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隨便點,來到我們村就不要把自己當外人,讓人‘請得來,才能讓人‘疼得來”。
懷揣著夢想和希望,我踏上村官之路,在白沙村當村官一年的日子里,我體會到了,要想打開農(nóng)村工作的局面,就必須放下架子,沉下身子,主動融入,為人、做事多些“農(nóng)民范”。為此我結合自己的經(jīng)歷總結了以下兩點:
為人多沾點“農(nóng)民氣”。我所在的村民風淳樸,村民熱情好客,家在村部對面的老林常常邀請我到他們家吃飯,出于客氣,他的每次邀請都被我婉言謝絕,一段時間后我發(fā)現(xiàn)不知啥原因,老林開始‘排斥我了,見了我也是不冷不熱地打下招呼,我感覺我們之間似乎多了層隔閡,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信任被一層陰影籠罩著。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和四川籍的外來務工人員小李聊天得知,當?shù)剞r(nóng)民好客、愛面子、脾氣重,特別是老林更是如此。得到這些信息,我恍然大悟,肯定是我拒絕到老林家吃飯“得罪”了老林,他認為我看不起他。于是,有一天我就找了快吃飯的時間到了老林家,主動要求留下吃飯,果然老林很高興。飯后老林對我說:“你今天能來,說明你為人并不小氣,年輕人隨便點,來到我們村就不要把自己當外人,讓人‘請得來,才能讓人‘疼得來”。通過這件事使我懂得,農(nóng)村工作首先應該熟悉當?shù)氐牧曀?、尊重當?shù)氐牧曀?,多吸收點“地”氣。在農(nóng)村為人處世上多沾點農(nóng)民的習氣,少些拘謹、客氣,把自己當農(nóng)民,農(nóng)民才會接納你。
做事多學些“土辦法”。剛到農(nóng)村總是感覺自己是大學生,很有優(yōu)越感,知識比村干部高一截,做事總是“想當然”,然而一次次的失利,讓我體會到“紙上談兵”的淺薄。記得一次村里修路留了一堆細沙放在路邊,第二天我和村支委老陳再次來到現(xiàn)場時,發(fā)現(xiàn)沙子被人偷偷地挑了不少,老陳很氣憤,決定要找出“肇事者”??墒?000多人口的村要找出一兩個人,雖說不是“大海撈針”,但找起來也不省事。這時我腦子里閃過一個計劃,就是學電視上公安干警的破案方法,來個“守株待兔”,偷桃的人來了一次肯定還會來第二次。我得意洋洋地把這個計劃告訴老陳時,老陳微微一笑說:“不用那么麻煩,農(nóng)村挑沙用的都是籮筐,挑的過程肯定會漏,只要我們順著沙漏的方向走,肯定會到那個人的家門口?!惫黄淙唬凑绽详惖霓k法“順藤摸瓜”找到了“肇事者”。雖然我分析問(轉(zhuǎn)下頁)(接上頁)題的方向是對的,但是效果并不理想,這讓我意識到,農(nóng)村工作不能單純靠教條式的說教,村民的“土辦法”有時更適用,我由衷地感到農(nóng)村這堂課的深奧,要想學好學精,就必須放下架子,不恥下問,拜農(nóng)民為師,多學些“土辦法”。
(作者系福建省平潭縣白青鄉(xiāng)白沙村村委會主任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