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文杰
如何有效發(fā)揮游戲的激趣作用,正確把握并解決活動的重難點,做到以幼兒為本,關注幼兒學習與發(fā)展的整體性,是這個活動需要進一步完善的關鍵所在。
一、有效發(fā)揮游戲的激趣作用
原方案雖然設計了“和顏料寶寶打招呼”等游戲情境,教師也運用游戲的口吻與幼兒對話,但趣味性并不強。在這幾個情境中,最能激起幼兒興趣的是“宣紙變魔術”。建議教師以“學做小魔術師”為主線,以神秘的口吻、變化的結果來充分激發(fā)幼兒學變魔術的愿望。有了興趣的引導,幼兒在學習作畫方法時就會積極主動了。
二、正確把握并解決活動的重難點
《綱要》指出:幼兒藝術領域?qū)W習的主要目標之一在于學會感受美和發(fā)現(xiàn)美。引導幼兒認識顏料。感知顏料在宣紙上暈染的過程應是本活動的主要目標。而原方案卻把使用滴瓶和滴畫的方法作為教學的重難點,不太合適。建議教師把重難點放在幼兒注意力最集中的時段——活動開始,以魔術表演吸引幼兒的注意,請幼兒猜猜哪一張是有魔力的紙——通過白紙與宣紙的對比,讓幼兒認識宣紙的吸水性;通過觀祭魔術中花兒變化的情節(jié),感受顏料在宣紙上暈染開來的美。
三、以幼兒為本,尊重個體差異
教師只有充分考慮到幼兒之間的能力差異,提供難易不同的操作工具,才能使幼兒對滴畫活動產(chǎn)生興趣。建議教師不僅讓幼兒在活動前使用滴瓶,還可提供操作簡單的小噴霧瓶,作畫形式有兩種:(1)先用棉簽蘸顏料點在宣紙上,再用小噴霧瓶對準顏料噴畫。(2)直接用滴瓶中的顏料滴畫。多種工具和不同作畫形式為幼兒提供了多樣化的學習機會和條件,便于幼兒選擇,滿足了不同能力幼兒的需求。
四、關注幼兒學習與發(fā)展的整體性
《綱要》明確指出,幼兒教育應注重整體性和全面性。原方案給予幼兒表達自己發(fā)現(xiàn)和感受的機會太少。建議讓幼兒充分交流,表達自己的體驗和結果。如:你有什么辦法讓花兒開放?花兒有什么變化?是怎么變的?變得怎樣了……建議教師在繪畫時提供大張的底圖,既創(chuàng)設草地的情境,又為幼兒提供與同伴合作作畫的機會,使幼兒在合作過程中,不僅學習如何與人協(xié)商交流、友好相處,還學習如何看待自己、對待他人,在相互學習中獲得多種學習策略,得到多方面發(fā)展。
讓幼兒自主創(chuàng)作
王慧
小班幼兒的控制能力較弱,往往不能做到心到、眼到、手到。所以在美術活動中,教師首先要創(chuàng)設輕松的活動氛圍,在心理上支持幼兒自主創(chuàng)作。教師可以先為每個幼兒提供一張小小的宣紙,請幼兒大膽嘗試用自己喜歡的顏色滴出幾朵花。在幼兒嘗試之后,教師組織討論:“你是怎么滴出××顏色的小花的?滴畫時你看到了什么有趣的事?滴畫時遇到了什么困難?”對幼兒不會找空白處滴畫的現(xiàn)象,教師可以啟發(fā)幼兒思考:“這朵小花會越長越大,可是它的旁邊沒有地方了,小花就沒有辦法開得大大的了。下次滴畫時我們要怎樣做呢?”幼兒討論后教師可用兒歌幫助小結:“小瓶子手中拿,尖尖嘴頭朝下,輕輕捏,抬起來,走一步,再開花?!庇變阂驗橛辛饲懊娴牡萎媷L試,再在大一些的紙上進行創(chuàng)作時膽子就大了。在組織幼兒展示滴畫作品時,教師可以啟發(fā)幼兒講述自己的作品,如“你的草地上有一朵花特別大,是花姐姐還是……”“這個小花園真美,請你說說美在哪兒?”“你的花園為什么這么好看?有什么花,還有什么花?”……活動結束后,教師可在區(qū)角提供不同的滴畫作品,讓幼兒邊欣賞邊創(chuàng)作。
逐層推進幼兒的自主學習
孫姍
小班幼兒對水墨畫的繪畫材料和表現(xiàn)形式都比較陌生,原方案的學習內(nèi)容對于他們具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教師設計了“和顏料寶寶打招呼”等三個游戲情境,采取經(jīng)驗前置、兒歌輔助、示范練習等教學策略,突破教學難點,這些都值得肯定。不過,筆者認為,原方案中教師教的痕跡較濃,在審美情趣和表現(xiàn)能力培養(yǎng)方面稍顯欠缺。教師可以“美”為主線,層層遞進地開展活動,引導幼兒主動學習,讓幼兒在體驗美、表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的過程中,提升審美情趣、審美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
一、充分感知欣賞
感知欣賞是表達表現(xiàn)的基礎,幼兒在欣賞的過程中能積累事物的表象、美的感受與體驗,也能充分激發(fā)幼兒創(chuàng)作的欲望。教師可讓幼兒欣賞真實的花,或通過課件讓幼兒欣賞五彩繽紛、姿態(tài)各異的花,再過渡到欣賞用水墨畫形式表現(xiàn)的花。多層次的感知欣賞能將幼兒帶入美的情境中,積累豐富的表象,獲得深刻的情感體驗。
二、自主嘗試探索
幼兒在活動前已玩過顏料瓶,對滴畫這一技能已有初步的感性經(jīng)驗,教師在介紹顏料和作畫工具后,不妨放手讓幼兒探索,引導幼兒觀察并表達滴畫的過程和結果,發(fā)現(xiàn)花朵大小與滴畫顏料多少的關系。在此基礎上,教師再用兒歌幫助幼兒提煉操作要點,這樣能給幼兒留有自主探究的時間和空間,激發(fā)和保護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三、自由表達個性
為了更好地激發(fā)幼兒的創(chuàng)作欲望,教師可創(chuàng)設情境,給幼兒提供有綠草、蝴蝶的背景圖,告訴幼兒春天來了,請幼兒幫忙畫出美麗的花朵,吸引蝴蝶來采花粉。幼兒作畫之前。教師可引導幼兒說說自己想畫什么顏色、什么姿態(tài)的花,并進行個性化的表達。教師則通過觀察從布局、技能等方面給予必要的指導,增強幼兒的表現(xiàn)力。最后,教師讓幼兒將自己的作品布置成一個美麗的大花園,引導幼兒相互欣賞,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