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夏子
【摘 要】本研究將專科院校英語專業(yè)的108名大一學生分為實驗組和控制組,經(jīng)過對實驗組學生為期16周的詞塊能力訓練,分析兩組學生在英語詞塊能力前后測及英語綜合能力前后測中的成績對比,以及實驗組學生的詞塊能力與綜合英語測試成績的關系,從而得出英語詞塊能力對英語綜合測試成績的影響程度。
【關鍵詞】詞塊 英語綜合能力 大專院校
一、引言
在當今競爭激烈的知識經(jīng)濟時代,社會對大學畢業(yè)生的技能要求越來越高。如何讓大專院校英語專業(yè)學生在三年中學好專業(yè)知識從而順利走上求職道路,是英語教師的工作重點、難點。大學生在英語學習上常以單純的背誦、默寫的強化性方式,因此導致單詞記不牢,語言輸出能力薄弱,從而影響英語成績的提高。針對以上問題,筆者對大專院校英語系108名學生進行詞塊教學實驗,分析詞塊訓練的教學效果,探討英語詞塊能力對英語成績的影響。
二、理論基礎
詞塊(lexical chunks)是交際活動中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詞組合而成的具有特定意義和結構的,以相對固定的形式存在的語言現(xiàn)象,有利于提高語言生成能力的短語、固定搭配、習慣用語或句式。Ellis & Larsen (2006) 提出:語言的習得在某些程度上發(fā)生在對具有詞化句干功能的詞塊的大量積累基礎上。學習英語的最終目的在于運用,而在實際運用的過程中,第二語言的輸入與輸出通常受限于記憶和時間的壓力。如何高效地理解并產(chǎn)出的關鍵在于對詞塊的靈活運用,而不是對語法的推敲琢磨。丁言仁、戚焱(2005)通過研究得出:詞塊知識在英語知識結構中占有重要地位,而語法知識位于其次。語言學家桂詩春(1991)則認為組塊是克服短時記憶局限的一個過程。以詞為塊能增加所記單詞,以句為塊能一次性記憶幾個句子。因此,利用詞匯組塊的方法能使所記憶的單位發(fā)生有意義的聯(lián)系,擴大記憶容量,提高學習語言的效率。
三、實驗過程
(一)實驗對象
本研究的詞塊教學實驗對象是來自廣東省某一大專院校英語教育專業(yè)的108名一年級的學生。他們按自然班分為實驗組和控制組,每組各54人。實驗對象在實驗前都已具備一定的英語基礎,能識別詞塊,因此詞塊教學對其將具備一定的效用。另外,兩個班級在實驗過程中除了詞塊訓練以外,其他課程設置、授課老師均相同。以上條件為實驗結果的真實性和公平性提供了保障。
(二)實驗方法
本研究以詞塊能力測試(前測與后測)和英語綜合能力測試(前測與后測)的成績?yōu)閿?shù)據(jù),分析英語詞塊能力對英語測試成績的影響。詞塊能力測試中的詞匯主要挑選自《高等學校英語專業(yè)教學大綱》(詞匯表)中的100個常用詞。測試包括60道多項選擇題和10道翻譯題,分別考察詞塊的接受能力和產(chǎn)出能力。筆者將以上題目隨機平分成A、B兩套測試卷,分別包括30道多項選擇題和5道翻譯題。A卷作為前測試卷,B卷作為后測試卷,測試時間均為40分鐘。測量學生英語綜合能力成績的測試卷是在歷年的大學英語四級考試真題庫中經(jīng)過挑選、重組而成的兩份題型、題量相同的試卷,分別作為前測卷和后測卷。
(三)實驗步驟
實驗對象在大一第二學期開學初參加詞塊能力前測和英語綜合能力前測。實驗組的詞塊能力訓練開始于學期的第一周,詞塊專訓教師在實驗班實施以單元主題為基礎的詞塊訓練,圍繞每單元的主題全面展開聽說讀寫活動,通過強化記憶、復習、練習鞏固等使詞塊教學貫穿于課前、課中和課后,使學生從接受詞塊、模仿套用到具備重新組裝、創(chuàng)造使用的能力。
實驗組的詞塊能力訓練一共進行了16周。筆者在第17周對108名實驗對象進行后測,包括40分鐘的詞塊能力B卷測試和140分鐘的英語綜合能力后測。
四、實驗結果與討論
(一)前測結果
在詞塊訓練之前,實驗對象參加了英語詞塊能力前測和英語綜合能力前測。實驗組和控制組在詞塊能力前測中的平均成績分別為74.78和74.54。筆者使用了獨立樣本的T檢驗,結果如表1所示,說明在0.05的顯著性水平,在詞塊能力前測成績中兩組之間不存在顯著性差異(t=0.182, p=0.856>0.05)。
在英語綜合能力前測成績中,實驗組和控制組的平均分各為66.98和66.86。筆者使用了獨立樣本的T檢驗,結果(如表2)顯示,在0.05的顯著性水平,兩組在英語綜合能力前測成績中不存在顯著性差異(t=108,p=0.914>0.05),由此可認為實驗前兩組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水平相當。
(二)前后測結果比較
經(jīng)過一學期的詞塊訓練,108名實驗對象在期末再一次參加英語詞塊能力后測和英語綜合能力后測。表3整理出在英語詞塊能力測試和英語綜合能力測試中,兩組學生的前測、后測平均成績以及前后測成績的對比。
由表3可知,實驗組和控制組的學生經(jīng)過一個學期的學習,詞塊測試成績和綜合能力測試成績都有所提高。其中,實驗組的學生經(jīng)過系統(tǒng)的詞塊能力專訓,英語綜合能力后測提高的分數(shù)比控制組的學生多了5分。由于實驗組和控制組在實驗環(huán)境下的其他因素相同,這5分可以認為是詞塊能力訓練帶來的效果。可見英語詞塊能力提高了,綜合能力測試成績也顯著提高了,詞塊能力專訓對英語綜合測試成績的提高具有一定的作用。
(三)詞塊能力對綜合測試的影響
上文已論證了英語詞塊能力對英語綜合能力測試是有一定影響的。為進一步論證兩者之間是否存在密切的聯(lián)系,筆者運用SPSS對實驗組的詞塊能力后測成績和英語綜合能力后測成績進行相關分析。結果如表4所示,兩者相關系數(shù)r=0.595,顯著性水平p<0.01。因此,英語詞塊能力水平與英語綜合能力水平有一定相關性。
既然英語詞塊能力水平與英語綜合能力水平是相關的,那么究竟有多大的影響呢?筆者運用SPSS的回歸分析對實驗班學生的后測成績做出進一步的研究。
將實驗班學生詞塊能力后測成績作為自變量X,英語綜合能力后測成績作為因變量Y,用SPSS進行一元回歸分析,得出回歸系數(shù)為0.499,如表5所示。根據(jù)回歸分析的結果可得出回歸方程Y=37.701+0.499X,即學生的英語詞塊測試每提高1分,其英語綜合能力測試成績就會相應地提高0.499分。
(四)實驗討論
通過以上實驗的分析可得,在英語綜合能力測試中,有經(jīng)過英語詞塊專訓的學生比沒有經(jīng)過詞塊專訓的學生成績提高的幅度更大。英語詞塊能力的高低直接關系到英語綜合能力測試的成績。英語詞塊能力水平提高了,英語綜合能力測試的成績也相應的提高。英語詞塊能力測試成績每提高1分對英語綜合能力測試成績的貢獻是0.499分。
經(jīng)過一個學期的訓練,有學生反映詞塊專訓使他們背誦單詞的壓力稍有減小,學習興趣也因為背誦難度的降低而有增無減。英語教學中一直被提倡的“學習不能死記硬背,要講究方法”的說法也從理論真正過渡到實踐。以詞塊為記憶單位的英語學習法,使學生的記憶容量增大。單詞不再是孤立存在的字母組合,而是作為詞塊中更小的單位被整體輸入以及整體提取。
五、結語
綜上所述,英語詞塊能力與英語綜合測試成績之間是正相關的關系。增強英語詞塊能力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測試成績。大專院校英語專業(yè)的學生可以通過系統(tǒng)的英語詞塊訓練提高詞塊運用能力并提高英語綜合測試成績,從而更準確、更地道地使用英語,增強自己在求職道路上的競爭力。本研究的局限性在于衡量實驗組學生英語詞塊能力對英語綜合測試的影響時,無法控制其他變量帶來的影響。學生在英語綜合能力后測中提高的分數(shù)有可能也是其他因素(如其他課程學習、學生自身努力等)帶來的成果。因此對于“學生的英語詞塊測試每提高1分,其英語綜合能力測試成績就會相應地提高0.499分”這個論點,即有待考證。
【參考文獻】
[1]Ellis, N. and Larsen-Freeman, D. Language emergence: Implications for applied linguistics introduction to the special issue [J]. Applied Linguistics. 2006 (27): 558–589.
[2]丁言仁, 戚焱. 詞塊運用與英語口語和寫作水平的相關性研究[J]. 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 2005, 28(3).
[3]桂詩春. 實驗心理語言學綱要 [M]. 長沙: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