芮慧強
當家里有了愛車,寶寶外出不再受日曬雨淋的時候,寶寶行車安全問題便逐漸顯露出來。寶寶乘車一定要用安全座椅,而且,要注意預防寶寶暈車。
一、寶寶乘車必須使用安全座椅
1.安全座椅有標準
兒童安全座椅通常按照其適用年齡段、身高和體重分為3種:提籃式嬰兒座椅、兒童安全座椅、增高椅或者是增高墊。提籃式嬰兒座椅是為1歲以內(nèi)的新生兒設計的。如果寶寶成長速度比較快,也許還不滿1歲就要更換新安全設備了。不過,提籃式嬰兒座椅的機動性較強,可以不必叫醒孩子就可以直接“拎”走。
普通兒童安全座椅的適用范圍較廣,從1歲到8歲的兒童均可以使用,是伴隨孩子到可以使用成人安全帶、氣囊等配置的重要過渡產(chǎn)品。
安全座椅的固定方式大致可以分為兩種:①使用普通的安全帶連接,不要求車上有什么特殊的固定裝置,可穩(wěn)定性比較差;②使用特殊的安全帶連接,諸如ISOFIX、LATCH等方式,雖然需要車上配有專用接口,可安裝好后幾乎與車身融為一體,簡直“不可撼動”。
除此之外,還有一種可調(diào)節(jié)式安全座椅,涵蓋的年齡段更加廣泛,屬于安全座椅中的“變焦”座椅。而諸如增高座椅、增高坐墊一類的“增高產(chǎn)品”是孩子距離獨立使用車上安全設備的最后一步。顧名思義,這類產(chǎn)品主要是為了把孩子墊高,防止在使用成人安全帶的時候傷到頸部。
2.安全座椅含金量
民用車上所運用的技術(shù)往往來自汽車運動界,兒童安全座椅所使用的安全帶自然也是賽場上的“熟臉”——5點式安全帶。因為固定點比成人的3點式安全帶要多,所以能把兒童更牢固地“綁”在椅子上,也不會因為孩子好動而輕易滑落。
此外,兒童安全座椅多采用EPS泡沫打造。這是一種熱塑性材料,經(jīng)過加熱發(fā)泡以后,每立方米體積含有300~600萬個獨立密閉氣泡,內(nèi)含總體積98%以上的空氣。這樣的結(jié)構(gòu)使其可以在受到震蕩或墜落地面時起到緩沖、防震的作用,從而緩解碰撞時的沖擊。同時,由于密閉于其中的空氣熱導性很小,所以還能提供優(yōu)秀的隔熱保溫性來幫助寶寶防寒保暖。
3.安全座椅3提示
提示①:就像食品有保質(zhì)期一樣,兒童汽車安全座椅也有使用有效期,這個期限通常為6年左右。
提示②:兒童安全座椅的標準在不斷地更新,早期購置的座椅不一定能夠達到新標準的要求。隨著時間的推移,座椅的部件也會老化,安全帶也會磨損,尤其是經(jīng)過暴曬或寒冷的天氣后,塑料保護殼會變得脆弱、易碎。
提示③:基本上每輛車都會配備兒童安全鎖。當安全鎖介入時,好動的寶寶無法使用車內(nèi)的拉手打開車門,只有成年人從外側(cè)操作才能把他抱出來。這樣一來,就避免了寶寶在車內(nèi)誤開車門造成的危險。
二、寶寶暈車大對策
暈車不只是大人的“專利”,有的寶寶也會暈車。節(jié)假日是出游的好時候,很多父母會帶上孩子出游,但是在車馬勞頓中,孩子比大人更容易暈車。所以做好防暈工作至關(guān)重要。
1.寶寶暈車3原因
原因①:視覺對比有誤差
寶寶看到車外的東西時,由于車外靜止的東西和車發(fā)生一個相對運動,則相對運動越快,寶寶發(fā)生暈車的機會就會越多。此暈車癥狀比較輕。
原因②:平衡系統(tǒng)不健全
4歲以前孩子正處在發(fā)育階段,4歲后不斷趨于完善,16歲時才完全發(fā)育成熟,因此,小孩的暈車癥狀比大人重,也更普遍。
這是大多數(shù)寶寶暈車的主要原因。由于寶寶的前庭功能正處于發(fā)育階段,還不夠完善,如果行駛中的車輛顛簸得厲害,就有可能導致寶寶的前庭器官的興奮性增高,引起寶寶暈車。這種原因所導致的暈車,一般來說要比大人嚴重,也比較普遍。但隨著寶寶逐漸長大,前庭功能逐漸完善,暈車的癥狀就會逐漸減輕至消失。
原因③:綜合因素起作用
綜合因素如睡眠不足、胃腸不好、頭痛感冒等,都容易誘發(fā)暈動癥。如果車輛顛簸得厲害,就有可能導致寶寶前庭器官興奮性提高,引起暈車。
2.寶寶暈車3癥狀
癥狀①:孩子暈車,大一點的會訴說不舒服,靜靜地蜷縮在一旁,眼睛緊閉,雙手緊抓座椅,并有惡心、嘔吐、煩躁癥狀。
癥狀②:嬰幼兒不會說話,他們只能通過手舞足蹈、哭鬧、煩躁不安、出汗、嘔吐、面色蒼白、抓緊父母不松手等異常舉動來表示,此時應該想到是暈車了。
癥狀③:這些癥狀一般下車后會有好轉(zhuǎn)。
3.防止寶寶暈車的方法
看遠處——坐車時,引導寶寶注視車窗前方較遠處的風景,不要看兩旁快速移動的物體。
開車窗——坐出租車或私家車時,可以適當打開車窗,保持車內(nèi)空氣清新,且避免在車內(nèi)吸煙,或攜帶氣味較重的食品??梢允褂每照{(diào)來調(diào)節(jié)車內(nèi)空氣,但不要讓車內(nèi)溫度太高。
好心情——設法轉(zhuǎn)移寶寶的注意力,比如給寶寶拿玩具玩(私家車可以在車內(nèi)懸掛玩具或播放舒緩的音樂等)、給寶寶講故事等。但不要讓寶寶在車內(nèi)看書,否則更容易暈車。
莫訓斥——在旅游的路上,寶寶一旦做錯了事,不能沒完沒了地訓斥,否則寶寶會產(chǎn)生不愉快的心情,心情不好自然會引起全身各個系統(tǒng)的一些微妙變化,比如腺體分泌增加,自主神經(jīng)紊亂,進而引起惡心、嘔吐、頭暈等癥狀。所以,出游的時候一定要讓寶寶保持愉快的心情,這樣才能減少暈車的發(fā)生。
吃好飯——乘車前不要讓寶寶吃得太飽、太油膩,也不要讓他餓著肚子,給孩子吃一些可提供葡萄糖的食物,千萬不能因為要趕著出門,就隨便買點兒早點或者為寶寶沖一杯牛奶,吃個雞蛋就完事。如果早上沒有吃好或者沒有吃飽,寶寶胃中空虛,缺少能量的供給,加上一路顛簸,就很容易發(fā)生暈車。途中不要讓寶寶吃零食,食物在胃中膨脹,最容易使寶寶血液循環(huán)緩慢,從而影響腦部供血和供氧,也是導致寶寶犯暈的原因之一。
睡好覺——睡眠不足會影響寶寶腦部供血和供氧,有時也會是導致寶寶暈車的原因。出門前一天,一定要讓寶寶早睡,早上起來才會精神倍增,精神好的時候暈車的幾率就會大大降低。
抓鍛煉——平時多讓孩子參加一些體育鍛煉,加強前庭功能訓練。可以抱著寶寶原地慢慢旋轉(zhuǎn)。稍大的孩子可以帶他們蕩秋千、跳繩、做廣播體操;在父母的扶持下,讓孩子走高度不高的平衡木;教會孩子沿著地上的細繩行走,身體盡量不要晃動。
作者簡介:高維新,中國中西醫(yī)兒科學會全國委員,天津市中西醫(yī)兒科學會主委、名譽主委,市區(qū)兩級醫(yī)療事故鑒定委員會專家,天津新世紀兒童醫(yī)院內(nèi)科、呼吸科主任醫(y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