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亞莉
孩子的健康成長應該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身體上的,一方面是心理上的,兩方面都健康成長才是完整意義的健康。天下的家長日日夜夜都在盼望孩子健康發(fā)展,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一生的老師,父母的言行時刻影響著孩子的言行,尤其是小學階段的孩子,更容易受父母潛移默化的影響??墒?,很多父母因為觀念不正確,又只顧著自己的事業(yè),顧著物質的富裕忽略了對孩子的了解、跟孩子的交流等等,看來家長教育觀念導致孩子的健康成長變成了一紙空文。就此我做一下淺談:
一、家長的觀念問題影響著孩子健康的心理
許多家長都認為學校有責任教育好孩子,養(yǎng)成教育只是學校里的事,在家里就不用堅持。他們認為只要孩子餓不著、凍不著、病不倒就是好事。如遇到一點麻煩,他們很自然地說出“你們老師是怎么教你的?”或是“我去告訴你老師”等等推卸責任的話。那我反過來問問您:您是怎么教你的孩子的?怎么跟他們交流的?您懂你的孩子嗎?在孩子面前夫妻吵架,給長輩臉色看,時不時的喝酒打牌,這是你們的教育方式嗎?你跟孩子誠懇的談過心嗎?跟孩子做過他們喜愛的游戲嗎?您是孩子最好的朋友最鐵的哥們嗎?沒有吧!那我告訴你,你就是個失敗的父母。
二、家長們的有些奇怪的心態(tài)影響著孩子健康的心理
1.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現(xiàn)在多數(shù)家長們都怕麻煩,總認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一門心思想著只要早早的把孩子送到學校了就安心了,他們自己懶得管孩子,懶得去跟孩子交流,懶得回答孩子們的那些不著邊界的問題。再說學校有人給你管孩子,有人給你負責啊,多好。有一次,在假期里見到一位家長說:“真是每天都盼著你們快開學呢,孩子在家搗亂得要命,講他也不聽,煩死了。”面對這樣的家長,我們何顏以對呢?想,這是個什么樣的心態(tài)???
2.“望子成龍”、“望女成鳳”
現(xiàn)在的家長總想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喜歡給他們報這樣補習班,那樣專業(yè)班等等?;驎r不時的對孩子囑咐“你給我好好學,我這么辛苦掙錢都是為了你的前途……”之類的話。多累???這是一種無形的壓力,軟折磨。你換位思考過嗎?現(xiàn)在到處都有“辦班”、“報班”的潮流。家長們不管孩子的興趣愛好,不管它的利弊,盲目的去跟隨潮流,希望自己的孩子做一個全能的人才,父母過高的要求,會無意識形成一種壓力,使孩子無法放松自己,造成抑郁狀態(tài)。父母不考慮子女的實際情況,一味地高標準嚴要求,是違背孩子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的,我們站在心理健康的角度思考一下,這樣行嗎?
3.“棍棒底下出孝子”
有的家長對孩子專治苛刻,平時不注意正確的說服教育,一旦孩子出現(xiàn)缺點錯誤,輕則訓斥責罵,重則拳腳相加。采用簡單粗暴的方式,不尊重孩子的人格。這樣做,根本起不到教育的作用,只能加重子女與家長之間的對立。我記得有個電視廣告做得非常棒,它講述了人們常常忽略的問題——“教育孩子,從我做起”的大道理。廣告里的孩子看到他媽媽給她年邁的母親洗腳之后,他也去給媽媽準備洗腳水,對媽媽說:媽媽,洗腳。所以家長們收起你們的棍棒,用自己的言行去感化孩子吧!避免孩子在父母的“棍棒教育”下變得反感父母教育,進而形成反老師、反社會的心態(tài)。
4.“責孩子嚴,責己寬”
孩子有自己的人格,要求平等,要求尊重。一旦他們發(fā)現(xiàn)別人過得輕輕松松只有自己“受苦、受累”時,便會產(chǎn)生一種不公平心理,這種心理容易導致孩子的不滿情緒,從而影響其健康發(fā)展。為人父母,應該為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做到嚴以律己,讓孩子心服口服地接受自己的教育?,F(xiàn)在的孩子大多數(shù)是獨生子女,他們從小就受到父輩、祖輩過多的關心愛護,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太陽”。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他們的生活條件也變得越來越優(yōu)越,生活在一種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安逸的環(huán)境當中,遇到挫折、經(jīng)歷磨練的機會越來越少。一旦他們考試成績差、或與同學關系不和、或遭到老師的批評等,都會對他們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影響。溺愛嬌縱的家庭教育,使子女任性自私、傲慢無理、貪圖享受;而租暴專制的家庭教育使子女暴躁冷酷、粗野蠻橫,缺乏同情心。
三、家校配合不及時,影響了孩子的健康發(fā)展
目前農(nóng)村學校與家長的配合存在著不少的問題。古人講“養(yǎng)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要培養(yǎng)孩子成才,學校和家庭都負有重大責任,只有家長重視和做好與學校配合教育孩子的工作,學校教育離不開社會、家庭的配合,在爭取家長合作時,如果說提高認識是基礎,積極參與就是重點,家教方法則是關鍵。就目前的現(xiàn)狀而言,學校與家長聯(lián)系的唯一一個橋梁就是班主任,可是班主任的工作又太多,就像那挪不動的山一樣堆在那兒。班主任既是任課老師,又是班主任,又是學生們的貼身保鏢兼保姆。是學校業(yè)務骨干,所有活動沒他們就辦不了,他們要宣傳,要組織。他們有寫不完的計劃、總結、安全教育、習慣教育、衛(wèi)生教育、某某教育都出此班主任手中。學生病了班主任還帶到醫(yī)院去看醫(yī)生,跟家長聯(lián)系也是班主任的事。班主任在眾多工作壓力下,還要了解學生,了解家庭情況,跟家長聯(lián)合作業(yè),有時還真是力不從心。因此只有家校形成合力,教育效果才可能是加法;只有家校經(jīng)常聯(lián)系,家長和學校在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上統(tǒng)一思想,教育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總之,孩子是祖國的未來,是父母的希望,我們要花心思去讀懂他們,花心思去教育他們才對。讓我們用真誠架起一座溝通學校與家庭的連心橋,加強家校聯(lián)系,相互配合,共同促進我們的孩子健康成長,擁有一個美麗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