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紅
設計理念
1.指導怎樣觀察并寫好介紹動物的作文,教給學生寫作的方法。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從不同方面表達自己對動物的情感。
2.引導學生把自己平時觀察到小動物的各個方面說一說,將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結合起來;同時讓學生相互討論,拓寬寫作思路,促進內部語言轉化為外部語言。此外,由說到寫,符合從讀到寫、讀寫結合的習作要求,有利于學生習作技能的提高。
教學目標
1.交流自己喜歡的動物時,做到態(tài)度自然、大方,能根據口語交際的要求進行流利的表達,內容比較充實。
2.養(yǎng)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好習慣,學會觀察。讓學生搜集與寫作有關的信息,并在寫作中學會處理信息。
3.仔細觀察小動物的外形、性格、習性等,并能有順序、有條理地寫下來。
教學過程
一、 復習課文,寫好開頭
同學們,你們喜歡動物嗎?你們想把自己喜歡的動物像所學的課文那樣把它寫得栩栩如生嗎?
【設計意圖: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開課就激發(fā)學生習作的興趣,引導學生去完成任務?!?/p>
1. 把自己喜歡的動物名稱寫在作業(yè)本上,擬好習作題目。
課文中不少好的題目,如,《高傲的白鵝》《古怪的貓》《可愛的小貓 》等。大家可以依照它們用《 的 》來作題目。
2.引導寫好習作開頭。
請在下面的開頭方法中選擇其中一種,給自己的習作寫一個開頭;也可以用其他的開頭方法來寫。
(1)我喜歡的動物是( ),因為它( )。
(2)我家有一只( )的( )。
(3)我家有一只( ),十分( ),我可喜歡它了。
(4)世界上的動物有很多種,但我最喜歡的就是( )的( )。
(5)其他: 。
二、 根據題目,理清思路
寫自己喜歡的動物,可以寫動物的外形、脾氣,寫它怎樣進食、怎樣嬉戲、怎樣休息,也可以寫它和自己之間的關系或有什么趣事等。
【設計意圖:根據習作要求,養(yǎng)成分析習作內容的習慣,明白寫作思路?!?/p>
1.用課件出示各種動物的圖片,自由說說自己喜歡的動物的外形。
2.課件出示一段描寫動物外形的片斷,分析作者是怎樣觀察動物外形的,讓學生明白要按一定的順序描寫自己所喜歡的動物外形。
例文1
松鼠是一種美麗的小動物。它玲瓏的小面孔上,嵌著一對閃閃發(fā)光的小眼睛。一身灰褐色的毛,光滑得好像?過油一般。一條毛茸茸的大尾巴總是向上翹著,顯得格外漂亮。
(注:先總寫松鼠外形的美麗,然后按頭部、身體、尾巴的順序具體寫松鼠的外形美。)
句子訓練:它長著 的 ,還有 的 。
【設計意圖:讓學生養(yǎng)成按順序觀察動物的好習慣,并學會用完整的句子表達出來。】
3.引導學生介紹自己所喜歡的動物的生活習性,說一說自己與動物之間發(fā)生過的一兩件有趣的事。
出示課文片段:
例文2
鵝在吃飯時,它需要三樣東西下飯:先吃一口冷飯,再喝一口水,然后再到別處去吃一口泥和草,它的吃法,三眼一板,一絲不茍。
例文3
白鵝在湖水里玩耍,十分有趣。它們忽兒互相追逐嬉戲,忽兒抖抖身上的水珠,伸長細細的脖子,扁黃的嘴在尋找著可口的食物;一會兒一個猛子扎下去,把頭和脖子深深地埋在水里。
例文4
鵝睡覺的時候,總是把頭一偏,藏到翅膀底下,兩腿收到肚皮下面的絨毛里,伏在地上。遠遠看去像一堆白色的絨團。
學生先讀上面的例文,體會作者的介紹方法,然后遷移運用。
4.注意段落之間的過渡,引導學生運用學過的過渡句來承上啟下。
出示課文例句:
鵝的高傲不僅表現在它的叫聲中,還表現在它的吃相中。
引導學生運用“……不僅……還……”的句式來將文章的兩個部分聯系起來。
5.介紹完動物的外形、生活習性、脾氣以及自己和動物之間發(fā)生的趣事后,最后怎樣來收尾呢?
引導學生回憶開頭的寫法,懂得寫文章要首尾相呼應。對這篇作文而言,常用的結尾方法是:
(1)這就是我喜歡的( )。
(2)這就是我家那只( )的( )。
(3)這真是一只( )啊!
(4)這么可愛的( ),我能不喜歡嗎?
(5)其他:
三、總結提升
這節(jié)課我們通過說動物的外形、生活習性等,進一步了解了自己所喜歡的動物,并能按一定順序把它描述出來。讓老師感覺到你們都是會觀察的孩子,所以才能把動物介紹得如此可愛。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多留心觀察周圍的世界,相信你們會變得更聰明。
四、板書設計
寫自己喜歡的動物
題目: 的
外形:身子、頭、眼睛、嘴……
(先總后分)
生活習性:吃相、嬉戲、休息……
(和你之間發(fā)生有趣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