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新起點,新期待:元好問研究展望

      2018-07-13 23:41:59安徽胡傳志
      名作欣賞 2018年31期
      關(guān)鍵詞:論詩元好問文獻

      安徽 胡傳志

      在中國文學(xué)史上,大作家的個案研究就像一個制高點,向來比較成熟、比較充分,人們一方面感嘆傳統(tǒng)的作家個案研究遭遇瓶頸,難以推進;另一方面,又不時驚訝地發(fā)現(xiàn)一個又一個重要成果陸續(xù)問世,正所謂“舊學(xué)商量加邃密,新知涵養(yǎng)轉(zhuǎn)深沉”。

      作為中國文學(xué)史的重要作家、金代文學(xué)的代表作家,元好問研究亦是如此,經(jīng)過一代代學(xué)人的不懈努力,元好問研究成果已經(jīng)洋洋大觀,從生平交游到年譜,從詩詞文集編年校注到資料匯編、詩詞選本,從單篇論文到論文集、專著, 林林總總,自成系列,研究充分的程度至少不亞于,有些領(lǐng)域甚至超過了楊萬里、范成大等作家,成就非凡,不免讓一些初學(xué)者望洋興嘆,甚至望而卻步。擺在我們面前的嚴峻問題是,如何繼續(xù)開展元好問研究?實際上,元好問研究仍然有較大的研究空間,只是需要我們付出更多的汗水和智慧。

      元好問研究的基礎(chǔ)文獻

      完備、可靠的文獻是研究的前提?!对脝柸罚ㄔ鲇啽荆┲猓械覍毿摹对脝栐娋幠晷Wⅰ罚ㄖ腥A書局2011年版)和《元好問文編年校注》(中華書局2011年版)、趙永源《遺山樂府校注》(鳳凰出版社2006年版)、李正民《續(xù)夷堅志評注》(山西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張靜《中州集校注》(中華書局2018年版),加上孔凡禮《元好問資料匯編》(學(xué)苑出版社2008年版),應(yīng)該說元好問文獻整理工作基本完成。同時,也必須承認,還沒有達到完善的地步,文獻資料還有比較大的發(fā)掘空間。

      就元好問詩文版本而言,學(xué)界用力甚多,如周烈孫、王斌《元遺山文集校補》(巴蜀書社2013年版)致力于搜求諸本,似乎網(wǎng)羅無遺。去年,南京大學(xué)金程宇教授在日本發(fā)現(xiàn)一部《遺山先生詩集》抄本,上有朱筆批校,承其相示幾幅書影,初步推測抄自毛晉本,朱??赡苡玫氖抢铄尽哆z山先生文集》。該本價值如何?未見到全書,不便妄加評判,但由此可見我們對域外文獻重視不夠。這當然受制于研究者的客觀條件,那么境內(nèi)文獻是否已經(jīng)被充分利用了呢?其實也沒有。茲舉二例。一是元好問《集諸家通鑒節(jié)要序》,該文末未署寫作時間,周烈孫、王斌《元遺山文集校補》卷三十六以為“作年不詳”,狄寶心《元好問文編年校注》卷五以為寫作于海失迷后元年(1249)。我意外地發(fā)現(xiàn),該文現(xiàn)存于張存惠所刻《增節(jié)標目音注精議資治通鑒》(題呂祖謙輯)卷首,有其??眱r值,可以與《元遺山文集》對校,特別是文末的落款:“泰和甲子下癸丑秋九月朔日,河?xùn)|人元好問謹序。”可以解決系年問題。書后還有張存惠刻書牌記長文,牌記也有落款:“泰和甲子下癸丑孟冬朔日,平陽張宅晦明軒謹識。”可見,該文寫作于泰和甲子下癸丑,也就是蒙古憲宗三年(1253)九月。二是元好問的《通真子墓碣銘》,《元遺山文集校補》卷三十一認為該文約作于蒙古定宗元年(1246)前后,《元好問文編年校注》卷五認為作于蒙古定宗二年(1247)二月。在檢索文獻時發(fā)現(xiàn),《通真子墓碣銘》古碑現(xiàn)存于河南濟源王屋山濟瀆廟。據(jù)《王屋山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135頁)所載,該碑由史庭玉隸書并篆額,立石時間為蒙古定宗三年(1248)九月。史庭玉為史士舉之孫,字德秀,元好問與之有詩文往來。這一線索可以引導(dǎo)我們進一步研究《通真子墓碣銘》的寫作時間及元好問的行蹤等問題。

      就元好問集注釋而言,關(guān)于詩歌注釋,從清人施國祁《元遺山詩集箋注》到狄寶心《元好問詩編年校注》,有了質(zhì)的飛躍,元好問文注釋,從無到有,開山采銅,其功甚巨。但相對于千家注杜、五百家注韓而言,元好問詩文的校注本還是太少,尤其是元好問文的整理工作,尚屬起步,本身還有不少地方需要繼續(xù)完善。古籍整理永遠在路上,我們期待著詩文編年校注的修訂本能早日問世,也期待著更多的同仁參與、關(guān)心元好問詩文的校注事宜。另外,《續(xù)夷堅志》也需要重新整理,李正民《續(xù)夷堅志評注》為便于普及,打亂了原書的卷次篇章順序,以內(nèi)容分類加以編排,近年來至少有三位學(xué)者陸續(xù)發(fā)現(xiàn)《續(xù)夷堅志》的佚文,可以將這些佚文匯總起來,形成《續(xù)夷堅志校注》一書。

      就元好問資料匯編而言,孔凡禮《元好問資料匯編》一書,編于20世紀60年代,成書于90年代,出版于2008年。限于當時的技術(shù)條件,從兩百多種圖書中廣泛搜羅元好問研究資料,洵非易事。但全書僅27萬字,應(yīng)該還有很多遺漏。譬如王惲《秋澗先生大全集》中收錄了不少資料,卻有一些重要內(nèi)容失收?!锻鯋寥{校》卷二十三《詩呈平章公》詩末自注曰:“遺山《筆錄》載梁氏家世甚詳,中有云:‘斗南先生,登明昌二年進士,為人讀書精熟,喜作詩,有干局吏能,剖繁治劇,不肯下一世之人?!贝藯l資料不僅可以厘清梁陟及第時間等生平問題,回答《金代科舉》《元遺山新論》等書中的存疑,還是元好問的一則佚文。至于《遺山筆錄》,僅見于此,是一篇文章還是一部著作,有待考察。又如孔書中收錄了清人李祖陶《元遺山文選》的評語,卻沒有收錄袁翼《元遺山文選跋后》(《邃懷堂全集》文集卷二)。隨著清人文獻的大量影印出版,從中完全可以搜集到與元好問相關(guān)的文獻。正因為此,我們應(yīng)該再編一部《元好問資料匯編續(xù)集》,以推動元好問研究的資料建設(shè)。

      另外,元好問作品的輯佚工作還需要努力。周烈孫、王斌《元遺山文集校補》已有較多收獲,但仍有輯佚的空間。上引《筆錄》與下文魏初所引皆是元好問的佚文,相信還有其他佚文有待鉤沉。

      上述文獻工作基本上局限于國內(nèi),域外還有哪些元好問研究方面的文獻,我們知之甚少。有學(xué)者研究朝鮮半島詩人對元好問詩歌的接受,但具體有哪些文獻,不得其詳。日本情況如何?也未見相關(guān)研究成果。據(jù)我所知,日本學(xué)者竹添光鴻(1842—1917,字漸卿,號井井,通稱進一郎)曾“手抄”李祖陶《元遺山文選》,四冊,刊于日本明治辛巳年(1881),后收入長澤規(guī)矩也所編《和刻本漢籍文集》第十一輯,由汲古書院昭和五十三年(1979)刊行。前有岡松辰《元遺山文選序》。另外,還有垣內(nèi)溪琴校的《元遺山詩鈔》,二卷,明治四十一年(1908)版,前有《元遺山全集序》,筆者未見其書,不知是他所編選還是翻刻清人某一選本。

      元好問的生平研究

      元好問年譜舊有凌廷勘、翁方綱、繆鉞等人年譜,狄寶心《元好問年譜新譜》(中國文聯(lián)出版社2000年版)后來居上,最為翔實。但其中仍有一些生平模糊不清的地方。隨著研究的深入,特別是狄寶心本人在從事元好問詩文編年校注工作中,已經(jīng)陸續(xù)發(fā)現(xiàn)其中的一些訛誤,所以該書也需要修訂再版。

      元好問的交游,是其生平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降大任《元遺山交游考》是這方面的唯一力作,只是成文于20世紀80年代,無法吸收后來的研究成果。該文另一欠缺是,它基本上從元好問作品出發(fā),以作品中的人物為條目,廣泛搜集資料,加以考證,導(dǎo)致交游考不夠全面。那些與元好問有所交往卻不見于元好問集中的人物,可能見于元初文獻中,就沒有收錄在交游考中。茲舉一例。太原人李元佐(字祐之),據(jù)魏初《青崖集》卷五《故鎮(zhèn)國將軍太原李公墓志銘》記載:“粹于律學(xué),有《刪注刑統(tǒng)賦》《刑名歌括》傳于世,金之省部臺院試補掾者,咸出其門。在汴梁,與元遺山游,稱‘祐之,余鄉(xiāng)曲,為人寬博疏通,精于吏事’?!彼脝栁?,亦是一則佚文,疑出自元好問為他《刪注刑統(tǒng)賦》所作的題跋。元初文獻中類似資料,應(yīng)該還有一些,可以彌補降文不足。我們欣喜地看到,已經(jīng)有學(xué)者有志于繼承降大任先生的事業(yè),正在修訂《元遺山交游考》。

      元好問傳記已有多種,如朱東潤生前未能定稿的《元好問傳》(中華書局1979年版,陳尚君整理本由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出版),郝樹侯、楊國勇所撰《元好問傳》(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劉明浩所撰《腹心歟/寇仇歟——元好問傳》(東方出版社1999年版),這些傳記各有長短,我們期待能有學(xué)者撰寫類似南京大學(xué)出版社中國思想家評傳系列的“元好問評傳”。

      元好問的文學(xué)研究

      這是元好問研究的重點,成果眾多,但必須指出,低水平重復(fù)研究不時可見,高質(zhì)量的成果相對有限,以元好問(或元遺山)命名的學(xué)術(shù)研究專著也是屈指可數(shù)。檢索中國知網(wǎng),元好問研究成果量為488篇,楊萬里研究成果量為323篇,范成大研究成果量186篇,但在《文學(xué)遺產(chǎn)》《文學(xué)評論》這類刊物的發(fā)表量,元好問反而不及范、楊二人。高級別的項目更是少見,檢索國家社科基金課題,僅有顏慶余“元好問與中國詩歌傳統(tǒng)”被列為后期資助項目。

      元好問詩歌研究以《論詩三十首》的研究最為充分,喪亂詩研究次之。自從劉澤《元好問〈論詩三十首〉集說》(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問世之后,海內(nèi)外學(xué)者又有若干論著發(fā)表,《論詩三十首》文本研究很難再有大的開拓,只是一些分歧仍然存在,現(xiàn)在完全可以重新編輯一本內(nèi)容更加豐富的《元好問論詩絕句集解》之類的圖書,將《論詩三十首》之外其他論詩絕句也收錄其中,還可以把后代效仿元好問論詩絕句的詩歌匯集成冊。這也是元好問詩歌接受研究的一部分。喪亂詩是元好問詩歌的代表作,聲名顯赫,其實數(shù)量并不是很多,也可以仿照《論詩三十首》,編纂一本“元好問喪亂詩匯注匯評”。元好問詩歌接受研究,張靜《元好問詩歌接受史》(中國社會出版社2010年版)已經(jīng)做了比較充分的梳理,但還有一些文獻沒有進入研究視野,還有一些問題值得深入探討。元好問詞研究、曲研究較為充分,還可以將遺山詞在宋金元詞史中加以探討。

      元好問散文研究是最薄弱的環(huán)節(jié)。散文存量很大,但為詩名所掩,后代只有少數(shù)學(xué)者能認識到元好問散文的成績,編纂《元遺山文選》《遺山題跋》之類的圖書。20世紀以來,元好問散文研究的成果寥寥無幾,他的散文成就遠遠被低估?!对脝栁木幠晷Wⅰ烦霭嬷?,為進一步研究元好問文提供了便利,期盼能有青年學(xué)者從事元好問散文研究。

      元好問文學(xué)研究的另一薄弱環(huán)節(jié)是對元好問在金亡之后文學(xué)活動的認識。金亡之后,元好問不仕新朝,卻是一代宗工,“兩朝文獻一衰翁”(趙翼:《題元遺山集》),著書立說,弘文立教,深刻地影響了金、蒙古時期及元初的文學(xué)和文化。歷史學(xué)者趙琦所撰《金元之際的儒士與漢文化》(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材料豐富,發(fā)掘深刻,文學(xué)研究者完全可以充分發(fā)掘、利用蒙元時期的文獻,將元好問放在時代鼎革、民族矛盾復(fù)雜的時代環(huán)境中,寫一本“元好問與金元文化”之類的著作。

      選本等普及工作

      元好問選本主要有郝樹侯《元好問詩選》(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59年版)、陳沚齋《元好問詩選》(廣東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林從龍等《遺山詩詞注析》(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狄寶心《元好問詩詞選》(中華書局2005年版)、李正民《元好問集》(三晉出版社2008年版)等,這些專題選本為普及元好問詩詞做出了積極的貢獻。這些選本有幾點不足:一是篇幅普遍較小。郝本選詩226首,數(shù)量最多,注釋過于簡略,全書僅7.4萬字;陳本選錄110首,有題解與注釋,13.5萬字;林本選詩78首,詞77首,16.5萬字;狄本選詩149首,詞90首,16.3萬字;李本選詩85首,詞37首,散曲7首,文賦8篇,小說4篇,有題解和新評,25萬字。二是僅有一種選本選錄散文,篇目也不盡合理。三是未能體現(xiàn)元好問研究的最新成果。所以,我們需要一部規(guī)模稍大、選目妥當、注釋準確的“元好問選集”。

      選本之外,元好問作品鑒賞文章,總量有限。大體以詞最多,詩次之,文最少。茲以上海辭書出版社的鑒賞辭典系列為例,《金元明清詞鑒賞辭典》(1989年版)收錄22首元好問詞鑒賞文章,《元明清詩鑒賞辭典》(1994年版)收錄12首元好問詩歌的鑒賞文章,《古文鑒賞辭典》(1997年版)僅收錄兩篇元好問散文《市隱齋記》《送秦中諸人引》的鑒賞文章,三種相加,計36篇。相對于元好問作品存量,這個數(shù)字實在太低。我們能否借助大型文學(xué)鑒賞刊物《名作欣賞》,有計劃地組織力量,發(fā)表元好問作品系列賞析文章,然后編成“元好問百篇佳作鑒賞集”?

      對元好問的總體評價

      各類教材、相關(guān)著作能對元好問的文學(xué)成就做出大體恰當?shù)脑u價,相關(guān)專家還能對元好問的詩壇地位、文化貢獻做出高度譽揚,如認為元好問的詩歌是“八百年代第一人”,等等??傮w評價一方面不能無限拔高其地位,必須建立在諸多具體研究基礎(chǔ)之上。舉一細節(jié)為例,過去人們普遍認為戴復(fù)古《論詩十絕》最先在題目中自覺使用“論詩”二字,其實通過簡單的考證,就可以發(fā)現(xiàn)最先在題目中使用“論詩”二字的是元好問的《論詩三十首》,這一細部問題就能夠進一步印證他在論詩絕句史中的重要意義。另一方面,總體評價不能執(zhí)著于個案研究,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忽視其宏觀意義。如果把元好問放到金代百年詩壇,放到宋金對峙的南北文壇、12—13世紀中國文學(xué)格局乃至中國文化發(fā)展的大背景下予以審視,或許會有新的發(fā)現(xiàn),或許能更清晰地揭示出他應(yīng)有的價值,給予他準確的定位。

      所有這些,都需要元好問研究者、愛好者的共同努力。元好問研究界最大的隱憂是后備力量不足。李正民、降大任等學(xué)者過早謝世,其他一些年長學(xué)者或已封筆,中年一代人數(shù)本來就有限,基本定型,又羈絆于各種評價體制及事務(wù),從事多領(lǐng)域的研究,不能集中精力投入元好問研究中,我們必須寄希望于青年一代??墒?,從近十年博士論文選題來看,僅有兩篇以元好問為研究對象的博士學(xué)位論文(其中一篇成為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另一篇是歷史學(xué)博士學(xué)位論文),我們呼吁一些資深學(xué)者,加強元好問研究的后備隊伍培養(yǎng),引導(dǎo)更多的有志青年加入到元好問研究隊伍中來,特別期待元好問的家鄉(xiāng)山西,元好問長期生活的河南、山東等地,能發(fā)揮地域優(yōu)勢,涌現(xiàn)出更多的元好問研究專家。

      一代有一代的文學(xué),一代有一代的學(xué)問。相對于范成大、楊萬里等南宋詩人,元好問文學(xué)創(chuàng)作體裁更加多樣,包括諸宮調(diào)之外的所有樣式,詩、詞、曲、文、小說等,應(yīng)有盡有,還有編纂的文學(xué)總集《中州集》《唐詩鼓吹》等,加上他處于由金入元這一歷史大變革時期,由女真政權(quán)進入蒙古政權(quán)這一特殊背景,使得元好問研究的話題性更加豐富。嚴復(fù)說:“舊學(xué)沉沉抱根底,新知往往窮人天?!蔽覀儸F(xiàn)在正處于全球化、信息化的時代,觀念更新、技術(shù)手段的進步遠非前代所比,而我們的研究還停留在傳統(tǒng)的觀念、傳統(tǒng)的方法上。如果我們進一步解放思想,假之以時,元好問研究一定大有可為。

      猜你喜歡
      論詩元好問文獻
      如果覺得人生太難,就去讀讀元好問
      黨員文摘(2022年7期)2022-04-06 10:09:07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速讀·下旬(2021年11期)2021-10-12 01:10:43
      元好問“誠”與“雅”的論詩主張
      河北畫報(2020年8期)2020-10-27 02:54:48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大東方(2019年12期)2019-10-20 13:12:49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商情(2017年1期)2017-03-22 16:56:36
      論詩四絕
      論元好問碑銘文的創(chuàng)作特色
      點絳唇
      從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等詩歌理論看論詩詩
      嵊泗县| 仁化县| 崇义县| 通榆县| 永修县| 弥勒县| 阜城县| 新巴尔虎右旗| 浏阳市| 广宁县| 桃园县| 沁阳市| 固安县| 平山县| 保定市| 沧源| 松潘县| 安徽省| 临海市| 无为县| 竹北市| 金昌市| 姜堰市| 阿图什市| 苍溪县| 呼伦贝尔市| 西藏| 江津市| 全南县| 惠来县| 南丹县| 若尔盖县| 承德县| 乌海市| 肥西县| 马龙县| 长宁县| 九龙坡区| 乌苏市| 财经| 湄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