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桂華 于茂新
一次音樂課上,我臨時想在書本上寫點什么,很隨意地對一個學生說:“用一下你的筆。”根據(jù)我的經驗,老師用學生的筆,學生會欣然答應的,而且會手忙腳亂地把他認為最好用的筆拿給我??墒牵@個學生卻沒有,反而把桌子上的筆收進了鉛筆盒,鉛筆盒蓋得緊緊的,還把手壓在了上面。這個學生是我們班的智障學生。我以為他沒有明白我的意思?!拔矣靡幌履愕墓P?!蔽矣终f了一遍。他看著我搖頭。我還是不相信學生會拒絕老師用他的筆。但他明顯的搖頭,讓我疑惑。我還想證實一下:“你不借給老師用嗎?”他點點頭。我懵了。從教這么多年了,我還是頭一次遇到這樣的情況。終于明白了他的意思后,我覺得很尷尬,也很傷感。這時,另一個學生主動把筆遞給我說:“老師,用我的吧?!苯舆^筆,我很感激這個學生解除了我的尷尬。許久,我的內心不能平靜,也不知道剛才要寫什么了。我清楚地知道,像這樣弱智的孩子,他所說的話,所做的事,他的好惡表現(xiàn)會很直接,很簡單,也很真實。他不會隱藏。我反思自己,一個弱智的孩子對我這樣的態(tài)度,絕對能證明,他不喜歡我。他在用如此的方式表達他對老師的反感,以這種方式反抗老師對他的忽視。我感到心痛。
回想剛開始給這個班上課,我發(fā)現(xiàn)這個孩子反應遲緩,語言表達上有缺陷。教唱歌曲的時候,他從來不唱,但他從不搗亂。只是一會兒看看老師,一會兒看看同學,一會兒看看書。作為既為人母又為人師的我,對這個孩子從內心深處是同情的。但是,在我的音樂課上卻很少關注到這個孩子。我太忽略他了。這件事像重錘一樣敲打在我的心上,我感到慚愧,感到對不起這個學生,更對不起自己的良心。他也是父母心愛的孩子,我卻漠視了他的存在,我傷害了他。
下課了,我找到他。沒有問他為什么不借筆給我,而是和顏悅色地跟他聊了些日常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問他最喜歡唱什么歌。他說最愛唱“世上只有媽媽好”??吹贸觯麑ξ业姆锤星榫w好像消失了。自此,我總會擠出或長或短的時間,去關注他、詢問他,一有優(yōu)點,我就真誠地給他表揚和鼓勵。慢慢地,我發(fā)現(xiàn)他上我的課不再像個局外人。雖然其他同學唱的時候他依舊不會去唱,依舊在別人表達的時候沉默著,但他的臉上有了笑容。他在聽同學的歌聲,他在看同學的表演。課間,我會抽出時間跟他聊天,雖然他還是很少的幾句話,但能感覺到他開始喜歡我了。
有一次,我把音樂課上成自我展示課,我要求學生把自己的特長展示出來,學生踴躍上臺表演。我走到他面前,詢問他是否愿意把他最喜歡的歌唱給老師和同學們聽。他高興地點頭。他上臺前,我先跟學生介紹了他要唱的歌,要求同學們給予掌聲鼓勵。在同學們驚訝的目光中,他成功地唱完了他的歌,教室里響起了我和學生熱烈的掌聲。
過了一段時間,我給學生進行了一次書面小測試,我來回踱著,走到他跟前時,他突然站起來,我小聲問他:“有事嗎?”“老師,你坐我的凳子歇歇吧。”質樸真誠的話語,讓我好感動。“謝謝你,你坐吧,老師不累。”
學生的需要是如此簡單,學生接納老師的情愫是如此容易被打動。作為一個老師,面對如此可愛的孩子,怎么可以忽視他們的存在!每棵草都有開花的心,我們的教育是不該有死角的。他們中的每一個都是我們澆注愛心的小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