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慕峰
家庭教育問題錯綜復雜,沒有一套放之四海皆準的方法,家長在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時可以參照如下的辦法。
一、具體形象的說理方法
生活中常??梢钥吹剑焊改笧榱烁牡艉⒆觼y丟東西的壞習慣,不厭其煩地說生活有規(guī)律的好處,或者講你都這么大了,什么還不會做,我像你這么大時,都已經(jīng)會下田割麥了。往往是還沒等你說完,他已經(jīng)氣呼呼地把門關上,做父母的也只能忍氣吞聲地幫他把散亂的東西收拾好,此后諸如此類的事還會不斷發(fā)生。由于初中學生的心理和行為還未成熟,他們往往還不能完全控制和監(jiān)督自己的行為,自制力差,看問題往往是片面的、不深刻的,因而培養(yǎng)孩子的優(yōu)良品德行為,應該從具體形象的事例入手,這比抽象的道德概念較容易被接受和效法。所以要從“一專一瓦”的小事做起,從一些應知應會的事情做起,如怎樣收拾房間……培養(yǎng)良好的行為習慣,應該是親切的、內(nèi)心的、促進的、言簡意賅的、引而不發(fā)的,而不是一味說教,更不是簡單的懲罰、責怪或警告。上述家長如果能心平氣和地和孩子講道理,舉例子,幫助孩子共同完成,并制定出家庭值日表而不是指責說教事后還是自己完成,則效果會更好??梢娚朴诓簧朴诮o孩子說道理,其教育效果完全不一樣。善于說服,具有潤滑劑的作用,事半功倍;善于談話,有“錦上添花”的功能,且良藥不苦口。家長和孩子談話,猶如磨刀,既可以讓刀口鋒利,又可以把刀變鈍??梢姾秃⒆诱勗挷⒉皇且患e足輕重的小事。
二、融洽親子情感
在一次主題班會上,我問:“同學們你們都記得自己的生日嗎?”全班哈哈大笑,有一個學生說:“誰會不記得自己的生日呢?”“知道自己父母生日的同學請舉手,給自己的父母過過生日的同學請舉手?!比囝D時安靜了,舉手的學生寥寥無幾。于是我向全體家長發(fā)了一張調查表詢問家長是否記得孩子的生日,您給您的孩子過過生日嗎,以怎樣的形式度過的?家長們大都寫得密密麻麻。當我拿起幾份在班上朗讀時,這幾位家長的孩子都流淚了。于是我將部分家長請到班級,讓全班學生為一直沒有過過生日的家長過一次難忘的生日。當時在場的人都流淚了,那是幸福的淚水,是欣慰的淚水,是后悔的淚水……總之,每一個人的心靈都受到了一次洗禮。沒過幾天,有一位家長打電話給我說他的小孩這幾天吃飯不再挑三揀四,比以前乖多了。從這個例子不難看出,父母與子女之間有血緣關系,這是其他情感無法比擬的。在經(jīng)濟上,子女與父母有依賴與被依賴的關系。在家庭環(huán)境中,父母對子女的愛護造成一種特殊的環(huán)境和心理氣氛,許多良好的性格和行為習慣,適合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培養(yǎng)起來,并成為孩子品德教育中不可抗拒的感化力量。借此機會,我要求全班學生回憶曾經(jīng)與父母相處的點點滴滴,寫一件最難忘的事。一位學生在日記中寫道:“一位7歲的小男孩每天清晨跟著爸爸長跑,他們住在郊區(qū),早晨一面享受著新鮮的空氣,一面默默地跑著。爸爸沖了一段后做了一陣子‘原地跑,默默地看著兒子超過自己,消失在水杉樹中;而后,爸爸再邁開大步追兒子。長大以后我才明白爸爸善于在平淡無奇的長跑中,制造一種你追我趕的波瀾,他在多年前體力充沛的條件下讓我享受‘贏的興奮。爸爸在我前面領跑,風雨無阻。他是為了把我打磨的更堅強更自信。謝謝你,爸爸。”因此,家長應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孩子道德意志,提供一些條件和機會,達到鍛煉和考驗孩子的道德意志的目的。例如,通過體育活動,鍛煉孩子的恒心、耐心、抗挫折心理等,特別是目標的爭取,困難的戰(zhàn)勝,自我控制,等等,更能鍛煉孩子的意志。只有這樣,親子情感才會在培養(yǎng)孩子的優(yōu)良品德過程中真正發(fā)揮教育的影響力。在這種情況下,家庭教育所起的作用無疑是相當重要的,對孩子成長的影響是相當深遠的。
三、注重行為訓練
由于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是“積久成性”的,因此必須通過長期的反復訓練,一以貫之。反復訓練是養(yǎng)成良好習慣最重要、最基本的方法,應在講清楚道理的基礎上注重行為訓練,經(jīng)常訓練就有可能出現(xiàn)從量變到質變的飛躍,使之成為孩子的自覺行為,進而養(yǎng)成習慣,并由良好的行為習慣上升到良好的道德品質。例如,我班有一個叫王月如的女生在做值日工作時拖地比不拖還臟,書寫較差,亂涂亂畫,抽屜里隨時都能發(fā)現(xiàn)垃圾,隨意性較大,經(jīng)常違紀且屢教不改。調查發(fā)現(xiàn)她從小由奶奶帶大,生活條件優(yōu)裕,從未干過一件家務事,什么東西都由奶奶一手操辦,在生活上沒有計劃,做事無所謂,對學習也會造成一定的負遷移,例如做數(shù)學計算題時她就丟三落四。同時奶奶也不能管她一輩子,培養(yǎng)孩子的勞動習慣是非常有必要的。家長可以制訂如下計劃:第一讓奶奶暫時離家?guī)滋毂热绯鋈ヂ糜危坏诙改父嬖V孩子,勞動能強健身體、磨煉意志,有利于身心的健康發(fā)展,做一做孩子的思想工作;第三為孩子創(chuàng)造勞動條件,讓她有機會參加力所能及的勞動,比如幫媽媽洗菜洗餐具燒飯,掃地抹桌子,收拾房間、洗衣服。父母們一定要清楚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肯定會有反復,不用著急。上述女生做了一兩天就再也不肯干了,此時索性隨她,但她的房間不能幫她收拾,她的東西不能幫她找。父母過兩天告訴我她終于妥協(xié)了,此時我告訴他們一定要抓住機會,首先幫助她整理好房間讓其感受生活有條理的重要性,其次制訂學習做家務的計劃,還可以舉辦家務勞動單項競賽活動,如做飯做菜比賽,調動她的積極性。等奶奶回家后讓她為奶奶做一樣菜,并拍成家庭DVD留做紀念。家庭教育有別于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的特點就在于隨時、隨機、隨意,一言以蔽之,要寓教育于生活之中。家長若不在孩子身邊,則同樣要開展教育。比如你要出差了,動身之前不妨在書桌上留下一張便簽,便簽上端正地書寫一些帶有希望和鼓勵孩子的文字。也許出差回來就能聽到孩子在學校里受到表揚或其他進步的好消息。孩子未必個個“士別三日,便當刮目相看”,但他確實有暗中使勁的爭強好勝的心理:要讓爸爸不敢小看我。這又何嘗不是一種訓練呢?這種自我教育的訓練是更高層次的行為習慣的訓練和培養(yǎng)。
四、家長要言傳身教
家長要注重家庭示范作用,引導孩子在模仿中養(yǎng)成良好習慣。一個人的優(yōu)良品德行為和高尚情操的練就,離不開從小的教育培養(yǎng)。父母是孩子最親密的人,父母的一言一行無不感染孩子,甚至一些舉止在他心靈上會留下深刻的烙印,把自己孩子培養(yǎng)成有良好道德操行的人,乃是在提高全民族素質這個歷史重任中,為人父母者應盡的義務。我班有個女生平時好管閑事,上課愛講話,學習一點定性都沒有,常常嘴里還會污言穢語,對班級造成了極大的負面影響。于是我到她家進行了家訪,了解到她家住在郊區(qū)的一個鎮(zhèn)上,單門獨院,家里房子很大、很多,庭院里隔了很多小房子出租給了十多人,家里本來人就有八口人,再加上這些租房的人,大概共有三十個人,平時家長里短,從來也不避諱孩子,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怎么能安靜學習呢?父母表示他們也沒有辦法,于是我給他們講“孟母三遷”的故事。告訴他們:一些父母可能沒有注意,其實子女每時每刻都從不同角度對父母進行觀察和模仿。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嚴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則,一方面能使孩子從小耳濡目染,養(yǎng)成好習慣,另一方面正確的言傳身教與社會、學校的要求相一致,是對社會和學校教育有效的支持。例如總是在孩子面前講學習好壞一樣掙大錢,就會挫傷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事后父母主動說讓孩子住校,我覺得這也是一個不錯的方法,沒了耳濡目染,加上學校的教育父母的配合,她不再講臟話了,而且愛管閑事的毛病也比以前好很多。
父母的言行時刻感染孩子,注重言傳身教能使孩子在家長這面鏡子面前自律成長。孩子的眼睛是“攝像機”,耳朵是“錄音機”,家長的言談舉止通過耳濡目染烙印于孩子心上。例如家長待人接物對孩子的影響就甚大。比如有客人突然來訪,你若使其具有“客來不速賓至如歸”之感,就能培養(yǎng)孩子熱情、好客的作風;相反,若是“搭著架子,愛理不理”,就會使孩子形成矜持、自傲的性格。如果你和鄰居“謙讓隨和,豁達大度”,就能培養(yǎng)孩子寬容、厚道的作風;相反,你若是“錙銖必較,寸利必爭”,就會使孩子形成自私、貪婪的性格。因此,家長們不但要努力修正藐視公德、投機取巧、貪小便宜等不良心理,而且要努力規(guī)范自己的言行,作出好榜樣。
日新月異的時代,我們要轉變傳統(tǒng)倫理意義上的好父親、好母親的觀念,對孩子僅限于噓寒問暖的呵護和物質上的滿足是不夠的,而應該在新生活和機遇面前,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和能力目標,做孩子學習的伙伴,行為品德方面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