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梁平
對于素質教育下的教師來說,應該首先盡快適應課改要求,融入到新課改下的隊伍中來,這就要求我們開動腦筋去思考,去探索,如何實施新課改后的教與學。新課改己進行了多年,我在教學中針對我校高中作了一些這方面的嘗試:
一、改革實驗教學,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剛進入高中,很多學生首先就對物理有一個畏懼思想,因此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是非常關鍵的。對學生來說,能看得到就是他們?nèi)菀桌斫獾?,而物理就是一門自然學科,生活中處處可見,要把生活中的物理聯(lián)系起來,就只有通過實驗完成。而物理學就是一門實驗科學,物理概念的建立與物理規(guī)律的發(fā)現(xiàn),都以實驗事實為依據(jù)。實驗是物理學的重要研究方法,只有重視實驗,才能使物理教學獲得成功,學生只有通過實驗觀察物理事實,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識。對于我校高中而言,實驗條件不是很好,很多實驗器材都沒有,但我們除了依靠實驗室外,平時也盡量地自制一些教具,引導學生通過生活理解知識。
1.由于許多實驗器材的不完善,不能做出非常完美的實驗,這時我們就通過上網(wǎng)搜索趣味新奇的物理實驗演示,利用多媒體教室給學生展示,以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理,從而激發(fā)他們思索的欲望。
2.對較容易完成的又可以在生活中找到替代器材的實驗,在上新課之前先給學生分小組布置任務,讓他們利用手中可用材料準備替代實驗器材,課前做一下,在上課時選用效果較好的一組演示,讓學生能與自己一組的進行比較,這時學生注意力集中,抓住這個有利時機,根據(jù)欲講內(nèi)容,提出問題,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產(chǎn)生懸念,然后通過授課解決懸念。
3.對不容易找到替代品的實驗而實驗室中有器材的就進行課堂演示,通過演示實驗,使抽象枯燥的知識變得生動而富有刺激性,可以使學生感興趣,從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參與學習,增加“實用時間”,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提高學習效果。把實際生活中的自然現(xiàn)象跟物理實驗聯(lián)系起來,根據(jù)高中學生求動、求知、求趣、求異、求新等心理特點,對講授內(nèi)容和實驗內(nèi)容進行精心組織和設計課堂,使學生感悟實際生活的奇妙和規(guī)律性。
二、打破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積極探討新的教學方式。
新課程呼喚新觀念,沒有新觀念就沒有新課程。在學習和教學中使我意識到,新課改表面上是改變教材,實質上是改造人,改造與課程利益相關的每一位成員一一學生及其家長,教師,教育行政管理人員,換言之,課改改革實際上就是改造我們自身,讓每一個人都要積極地從新課程中尋找“自我”尋找新課程對“自我”的意義,并主動地把“自我”融入到新課程中,敢于承擔責任,善于解決問題,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和新課程共同成長。新課程對教師提出的最大挑戰(zhàn)是什么?是教師要具有課程意識、學生意識、開放意識、問題意識。如今,新課程強調“一切為了學生的發(fā)展”,從學生的經(jīng)驗出發(fā),要帶領學生走進新課程中,把鑰匙交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去開啟通往未來世界的大門。新課程強調教學是課程創(chuàng)造和開發(fā)的過程,強調教學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和共同發(fā)展的過程,教學注重過程,強調關注人,這些都要求教師更新教學觀念,加強自身修養(yǎng),不斷完善自己。那么怎樣轉變教學觀念呢?這一年中我主要從兩方面著手。
1.在轉換師生角色上:我們根據(jù)學生特點,進一步轉化以前教師為主的觀念,樹立以學生為本的理念,積極探索和構建和諧民主的新型師生關系。在課堂上,教師主動和學生平等地討論研究問題,使師生之間在民主和諧的氛圍中共同構建新知識。但由于我們學生理解力偏弱,有時教師還必須更多地引導學生,也可以說得上是手把手的教導學生,讓他們大膽思考,說出自己的想法,指引他們走向正確的思維上來。
2.在變革教學方法上:我關注學生的親身感悟、體驗,積極探索以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等活動教學為主的教學模式。積極探索以活動主的新課堂教學模式,盡最大限度地把教材內(nèi)容轉化為活動。上課時,盡量用一些時間讓學生分組活動,進行討論。在分組時,也考慮到學生實際情況,讓好點的學生帶動較差的學生一起,這樣,讓全體同學共同參與,從而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美好的情感,在活動中收獲,在活動中體驗和感悟知識的價值,理解知識的內(nèi)涵,使課堂教與學方式發(fā)生重大變化。
三、讓學生學會靈活應用,舉一反三。
通過這幾年的教學,剛開始發(fā)現(xiàn)學生老是上課好像聽懂了,但在自己做題時卻無從下手,也就是說學生上課時只是在聽,但卻沒有主動思考。而要讓學生主動去思考,去探索,這就必須讓學生對課堂充滿興趣,要讓學生對課堂充滿興趣,就必須營造一個充滿生命力的課堂。因此我對每一節(jié)課都針對提高學生興趣,圍繞學生發(fā)展的目的進行了精心設計。根據(jù)新課程的要求,在教學中運用啟發(fā)式、參與式、討論教學,把學生調動到教學活動中去。
根據(jù)新課標的精神:學習過程不應僅限于掌握課本內(nèi)容,更應掌握方法,培養(yǎng)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因此要擺脫“課本為中心”的制約,教學中要拓寬思路,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學會容易,會學難,“會學的關鍵在于會想”,在思考中掌握學習方法。教學中注重設計問題教給學生思維的線索,通過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獲取實踐能力。
總之,課堂教學的探討,是新的教育形式下,需要我們改變原的的教育理論和教育特點,進行新的探索實踐。通過這一年的教學,這只是一點點還不成熟的看法,但我相信,通過我們大家的努力,新課改后的課堂教學一定會越來越精彩,讓學生學的開心,同時也學有所成。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符合新的教育理念。而探索意味著不成熟,期待完善和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