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連河
電子教材能夠有效推進“減負”,而且它不僅能減學生的“負”,還能減教師和家長的“負”。
首先,電子教材能給學生的雙肩減負。眾所周知,書包已經(jīng)成為中小學生不能承受的重負,如果能把學生書包里的教材、作業(yè)、課內(nèi)外讀物、字典等學習材料全部數(shù)字化,整合在一個輕便的移動終端中,學生的書包就實現(xiàn)了徹底 “瘦身”,學生減掉了雙肩的重負,從此可以輕裝上學了。
其次,電子教材能讓教師減少無效和低效勞動。教師備課時需準備大量課外材料,這些材料都需要老師們一點一點搜集、整理、打印,然后發(fā)給學生;有些視頻音頻材料,也需要教師去找,找到后再剪輯制作使之適合教學需要。而電子教材的使用,讓學生可以自己查找教學相關(guān)材料,全程參與到教學過程中,既減輕了老師的負擔,又調(diào)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同時還能鍛煉他們搜集、整理和使用信息的能力。
再次,電子教材能讓自然資源減負。每學期,政府及家庭必須購買學生的教材及相應的資料、紙、筆等,這是一筆不小的財政開支,而且大量的書、本等紙制品要消耗大量樹木和其他資源。電子教材的推廣、使用,可以減掉每年買書、本、紙、筆的一大筆“財負”,還能實現(xiàn)教材的循環(huán)使用,有利于環(huán)境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