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世上可啟示我們的禪機總比想象的多,重要的是我們遇見它們之后堅持新的轉變。聽從心的領悟是件難事。并且如蓮花遮蔽在滿塘荷葉之后,風行而現(xiàn),轉瞬即逝。
Hello,夏烈。寫信給你是要說說我父母的事。我爸平時愛打牌,每天晚飯后都會去棋牌室。前一陣子,他不小心摔斷了腿,在家休養(yǎng),結果他干脆整天都待在棋牌室了。
關于打牌,我媽對我爸一直怨言頗多,以前就吵過很多次?,F(xiàn)在,看到爸爸瘸著腿還整天待在棋牌室,我媽的怨氣就更大了。念叨三四回不見效后,她終于爆發(fā)了:“打牌打牌,你只曉得打牌,棋牌室里有神醫(yī)能把你的腿治好是不是?還是有其他吸引你的東西每天要去?你有沒想過家里還有老婆女兒?。抠崄淼腻X全都送給棋牌室好了!嫁給你這么多年,你有沒有對我好過?有沒有幫我洗過一次碗?我做牛做馬照顧全家,難道是我欠你的?”“打兩局麻將怎么了?燒飯洗衣服是你們女人家的本分,你有什么好抱怨的。不愿意做就別做,總有人愿意做的!”……總之,他們把陳年爛谷子的事都拿出來吵,吵完了就開始冷戰(zhàn),家里的空氣都凝固了。
現(xiàn)在,媽媽帶些食堂的飯菜回來就當是晚飯了,也不愿和我多說話,爸爸則打牌到很晚才回家。家里其他親戚朋友也來勸和過,不過他們擺出了一副誰也別來管、大不了離婚的姿態(tài)。
家里氣氛不好,我也沒心思學習,每天都覺得回家是種折磨,我都想住到同學家去了。上禮拜英語單元測驗,我的分數(shù)下降得很厲害。我把試卷拿給媽媽簽字,不出意外地挨了一頓批。她說我不懂事、不爭氣,說她只能指望我了……我不知道該說什么。
說實話,我也看不慣我爸的態(tài)度,一直不管我、不管家,只惦著打牌。有時候我想,他們離婚了也好,我跟我媽好了,日子興許能清靜點,只不過媽媽的希望可能會壓得我喘不過氣。
我和最要好的同學說過家里的事,是做點什么勸和父母,還是隨他們去,她也不知道該怎么辦。所以,我只能把希望寄托在你身上了,求求你給我些意見。
無助的桃子
桃子,你好!
你很郁悶吧?我也是。讀了你的來信之后我就郁悶了,一個人在書房的藤椅里呆坐著。我不抽煙,所以覺得缺了點什么,否則可以把自己包圍在煙霧中,增加一點溫暖感、一點苦澀中的可依靠感。但是,沒有,環(huán)境還是這樣直剌剌地聳立在我們周邊,不是夢——在夢里,恐怖一會兒也就過去了;在生活里,它可能長期存在,像一條機械的狗,設定好程序按時狂吠,搞得我們不得安寧。
拉回思緒,我還是實實在在地為你考慮考慮吧。為了幫助你,我想我得先從郁悶中走出來。我們若不能自己救自己,就不能幫別人;更何況,別人終究是別人,歸根結底也是不能完全依靠的。
家庭和父母無法選擇
家庭和父母無法選擇。如果可以選擇,你現(xiàn)在肯定不愿意待在這個家庭,這樣一個環(huán)境對你不公平。對于每一個成長中的年輕人來說,有兩個條件最好能達到:一是基本的物質條件,二是基本的愛的氛圍。我們并不需要也不可能家家戶戶都大富大貴,但我們對于衣食無憂、愛與和諧的底線訴求并不貪婪。一個好的社會、一戶好的人家、一對好的夫妻,理應按照這個底線訴求去完成和完善,否則,就是我們成年人缺乏責任感,對孩子不負責任。
但是,生活總有這樣那樣的不完滿,漏洞百出。有不少年輕人跟你一樣,并沒有享受到這些基本的“福利”,所以即使你有所埋怨,也請振作,因為我們還要一起設法為你的未來動動腦筋。
求人不如求己
那么該怎么辦呢?我前面說了,求人不如求己。當我們發(fā)現(xiàn)所處的環(huán)境不夠好,甚至有些東西一時無法改變的時候,要學會從這個糟糕的情況中跳脫出來,理智地分析,為自己著想、規(guī)劃。這就好像你在迷宮中不知方向了,就得想辦法登上高處俯瞰全局,想明白逃出去的路徑。這種跳脫出來、理智俯瞰的意義就不多說了,我直接傳授方法論。
你應該看到,目前你父母的爭吵是一個無法瞬間解決的結,這是他們彼此的性格和長期的習慣造成的,尤其是你老爸!那么,與其把所有精力放在調解他們的關系、試圖盡快讓他們和睦無隙上,不如把精力放在發(fā)展壯大自己、為自己有更愉快的心情和將來有更好的前途上。
為自己的前途和好心情努力
什么才是你更好的前途和更愉快的心情?在我看來,更好的前途就是你的成績,這是決定你升學的關鍵,所以你絕對不能放棄、懈怠,不能不知不覺地被“不懂事”的爸媽犧牲掉。你要把注意力從他們糾結的爭吵現(xiàn)場收回來,放到自己的學業(yè)規(guī)劃上去,該復習的時候就復習,要做題的時候就做題,必須牢牢把握上課時間?;丶抑鬀]有好的環(huán)境讓你自習,這是你比別人不利的,但真正的好學生都是抓住上課那45分鐘的人。即便回家,你也可以關上門看你自己的書,而不必時時刻刻徘徊在爸媽周圍,“享受”折磨。
一樣的道理,更愉快的心情來自學習成績提高帶來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來自同學朋友相處時帶來的歡樂,來自面對好天氣、美麗風景時青春張揚、萬物一體的感覺……你已經(jīng)體味過父母爭吵帶來的痛苦和沮喪,那感覺已經(jīng)夠了。所謂酸甜苦辣咸,你還得去嘗嘗生活中別的滋味,不要被他們釀造的“苦”嗆著了。
就這樣,你一點點修煉自己的智商和情商,事情就會朝著好的方向改變,未來的規(guī)劃會逐漸清晰,你就成為你自己了,而不是過去父母身邊的“受氣包”小孩。只有明白自己是誰、可以怎樣做的時候,“人”字下面才加了個“1”,成為“個”字,個體獨立是我們人格健全、開始能為自己做主的狀態(tài)。就把這次父母爭吵帶來的不利轉化為你自我成長道路上的機遇吧,轉化得好,任何壞事都會變成好事。
怎樣看待你的父母
關于你父母,你爸爸顯然是“頑劣”的代表,而你媽媽,因為丈夫的頑劣、不負責任,終于變成“怨言頗多”的嘮叨的苦人。你認為爸爸每晚打牌、瘸著腿卻還變本加厲地打牌,是矛盾的“罪魁禍首”,這一點,我完全同意!可以這么說,你爸爸在打牌上所顯示的癡迷跟青少年玩電腦游戲成癮是一樣的,他罔顧自己的年齡、身份和家庭責任沉溺在牌局里,無異于把自己降格到青少年缺乏自控力和責任心的階段,我非常遺憾。
男女兩性在人類社會中的定位與配合是一個權利與義務的統(tǒng)一,你老爸顯然未能理解這一點。哪怕天天打牌,老婆也應該認同“燒飯洗衣服是你們女人家的本分,你有什么好抱怨的。不愿意做就別做,總有人愿意做的……”——說出這話是完全忘記了男人應該有的責任感,隨之而來的當然是家庭中的另一半的悲觀絕望,你媽媽的抱怨和對你的高期望都是由家庭的失和而來的。不過,你爸爸會有這樣的表現(xiàn),應該與他自身的成長、教育經(jīng)歷以及生活環(huán)境有關,他的改變,依賴于他自身的悟,不是你可以把握的。
你是來求方法的,常規(guī)來講,有幾個辦法可以努力一下。
(1) 家里的長輩應該介入,他們畢竟在身份上有權威感。你說“家里其他親戚朋友也來勸和過,不過他們擺出了一副誰也別來管、大不了離婚的姿態(tài)”,我不知道這里面是否包括祖父母,我建議可以在無法調和的時候求助于他們。如果他們年老體弱,還可以請家族中有威望、有智慧的親戚朋友再做點協(xié)調。
(2) 可以單獨找父母談話、談心。一般正常的父母,至少還會顧及孩子的命運。你跟他們亮明自己的痛楚與困惑,說清楚這種爭吵的環(huán)境對你的成長、前途毫無好處,并且已經(jīng)產(chǎn)生壞的影響,我想,你的推心置腹和無奈無助,多少會觸動他們。
(3) 假如家里有劇烈的沖突或嚴重的暴力發(fā)生,也可以聯(lián)系社區(qū)、婦聯(lián)等社會組織來幫忙。
而以上這些常規(guī)方法的實施,都請你同時保護好自己。因為你不但是你父母的女兒,也是一個會擁有自己未來生活與幸福的個體,所以,一定要珍視自己,對自己負責。
最后的兩句話
最后還想對你講兩句話。
(1) 根據(jù)你信中描述的狀況,你父母看起來只是吵得嚴重了些,說離婚,似乎為時還過早。但不管怎樣,我理解你的擔憂。只是,婚姻是你父母兩人的事,你需要和所能做的,是尊重他們的選擇。這種尊重,是你有充分的理解能力和日益成熟、獨立的標志。
(2) 我們其實完全可以也應該超越父母。如果你明白我今天說的核心意思,你就會知道一個優(yōu)秀而快樂的自己才是我們活在這世界上最大的價值,也只有你優(yōu)秀到自己的心智有了高度,你才能同情別人、憐憫別人、關愛別人、造福別人。世界很大,不幸天天有,只有超越那些小小的不幸而成就自己的人,才是這個世界美麗和魅力的真正領略者。我希望你最終成為那樣的人!
我也希望在讀這個專欄的每一個中學生,最終都成為那樣的人!
夏烈推薦
《悲慘世界》是法國著名作家維克多·雨果于1862年發(fā)表的一部長篇小說。主人公冉·阿讓一生坎坷,他本是一個本性善良的勞動者,社會的殘害、法律的懲罰、現(xiàn)實的冷酷使他盲目向社會進行報復,以致犯下了真正使他終身悔恨的錯事,而這種悔恨卻又導致一種更深刻的覺悟,成為他精神發(fā)展的起點,促使他的精神人格上升到了崇高的境界。
《悲慘世界》內容豐富、內涵深刻,不同的人讀有不同的感悟。今天推薦它,是想告訴大家,不論環(huán)境怎樣,都要為自己有更好的前途和更愉快的心情而努力。如果覺得看書太累,也可以看看由湯姆·霍珀執(zhí)導的電影版《悲慘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