),1990(4).

      作 者:辛昕,南開大學文學院中國古代文學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元代文學。

      編 輯:張晴 E?鄄mail:zqmz0601@163.com

      猜你喜歡
      元好問
      如果覺得人生太難,就去讀讀元好問
      黨員文摘(2022年7期)2022-04-06 10:09:07
      如果覺得人生太難,就去讀讀元好問
      意林(2022年3期)2022-03-11 01:40:33
      劇影月報(2020年1期)2020-11-14 12:03:50
      元好問“誠”與“雅”的論詩主張
      河北畫報(2020年8期)2020-10-27 02:54:48
      元好問的師友講習(下)
      名作欣賞(2019年13期)2019-09-28 00:54:14
      因為一首詩,記住一個人:“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
      意林彩版(2019年12期)2019-09-10 07:22:44
      新起點,新期待:元好問研究展望
      名作欣賞(2018年31期)2018-07-13 23:41:59
      元好問文學活動與詩歌生成研究
      牡丹(2018年6期)2018-03-28 10:49:36
      移巢別處覓雕梁
      元好問出聯(lián)收徒
      對聯(lián)(2016年6期)2016-11-25 13:56:31
      玉田县| 惠州市| 富宁县| 郴州市| 开阳县| 衡南县| 武穴市| 蓝山县| 高安市| 东山县| 施秉县| 徐水县| 吴桥县| 错那县| 滁州市| 左贡县| 南京市| 永泰县| 正镶白旗| 百色市| 上蔡县| 白朗县| 天门市| 澜沧| 北碚区| 建阳市| 仪陇县| 庐江县| 中宁县| 南川市| 嵩明县| 会宁县| 宁强县| 申扎县| 元阳县| 拉萨市| 夹江县| 望城县| 灵武市| 郧西县| 宜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