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盧萍 鈕俊芳
摘 要:好的朗讀能走進人的心田,觸動人的心靈。朗讀如同美酒,讀之越深,越覺其味之甘醇。閱讀教學中,教師應充分重視“有感情地朗讀”,讓學生通過深情朗讀,獲得思想熏陶,情感升華。
關(guān)鍵詞:朗讀;聲情并茂;個性吟詠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白x”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永恒旋律,“有感情地朗讀”有利于發(fā)展智力,獲得思想熏陶;有助于情感傳遞,產(chǎn)生情感共鳴。然而,在如今的課堂中,盡管我們聽到不少瑯瑯讀書聲,但“為朗讀而朗讀”“朗讀走過場”等形式的“無感情朗讀”越來越多。小學語文是最富有情感的學科,每篇課文都深藏著作者的濃濃真情,如何讀出,甚至讀好那一份力透紙背的深情呢?
一、斟字酌句,情由心生
著名特級教師孫雙金說:“語言有溫度,字詞知冷暖?!背晒Φ睦首x應緊扣語言文字,“重錘敲打關(guān)鍵詞句”“認真聽聽它的聲音,辨辨它的色彩,掂掂它的分量,摸摸它的‘體溫”,靜靜地揣摩作者隱藏于文字深處的思想、情感,與作者的心靈對話,將無聲蘊情的文字化為有聲溢情的言語,達到語言與情感的完美契合。
“她面對著的是無邊無際的黑暗和死一般的沉寂。她不能喊一聲‘媽媽,也不能傾訴心中的希望和要求?!毙『愑啄甑牟恍疑钌钣|動著孩子們的心,孩子們從“無邊無際的黑暗”“死一般的沉寂”中感受到小海倫在漫長黑暗世界中的孤單與恐懼,也從“不能”“也不能”中感受到小海倫瀕臨絕望的無奈與悲傷。他們用低沉的嗓音,緩慢的語速,一遍又一遍地讀出小海倫的傷悲與恐懼,更讀出心底對小海倫的同情。這樣的朗讀,“發(fā)乎心而動乎情”。
二、鏈接生活,體驗情境
小學生受年齡特點、生活閱歷等因素的制約,他們對事物的認識往往不夠深入,而在蘇教版的語文教材中仍然存在著一些抽象、枯燥的內(nèi)容,僅僅依賴教師對語言文字的分析、研究,往往激不起學生的情感共鳴。茅盾曾說:“理解文章應一邊讀,一邊回想自己所經(jīng)歷的相似的人生,或者一邊讀一邊到現(xiàn)實生活中去?!庇纱思氨?,學生才能真正進入課文所描繪的情境,讀得繪聲繪色,讀得情趣盎然。
“突然,一只個兒特別大的老天鵝騰空而起,可是它并沒有飛走,而是利用下落的沖力,像石頭似的讓自己的胸脯和翅膀重重地撲打在冰面上?!痹凇耙黄鹨宦洹敝?,老天鵝充分展示了勇敢果斷和自我犧牲精神。怎樣引導孩子們讀出心中那只奮不顧身的老天鵝呢?朗讀之前,我下了兩個口號:①握起拳頭,高高舉起,拍打桌面;②再次握起拳頭,再次高高舉起,重重地拍打桌面。力量的逐漸增強,讓孩子們真真實實地感受到了手的疼痛,那份劇痛更如一柄重錘敲擊在他們的心坎上。他們被感染了,被震撼了,對老天鵝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頓時幻化為動情的朗讀,從心中,從口中噴瀉而出。
三、循循善誘,融情入境
葉圣陶說:“語文課以讀書為目的,老師若引導學生善于讀,則功莫大焉?!闭Z文老師應該是“性情中人”,應該是“多愁善感”的人,善用“抒情”甚至“煽情”牢牢抓住孩子們的心靈,撥動孩子們的心懷,使自己的語文課堂聲情并茂、魅力無窮?!扒榫壘成保⒆觽冊诶蠋煷猴L化雨的滋潤下,將越讀越好,越讀越美。
在《鷸蚌相爭》一課中,我將孩子們分成兩大組,分別扮演“鷸”和“蚌”,讀好二者“相持”中的劍拔弩張、氣勢洶洶。
師:太陽升起來了,鷸大聲說——
甲組:“你不松開殼兒,就等著瞧吧。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沒有了水,你就會干死在這河灘上!”
師:蚌也大聲回道——
乙組:“我就這樣夾住你的嘴不放。今天拔不出來,明天拔不出來,吃不到東西,你也會餓死在這河灘上!”
師:太陽漸漸升至當空,鷸威脅道——
甲組:“你不松開殼兒……”
師:蚌毫不示弱,不客氣地說——
乙組:“我就這樣夾住你的嘴不放……”
師:鷸氣得直跺腳,說——
甲組:“你不松開殼兒……”
師:蚌扯高了嗓門,喊道——
乙組:“我就這樣夾住你的嘴不放……”
師:太陽緩緩下山,鷸有氣無力地說——
甲組:“你不松開殼兒……”
師:蚌嘆了一口氣說——
乙組:“我就這樣夾住你的嘴不放……”
孩子們在一遍一遍的角色朗讀中,不知不覺便進入了文本的情境,讀得有情有景,興味盎然。
四、個性吟詠,我口讀我情
課堂教學中我們總會發(fā)現(xiàn)孩子們獨自朗讀時或搖頭晃腦,或抑揚頓挫,或帶有表演地夸張讀,感情十分充沛,可集體朗讀時原本充沛的感情一下子就“煙消云散”了。閱讀是一種個體行為,孩子們在閱讀過程中,由于生活閱歷、個性差異等因素對字詞句的理解、體會也各不相同,朗讀時自然就各有千秋了。因此,我們要積極鼓勵個性化的多元朗讀,讓孩子們將自己的獨有發(fā)現(xiàn)在朗讀中表達出來,與人分享。
“好客的槐鄉(xiāng)孩子就會把他拉到家中,請他美美地吃上一頓槐花飯?!焙⒆觽儌€性化地讀出了自己心底的獨特情感。有的拉長了“拉”字,讀出了槐鄉(xiāng)孩子的熱情、真誠;有的搖頭晃腦地重讀“美美地”,讀出了槐花飯的味美,讓人不禁垂涎欲滴;有的一字一頓地突出“槐、花、飯”,不僅讀出了槐鄉(xiāng)孩子的天真可愛,還讀出了他們以家鄉(xiāng)為傲的感情……
聲情并茂地朗讀應該是小學語文課堂中最精彩的部分,最美的環(huán)節(jié)。教學中,讓我們調(diào)動起孩子們的聽覺、視覺、觸覺,讓孩子們的情感、心理與文本、作者產(chǎn)生共鳴與默契,讓孩子們在朗讀中愉快地釋放本真,感悟?qū)W習的快樂。
參考文獻:
鄭連珍.讓“讀”領風騷[J].教育教學論壇,2010(30).
(作者單位 蔣盧萍:江蘇省宜興市芳莊小學 鈕俊芳:江蘇省宜興市湖濱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