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平
摘 要:閱讀教學是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重要一環(huán)。閱讀既能讓學生掌握基本的語文知識,又能陶冶高尚的情操和品德,達到提高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目的。
關(guān)鍵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
一、提高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對策
1.轉(zhuǎn)變教學方式
閱讀教學要注意設(shè)計的梯度,包括了積累階段,這是個動態(tài)而連續(xù)的過程。理解階段,這是培養(yǎng)學生判斷力和分析能力的主要階段。評鑒階段,到這個階段,學生一般就能夠通過不俗的語言知識、文化知識來對文章進行評價和鑒賞。
在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方式中,主要是教師進行傳授,而學生多為被動性接受知識,少有主動思考的時候。然則,“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思考與學習是相輔相成的。所以,師生之間的問答互動應該是貫穿整個教學的過程。比如,在課堂中多進行小組討論,讓學生對自己所閱讀的文章進行分析、總結(jié)和領(lǐng)悟,開拓學生的思維能力與分析能力,改變學生等老師分析的依賴心理。
2.以語言為基礎(chǔ),開發(fā)學生的興趣
每個學生的語言能力都不盡相同,他們對文章的理解也會有深淺之分。作為授課老師,必須有正確的審美觀點,這樣會直接影響到學生對于文章的審美能力以及理解。我們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閱讀教學中,老師要正視每個學生語言能力的個體差異,培養(yǎng)學生對于語言的興趣,進而培養(yǎng)他們對于文章的熱愛、對于語文分析的熱愛。最好能投學生所好,找出學生的興趣點,根據(jù)不同的閱讀文章的情景設(shè)置不同問題。而對于一些語言相對枯燥、故事性不強的文章,則需要老師適時的插入一些故事性的內(nèi)容進行教學,這樣也能開拓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3.用想象和情感提高審美能力
閱讀是一項最具有靈性的活動?!耙磺€讀者眼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遍喿x的經(jīng)典文章蘊含著深厚的人文情懷。通過那些美妙的字句,讓學生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去體會那一幅幅生動的畫面,去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或贊頌、或鞭笞、或高興、或悲傷的情感,去領(lǐng)悟文章所表達出的人生哲理,從而享受閱讀、享受閱讀所帶來的快樂。
二、結(jié)論
閱讀教學為學生、教師、文章之間架起了橋梁。而閱讀能力也成為語文教學中一項基本的能力。突破傳統(tǒng)教學方式,展現(xiàn)每個學生的個性,通過多樣化、個性化的新教學方式,來達到學生語言能力、鑒賞能力提高的目的。
參考文獻:
陶艷.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方法探討[J].文理導航:下旬,2011(5):33.
(作者單位 湖北省荊州市公安縣裕公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