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靚靚
摘要:婦聯是全國擁有最廣泛群眾基礎、最完整組織機構的婦女群眾組織,建立60多年來,一直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隨著政治體制改革的深入,社會管理主體逐漸呈現多元化,社會管理手段也在不斷創(chuàng)新,這些都對婦聯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從社會管理創(chuàng)新的視角入手,對婦聯的角色扮演進行了探究,以期通過婦聯角色的準確定位推動社會管理創(chuàng)新。
關鍵詞:婦聯;社會轉型;角色定位
社會管理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社會管理主要指政府的社會管理職能,而廣義的社會管理不僅限于政府的社會管理職能,還包括其他主體以及社會自身的管理。本文中所采用的是后一種說法。
社會管理創(chuàng)新是指政府及其他主體根據社會、政治、經濟的發(fā)展方向和規(guī)律,對傳統(tǒng)的管理模式和方式手段進行改造或改進,以實現社會管理的最終目標的過程,其突出特點是管理主體的多元化和管理手段的創(chuàng)新性,這些特點都對婦聯工作和角色定位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社會管理創(chuàng)新對婦聯提出新的要求
(一)社會管理主體的多元化
傳統(tǒng)上,國家和政府機制、市場和企業(yè)機制是解決社會管理問題的兩大基本組織機制。然而,這兩大組織機制卻不可避免地存在局限性,即市場失靈和政府失靈,二者的失靈必然對社會管理的質量和水平產生不利影響,這就要求非政府組織的介入來彌補這一缺陷。盡管非政府組織同樣存在失靈現象,但在社會管理中,已與政府和企業(yè)逐步形成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關系,共同促進社會和諧發(fā)展。胡錦濤在2011年2月19日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社會管理及創(chuàng)新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中講到:“社會管理說到底是對人的管理與服務,它不是高高在上地去管別人,而是誠心誠意為人民服務。社會管理的主體是政府和社會組織,而不僅僅是政府?!笨梢?,社會組織參與社會管理是得到黨中央的肯定和支持的,這也要求婦聯要響應號召,順應社會管理主體多元化的趨勢,與黨和政府及其他社會組織相互協(xié)調合作,共同參與到社會管理中來。
(二)社會管理手段的創(chuàng)新性
“社會管理的基本任務包括協(xié)調社會關系、規(guī)范社會行為、解決社會問題、化解社會矛盾、促進社會公正、應對社會風險、保持社會穩(wěn)定等?!笨梢姡鐣芾硎且患碗s又繁重的任務,依靠傳統(tǒng)的單一的行政手段已不能很好地擔負起社會管理的任務。因此,創(chuàng)新社會管理手段成為各管理主體提高社會工作能力、參與社會管理的關鍵。近年來,社會管理手段的創(chuàng)新逐漸成為政府及其他社會組織關注的焦點。除了行政手段之外,它們也充分運用法律、經濟等手段參與管理,而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各管理主體也認識到互聯網的重要性,紛紛加強互聯網的建設,把網絡當作是了解輿情、體察民情的重要平臺,同時也重視和評估輿論影響,主動回應社會關注的問題。對婦聯來說,參與社會管理,既要繼承婦女工作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又要結合新形勢下婦女工作的新要求,創(chuàng)新社會管理手段,找準工作的切入點,挖掘婦聯參與社會管理的潛力,提高為婦女服務,維護婦女權益的能力。
二、婦聯在推動社會管理創(chuàng)新中的角色定位
黨的十八大報告對婦女兒童事業(yè)和婦女工作作出了“堅持男女平等基本國策,保障婦女兒童合法權益”、“支持工會、共青團、婦聯等人民團體充分發(fā)揮橋梁紐帶作用,更好反映群眾呼聲,維護群眾合法權益”等重要論述,可見黨和政府對婦聯工作的重視。而在當前社會管理創(chuàng)新的背景下,婦聯更要充分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在“黨政委托、婦女需要、市場缺位、婦聯所能”的結合點上找準角色定位,積極推動社會管理創(chuàng)新。
(一)作為婦女群體的“代表服務者”,提升社會管理服務水平
婦聯要從各方面著手,代表好、維護好、實現好婦女兒童的根本利益,真正提升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水平。
1.從民生著眼,多手段掌握相關信息。婦聯要秉承“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工作方法,在采取傳統(tǒng)的調查走訪方式了解婦女群體各種信息的同時,要順應時代潮流,創(chuàng)新調研方法,構建自己的網絡服務平臺,傾聽婦女群眾的聲音。此外,還應加大信息化進程,緊跟政府信息化步伐,及時錄入婦女兒童的相關信息,形成覆蓋面廣、追蹤及時、聯通共享的信息網絡。
2.源頭入手,多渠道爭取政策支持。這是婦聯適應新型社會管理格局,作為婦女權益代表者和維護者的基礎和保障。首先,婦聯要科學反映婦女訴求,在調查了解婦女需求和困難的基礎上,努力促使調研成果轉化為對策和建議,及時向人大、政協(xié)、政府相關部門反映,為相關部門制定法律、政策提供依據,同時,婦聯也要積極參與到公共政策和法律法規(guī)制定的過程中來,努力完善婦女權益維護法制,促進男女平等。其次,婦聯應運用女人大代表的提案權、表決權等職責權利,推動保障婦女權益的相關法律政策的出臺、實施;充分發(fā)揮女政協(xié)委員參政議政的優(yōu)勢,多渠道反映婦女群體的呼聲,提供婦女群眾急需的公共服務,為婦女群體爭取政策支持,減少因為法律政策、制度設計和不平等造成的性別差異影響。
3.從需求出發(fā),多方面提供公共服務。婦聯要根據“政府買單、婦聯承辦、婦女兒童受益”的工作理念,針對婦女需求,積極開展和承接政府轉移出來的社會管理與公共服務的項目。婦聯也要認識到婦女群體存在著普遍需求也存在著特殊需求。面對這種需求差異,婦聯要提供多方面的服務,除傳統(tǒng)的就業(yè)、法律援助、心理咨詢等服務之外,要針對特殊需求,尤其是弱勢群體的需求打造個性化服務。如針對家庭暴力的心理治療、家暴防御培訓,針對下崗婦女的小額貸款擔保、再就業(yè)培訓等。
(二)作為政府與群眾間的“溝通協(xié)調者”,帶動婦女群體積極參與社會管理
社會不僅是管理對象,也是管理主體,在社會管理領域,政府與社會應該是合作互補的關系。同樣,婦聯和婦女群眾不僅是社會管理的對象,也是參與社會管理的主體,只有積極帶動婦女參與到社會管理中來,才能培養(yǎng)起婦女應有的社會責任感,增強對政府的認同,這也是婦聯在推動社會管理創(chuàng)新中的重要舉措。
婦聯具有廣泛的婦女群眾基礎,更容易與婦女群眾之間建立信任與合作關系,婦聯應利用這一優(yōu)勢,有目的、有秩序地依法組織婦女群體與政府部門就社會管理的事項進行溝通協(xié)商,在政策法規(guī)的制定上充分體現民意。同時,婦聯還應深入基層,喚起婦女參與社會管理的主人翁意識,尤其要激發(fā)對基層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yè)的參與熱情。此外,婦聯還要求廣大婦女實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自我監(jiān)督,不斷提高自身的能力素質,成為自強自立,與男性平等的社會參與主體,更好地為自己的群體維權益、謀福利,更好地發(fā)揮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的“半邊天”作用。
(三)作為參與社會管理的“協(xié)同合作者”,推動社會管理體制的完善
黨的十八大明確指出,要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xié)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社會管理體制,為完善這種體制,社會管理各主體間理應各就各位、協(xié)同一致、相互合作。而作為社會管理主體之一的婦聯更應思考在社會管理中與其他主體間“協(xié)同合作”的相處之道。
1.“協(xié)同合作”應體現在婦聯和政府的關系上。在整個社會管理的格局中,黨委與政府發(fā)揮著領頭羊的作用,而其他社會組織、公眾充當著協(xié)同合作者的角色。顯然,婦聯作為人民團體也理應扮演協(xié)同合作者的角色。婦聯畢竟不是政府部門,不具備公權力,無法擁有充足的公共資源,它不應是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的首要承擔者,婦聯只需發(fā)揮自己的群眾優(yōu)勢和組織優(yōu)勢,主動承接政府轉移出來的事關婦女兒童權益的相關職能,作為政府履行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的有益補充,而不應該大包大攬,當然也不應放任自由。
2.“協(xié)同合作”應體現在與其他社會組織的關系上。社會管理是一件復雜又繁重的任務,單單依靠黨和政府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它需要不同的社會組織參與和介入。不同的社會組織在自己的工作中各具優(yōu)勢、各有側重,它們都是按照法律法規(guī)和各自章程的規(guī)定協(xié)同合作,共同參與社會管理。婦聯作為婦女利益代表者的角色,在參與社會管理中應抓住自己的工作重點,維護婦女權益、促進男女平等,著力為婦女兒童服務。然而,要發(fā)揮這樣的作用,婦聯就不應孤軍奮戰(zhàn),它應該積極尋求與不同社會組織的協(xié)同合作,依靠社會各方面的力量,爭取配合與支持,為婦女的全面發(fā)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環(huán)境和社會支持。
參考文獻:
[1]丁娟.婦聯干部對婦聯紐織的認知與評價——關于婦聯組織能力建設狀況的調查研究[N].中華女子學院學報,2008(01).
[2]胡錦濤.扎扎實實提高社會管理科學化水平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管理體[EB/OL].http://opinion.people.com.cn/GB/13980925.html.
[3]陳曉春,王小艷.社會管理創(chuàng)新中非政府組織的和諧治理研究[J].湖湘論壇,2012(01).
(作者單位:浙江工業(yè)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