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圣和
摘 要:筆頭工作和教學實踐對每位職初教師來說,是最基本也是最常規(guī)的工作,但由于職初教師缺乏經驗,面對課程中出現的一系列問題往往無所適從。因此,如何有效提高職初教師筆頭撰寫工作和教學實踐的智慧獲得,將對教師的專業(yè)成長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我們以“視導”為抓手,在職初教師的筆頭工作和教學實踐過程中,經歷了“踽踽獨行—如履薄冰—蹣跚學步—昂首闊步—砥礪前行”五部曲,逐步形成“知、行、思”相互交融的模式,向著知行合一、行思并進、學思為重的理想狀態(tài)努力。讓教師做到心中有底,方向明確,有效提高了職初教師筆頭撰寫的水平和教學實踐智慧的獲得。
關鍵詞:筆頭;教學實踐;職初教師;實踐智慧
一、問題的提出
由于職初教師缺乏經驗,面對課程中出現的一系列問題往往會無所適從。不知道如何去研讀、分析教材,備課時也常常是以照搬照抄原教案為主。而由此引發(fā)的實踐教學活動的組織缺乏有效性、豐富性、靈活性。
二、從筆頭走向教學實踐的探索
1.筆頭的學習和浸潤——行走旅途四部曲
(1)踽踽獨行者——“模仿式”學習奠基礎
例如,我園備課范本的部分截取主題活動:城市風景
活動:熟悉的街道風景(語言、藝術)(要標明相關領域,主要領域在前。)
設計說明:(為什么要設計這個活動?設計思路是什么?實施過程中可能要關注什么?設計說明的編寫要從孩子的角度出發(fā),然后找到與本活動相契合的地方進行闡述。字數300以內。)
分析與反思:這種集中培訓模仿式學習,先讓職初老師明確基本的寫作規(guī)范,各部分內容要遵循的原則和要求,事無巨細,面面俱到,通過“模仿式”學習,既為剛工作的新教師奠定基礎,縮短了從何入手的不適應期,又對于有短時間工作的職初教師,能起到良好的借鑒學習作用。
(2)蹣跚學步者——“集中性”備好享資源
例如,我們提倡“集體備課、資源共享、個人加減、課后反思”的備課制度,堅持集體備課、集思廣益,還可以共同制作教具,同時必須考慮自身的優(yōu)勢和本班的教學實際,在教學設計上可以有自己的特色,具體操作時遵循“寫、議、改、補、記”,在實際教學中也不拘泥于規(guī)定的程序。
分析與反思:這種集體備課形式更能發(fā)揮教師的集體智慧,教師之間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啟發(fā)、相互補充,在這個過程中分享彼此的思考,經驗和認識,交流彼此的情感、體驗和觀念等。經過備課組的集體研討后,職初教師對于教材的理解更深刻,教學思路更寬闊,彼此合作精神更強了。
(3)如履薄冰者——“針對性”修正促提高
例如,對于職初教師的計劃、教案等筆頭要提前兩周交給年級組長或骨干教師進行檢查指導,針對他們的計劃制訂或教案設計以批注形式,提出適當的建議和意見。同時,結合月末考核,對職初教師的筆頭工作進行檢查,圍繞上面一些原則提出調整建議。并及時通過開會和個別交流談話對教師進一步的指導。
分析與反思:在這種“針對性”指導中,有效彌補了前期集體培訓中的不足。但這只是一方面被動地接受,而真正內化為在自己理解的基礎上進行撰寫,這需要一個過程和中轉消化站。而視導員“針對性”的指導猶如雪中送炭,在關鍵時刻為職初教師答疑解惑,讓老師們心中豁然開朗,不再彷徨!
(4)昂首闊步者——“自由式”討論納精華
例如,一個學期下來,到學期結束時,我們發(fā)現職初老師出現了以下狀況:一是對于自己的教學活動及其他筆頭工作的撰寫都有了突飛猛進的變化,他們都有一種想要和大家分享的愿望;當然其中也有個別教師針對出現的問題比較困惑,特別希望從大家的交流中獲得答案。
分析與反思:我們鼓勵職初教師在年級組和園區(qū)內自發(fā)組成各種小型的交流平臺,提倡他們進行隨機交流討論活動,在遇到問題時主動與身邊的同事交流探討,搭建寬松的互動交流的機會,總結分享問題和經驗,使他們在個體間的交流中“博采眾長”穩(wěn)步發(fā)展,在群體間的分享中“取其精華”不斷提高。
2.筆頭和現場的有效鏈接——知行思交融三協(xié)奏
(1)知行合一,常態(tài)指導
對于剛剛參加工作的職初教師,既沒有經驗也沒有優(yōu)勢能力,來參與大型公開教學活動。但我們幼兒園就以機會均等、納賢出新之舉措大膽改革嘗試,讓職初教師也敢于面對開放的場合。這個過程足以讓職初教師經受重重磨煉,而且我們有足夠的自信去面對挑戰(zhàn),因為我們堅強的視導后盾和“初生牛犢不怕虎”的職初老師會給我們一個滿意的答卷。
(2)行思并進,聚焦幫扶
①找到一個整合點。繪本教學活動《小花布》,針對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巧妙地將動物特有的花紋比喻成一塊塊小花布,設計在一本圖文并茂的大圖畫書上,這樣邊看圖書邊層層深入地引導孩子在幫助小動物們找花衣裳的匹配游戲中自然地滲透兒歌,很好地體現了語言和科學領域相互的整合,保留了閱讀活動的本質,實現了教學目標。
②挖掘多元價值點。對繪本的目標價值選擇也應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來進行,繪本中和生活有關的內容就相對更適合。
(3)學思為重,全面升級
短短的研討活動,讓職初教師獲益匪淺,我們也真切地感受到了方向比努力更重要。老師不但要重視真實的教學現場,更要關注幼兒關鍵經驗的獲得,把每個教學活動置于幼兒長遠發(fā)展的視野中去,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最終提升幼兒的智慧。教師要善于學習、發(fā)現和反思,轉識為智,從理論到實踐再反思相互交融在一起,全面升級最終凝聚成實踐教學的智慧。
對于職初教師教學實踐智慧研究的旅程,我們才邁上征途不久,這條路會艱辛又忙碌,但又是充滿溫情和希望的!我們想在老師的心里播下自信、勤奮、希望的種子,與他們一起收獲著勞動,幸福著變化。教師只有處理好了“知、行、思”三者的關系,并力圖做到“知行合一、行思并進、學思并重”,職初老師的實踐智慧才能獲得不斷的發(fā)展。讓我們帶著信念上路,懷著希望登程,不管和風,不管苦雨,我們都會在“視導中”始終踏實地、淡定地繼續(xù)前行!
參考文獻:
席梅紅.教育學原理:教學實踐智慧發(fā)展論.華東師范大學,2009.
(作者單位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qū)名苑學前教育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