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康德美學范疇體系為“必然—美—崇高—自由”,這對于大學生嚴格要求自己,促進自身健康成長有所啟示,如追求崇高、追求自由、探求人類最高層次的學問等。對此,大學生應有所感觸,以提高自己綜合素質,為今后的發(fā)展奠定基礎。
[關鍵詞] 康德美學;崇高;實踐理性;大學生健康成長
大學生是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后備力量,是未來社會進一步發(fā)展的中堅力量,大學生的健康成長不僅有利于大學生自身的發(fā)展,對于整個社會的發(fā)展也具有重要意義。而大學生的健康成長,需要其追求崇高、追求自由、探求人類最高層次的學問等??档旅缹W體系關于這幾點有所闡述,筆者在對康德美學學習的過程中,有所感觸,特在此淺談康德美學對大學生健康成長的幾點啟示。
一、淺談康德美學體系
所謂美學,美學家李澤厚認為美學是以審美經驗為中心,研究美和藝術的科學[1]?!懊缹W是研究審美經驗的科學,美就在美感之中,而美感主要就在藝術之中”[2],這是指美學的價值,認為美學將美感以藝術的形式展現(xiàn)在人們的面前,并引導人們追求藝術而獲得美的感覺??档率钦軐W美學的創(chuàng)始人,康德于1790年出版了他的《批判力批判》,建立了他的批判哲學,“我以此結束我的全部批判工作?!盵3]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主要是針對自然因果的現(xiàn)象界,來研究認識論,即真理問題;《實踐理性批判》是針對自由意志的本體界,討論倫理學,即善的問題;而《判斷力批判》在其上卷中對審美判斷力批判進行了討論,探究了鑒賞判斷的審美思想以及人類學傾向。
通過對康德美學的學習,筆者認為其對于大學生自身健康成長的啟示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追求美的、崇高的知識;注重自身的主體性,充分發(fā)揮主體意識;探求人類最高層次的學問,學習最具普遍性、最具真理性的知識;以獲得自己自由全面發(fā)展為最終目標等。
二、學習康德美學知識過程中的相關啟示
首先,大學生要注重追求美的、崇高的知識。大學之所以稱為大學,是因為它是一個學習的場所,是一個文化積淀的區(qū)域,是具有獨特校園文化的。大學生應該以學習知識為主,在學習過程中應注重追求美的、崇高的知識,亦可理解為“既要讀構建知識體系之書,奠定文化素養(yǎng)和人文精神;也要讀培養(yǎng)從業(yè)本領之書,掌握專業(yè)知識和職業(yè)技能;更要讀引導人生之書,明確人生方向和行為準則”[4]。我們在學習知識的同時,還要注重美的感化,以審美判斷來獲取愉快感。這種愉快感是審美愉快感,既不同于生理與快感,也不同于善的愉快感,因為這兩者與利害相關聯(lián),善的愉快感還與確定的感念相關聯(lián),審美的愉快感則是無概念性和無利害性。康德對此也曾指出:“在我們諸認知能力的、畢竟同時又必須是合目的性的游戲中的這種自由情感的基礎上,就產生那種愉快,它是惟一可以普遍傳達卻并不建立在概念之上的?!盵5]
其次,大學生在自身發(fā)展過程中要充分發(fā)揮自己的主體性??档旅缹W的主體性實質即為審美判斷的問題是自然合于人的問題,亦表現(xiàn)為它的審美超越性。在康德眼中,審美活動超越于人生存需要,人在審美活動中才可以發(fā)揮其最純粹、最典型、最集中的主體性[6]。對于大學生來講,大學生在學習中也要充分調動自身的主體意識,充分發(fā)揮自身的主體性。
再次,大學生為促進自己健康發(fā)展,還應探求人類最高層次的學問,學習最具普遍性、最具真理性的知識??档旅缹W思想最終是為建立實踐理性本體論美學,是為充分發(fā)揮人類理性意識層面的功能。對此,大學生也應有所行動。所謂最具有普遍性、真理性的知識就是哲學知識,努力學習哲學知識,可以使我們更為理性的思考,乃至理性的做事情。
最后,我們應以促進自身全面自由發(fā)展為目標??档旅缹W范疇體系是以“自由”作為追求美和追求崇高的歸宿,對于我們的啟示則是追求自身的全面自由發(fā)展。馬克思關于人自由全面發(fā)展有所論述,他認為人全面發(fā)展包括人身心全面發(fā)展、活動能力全面發(fā)展、個人與社會的協(xié)調統(tǒng)一與全面發(fā)展以及自由個性的充分發(fā)展四個方面,最終達到馬克思所設想的境況,即“代替那存在著階級和階級對立的資產階級舊社會的,將是這樣一個聯(lián)合體,在那里,每個人的自由發(fā)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fā)展的條件”[7]。
三、結語
康德是第一個按照整個哲學體系的要求來建立美學范疇的哲學家,康德美學范疇最終形成了“自然→美(純粹美—依存美—理想美)→崇高(數(shù)學的崇高—力學的崇高)→自由;自然(感性、知性)→美(想象力和知性的協(xié)調)→(想象力借助理性的活動)→自由(理性)”的體系。在學習康德美學知識過程中,筆者從促進自身發(fā)展角度出發(fā),聯(lián)系到當前大學生樹立正確發(fā)展思想的必要性,談了幾點想法。相信,在今后大學生會更加注重嚴于律己,提高自己。
參考文獻:
[1]張法.美學:定義、經典、范圍、內容[J].文藝爭鳴,2011(9):79.
[2]同上,80頁.
[3]康德著,宗白華譯.判斷力批判(上卷)[M].北京:商務印刷館,1996:61.
[4]陳萬松.抓“兩風三德”建設 育廉潔價值理念[J]//唐尚樸主編.紀念中國共產黨建黨九十周年—四川師范大學反腐倡廉建設論文集[M].四川師范大學電子出版社,2011:53.
[5]轉引陳本益.康德美學的先天原則探析[J].文藝理論研究,2011(3):117.原文出自鄧曉芒譯:判斷力批判(上卷),人民出版社2002版:159頁.
[6]同②.
[7] 馬克思,恩格斯.共產黨宣言[M]//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491.
基金項目:本文為四川師范大學文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yè)郭紅所作。
作者簡介:郭紅,四川師范大學文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yè)2010級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