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樂順
摘 要:培養(yǎng)學生自主處理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學會主動發(fā)現(xiàn)問題、獨立思考問題、合作探究問題、勇于評價問題,體現(xiàn)新課程改革的主旨思想:“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
關鍵詞:探究問題;處理問題;語文課堂
我在語文課堂上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自主處理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學會主動發(fā)現(xiàn)問題、獨立思考問題、合作探究問題、勇于評價問題,下面結合實際淺談自己的做法。
一、有效地提出問題
實際教學中,我們經常面對只有少數(shù)學生積極思考,而很多的學生在被動地接受知識的情況,對此我們常常感到很無奈。為什么會這樣呢?很多時候就是因為教師忽視了學生提問,只重視導入環(huán)節(jié),創(chuàng)設情境,很少讓學生質疑。我在語文教學中是這樣操作的:先出示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讓學生在理解目標的基礎上根據(jù)課文內容提出問題。在課文教學中,如果學生沒有對課文進行預習,沒有學習目標,我想是很難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只有緊扣目標,圍繞課文內容提出問題,才是值得探究的問題。只要教師相信學生的能力,多給學生提問的機會,充分調動學生提問的積極性。對學生提出的問題給予積極的反饋,并對學生提出有價值的問題給予及時的表揚和鼓勵。只要長期堅持這樣訓練,學生的問題意識就會逐步增強,提問的積極性和能力就會不斷提高。
二、積極地探究問題
學生提出問題,教師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歸納之后,讓學生走進文本獨立地去探究問題,讓學生把自己探究的結果寫到學案上。我在平時的教學中就沒有讓學生養(yǎng)成動手的習慣,導致學生在自探時不能動手完成學案。給學生留足夠的時間自探之后,把自己不會的地方提出來在小組內合探。我認為合探并不是把所有問題都在小組內又探討一遍,而是探討那些獨自探究不出來的問題。合探也不是一窩蜂,七嘴八舌全都說。小組內應落實一幫一結對子,成績好的幫助成績差的,一對一的講解。在學生探究時,教師不是抱拳觀望,而是參與討論。教師帶著微笑參與小組討論,了解學生情況,這樣學生的學習情緒一定會大增。
三、自信地展示問題
學生通過自探合探之后,可以分組分任務讓學生展示,我在讓學生展示時,展示的學生并不是小組推薦的小教師。根據(jù)學生的語文成績,我把每組的學生編成1~9號,為了讓學生在探究時,能認真地完成任務。在展示時,我會喊號講解問題。我覺得這樣既能夠了解學生的掌握情況,又能夠避免假討論現(xiàn)象的發(fā)生。如果有充足的時間,可以讓學生把展示的內容板書到黑板上,這樣可以讓學生直觀地看到答案,有利于其他學生豐富自己的語言,找到答題的角度,更有利于學生精當?shù)狞c評。
四、精當?shù)攸c評問題
平時在教學中,一般都是教師對學生的展示進行點評,我們在低年級就應該培養(yǎng)學生的點評能力。如果學生展示時出現(xiàn)明顯的錯誤,其他學生就會大膽地站起來糾正其錯誤;如果展示的問題答案是正確的,其他學生就不知道如何去點評了。語文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這幾方面進行點評:(1)普通話是否標準,語言是否流暢。(2)有沒有交給學生分析問題的方法。(3)如果有板書,也可以點評他們的板書是否規(guī)范等。只要持之以恒的訓練,幾年之后,每個學生都會是口齒伶俐、有激情的小教師。
總之,在教學中要從學生終身發(fā)展的需要出發(fā),讓學生學會主動發(fā)現(xiàn)問題、獨立思考問題、合作探究問題、勇于評價問題,體現(xiàn)新課程改革的主旨思想:“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
(作者單位 河南省淮濱縣三空橋鄉(xiāng)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