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大力發(fā)展學前教育成為我國教育領域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作為時代發(fā)展的產物,陜西學前師范學院應運而生,學前教育專業(yè)也成為我院最具特色的名牌專業(yè)。作為學前教育專業(yè)的學生,努力達到國家對學前教師提出的各項標準是職前教育的基本要求,幼兒英語教學作為幼兒教育的一門重要課程,如何實施,對于學前教育專業(yè)的學生提出了嚴峻的挑戰(zhàn),對于學前教育專業(yè)的學生的英語技能培養(yǎng)至關重要。
【關鍵詞】學前教育專業(yè);英語技能;技能培養(yǎng)
一、引言
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增強和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學前教育越來越受到政府和社會的關注。2010年國務院下發(fā)的《關于當前發(fā)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指出“把發(fā)展學前教育擺在更重要的位置,大力發(fā)展公辦幼兒園,同時鼓勵社會力量以多種形式舉辦幼兒園”。在國家政策的鼓勵和扶持下,各地紛紛建起了多所各種形式的幼兒園,各幼兒園也都開展了各具特色的有二姨傲宇課程,其中,幼兒英語教育最受關注和歡迎。
二、開展幼兒英語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學齡前兒童教育已經逐步發(fā)展成為一門重要的學科,英語,作為一門國際語言,也越來越受家長們的重視。作為啟蒙教育的奠基石,幼兒英語教育也成為了社會所關注的熱點。為什么要在幼兒教育時期開展外語教學,其理論基礎就是關鍵期假設理論。
關鍵期假設理論(Critical Period Hypothesis)是指一個有機體生命中的一段時間,在這段時間里,某些外部條件對有機體的影響可以超過在其他時間所能達到的程度。1959年,神經生理學家Penfield和Roberts從大腦可塑性的角度出發(fā),提出孩子在十歲以前是學習語言的最佳年齡段。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Eric Heinz Lenneberg(1967)則從醫(yī)學臨床經驗出發(fā),以“神經生理學的觀點”系統(tǒng)地解釋語言學習關鍵期,他認為人的大腦從兩歲時開始邊化(lateralization),在邊化完成前,人是用全腦來學習語言,大約在11-19歲左右,大腦會完成邊化,之后的語言學習主要由左邊大腦負責。人腦“邊化”后的語言學習不如全腦學習時期效果好,這是顯而易見的。因此,語言學習最好是在大腦完成邊化之前,這也就是所謂的“語言學習關鍵期”。幼兒教育專家也認為,六歲之前的幼兒有行成兩個語言中樞的可能性,這一時期的幼兒對語言學習非常的敏感,語言學習效果具有不可逆轉的優(yōu)越性,尤其是在語音和聽力方面。幼兒時期學習外語除了以上生理優(yōu)勢外,還有很多心理方面的優(yōu)勢,如幼兒的記憶力強,好奇心強,母語影響程度小等都非常有利于外語的學習。
從上述理論我們不難看出,人類學習語言的關鍵期對于語言學習至關重要,而這段年齡中的兒童有一半時間是在幼兒園度過的,因此學前兒童英語教學顯得尤為重要。
我國的兒童英語教育實踐起步較晚,學齡前兒童的英語教育也是近年來才興盛起來,實際情況是在大中型城市基本普及了開展學前兒童英語教育,但在一些教育發(fā)展相對滯后的城鎮(zhèn)以及鄉(xiāng)村,幼兒英語教育還未開展起來,究其原因是沒有能夠勝任幼兒英語教學的教師,因為傳統(tǒng)的幼兒教師不具備的達標的英語專業(yè)知識和教學技能,而專業(yè)外語教師又不具備幼兒教育技能,這就對我國的學前師范院校的學前英語教育人才的培養(yǎng)提出了嚴峻的考驗。國家對于學前教育教師以及學前教育英語教師又提出了哪些標準和要求?我們可以從政策法規(guī)中找到答案。
三、學前教育教師專業(yè)標準
《幼兒園教師專業(yè)標準》(以下簡稱《專業(yè)標準》)正是應學前教育事業(yè)發(fā)展之需,在加快普及學前教育的新形勢下為保障教師隊伍質量和幼兒健康成長而出臺的重要文件之一。 文件規(guī)定:幼兒教師專業(yè)標準提出的基本理念是“幼兒為本,師德為先,能力為重,終身學習“。其重要特點之一就是強調幼兒園教師必須具備的教育教學實踐能力。教育實踐能力是教師對幼兒施以積極影響、引導幼兒發(fā)展的基礎?!秾I(yè)標準》對幼兒園教師必須具備的教育教學能力提出了明確要求,特別強調幼兒園教師要具有觀察了解幼兒、掌握不同年齡幼兒身心發(fā)展特點和個體差異的能力;要具有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與利用、一日生活的組織與保育、游戲的支持與引導、教育活動的計劃與實施、對兒童的激勵與評價等基本專業(yè)能力;能根據幼兒的特點和需要,給予適宜的指導,并能引發(fā)和支持幼兒的主動活動,引導幼兒在游戲活動中獲得多方面的發(fā)展。 幼教的教學技能如何加強,以下是幾點有效途徑。
四、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英語技能的培養(yǎng)
1、英語語言技能的培養(yǎng)
英語語言技能包括聽、說、讀、寫四個方面的技能,以及這些技能的綜合運用能力,這四種技能在英語學習和交際中是相輔相成,相互聯(lián)系,相互促進的。英語語言技能目標是以學習者在某個級別“能做什么”為主要內容,它有利于調動學習者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其英語語言運用能力的提高。如何提高英語語言技能?聽、說、讀、寫全面同時展開訓練,齊頭并進是不可能的,必須遵循由無知到有知,由淺入深的教學原則。然而對于幼兒英語教育來說,其特點是重聽說而輕讀寫,因為根據幼兒的發(fā)展和學習特點,我們對于幼兒英語教師的培養(yǎng),其重點也應該放在聽說的訓練之上。因此,對于幼兒英語教師我們應著重加強對于他們的語音語調訓練,口語能力訓練以及朗讀技能的訓練。
首先,學前英語教師必須準確掌握語音語調知識以及正確的語音語調,在語音語調的訓練中,模仿是最為行之有效的方法。反復的訓練模仿對于形成正確的語音語調非常重要。聽說教學法注重通過固定句式訓練來培養(yǎng)外語學習者聽力以及口語的能力,對于幼兒教師英語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非常合適。其次,關于口語能力的訓練,在英語語言技能中,口語是最重要也是最難得一部分,雖然是口語技能,但實際上外語的說與聽是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兩者互相影響相輔相成,所以相關技能培養(yǎng)也不能割裂開來,而應該有機的統(tǒng)一為一體。最后,朗讀作為任何一種語言的基本技能,在外語教學中它的重要性也不容忽視。
2、英語教學技能的培養(yǎng)
幼兒英語教師在具備了英語語言技能的基礎上,還要掌握各種幼兒英語教學技能,包括英語兒歌教學技能,英語故事教學技能以及英語游戲技能等等。在幼兒園進行英語兒歌教學,能讓幼兒在聆聽,唱誦兒歌的過程中自然而然的學習英語。兒歌的特點是語言淺顯易懂,語調親切,而英語游戲就更是學習英語的一大有效途徑了,孩子們可以在輕松的氛圍中沒有任何壓力的學習英語。所以對于英語游戲的設計以及課堂實施,專業(yè)學生都應該在入職前熟練掌握。
五、結語
學前教育發(fā)展不僅要建設一批堅實安全的幼兒園,更需要建設一支師德高尚、業(yè)務精良的幼兒園教師隊伍。要實現“基本普及”的戰(zhàn)略目標,滿足人民群眾對學前教育的熱切需求,不僅僅意味著入園率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學前教育質量的提升,而其中的關鍵與核心便是教師隊伍質量的提升。國際經驗也表明,幼兒園教師質量決定著學前教育的質量,高素質專業(yè)化的幼兒園教師隊伍是高質量教育和兒童健康發(fā)展的重要保障。因此,目前世界許多國家都有幼兒園教師專業(yè)標準。在我國,重視和發(fā)展學前教育專業(yè),無論對當下還是長遠的幼兒教師隊伍建設、學前教育事業(yè)的健康發(fā)展和億萬幼兒的健康發(fā)展,都是極其重要的。
參考文獻:
[1]朱莉,淺議幼教專業(yè)學生英語教學技能的培養(yǎng)[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0年04期
[2]李高峰,高師學前教育類專業(yè)英語教學芻議[J];高教論壇;2008年05期
[3]陳幗眉幼兒心理學[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4]黃芳,論學前雙語新師資英語教育能力的培養(yǎng)[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07,(10).
[5]劉芳,淺論學前教育專業(yè)師范生的幼兒英語教學能力職前培養(yǎng)[J].學園:教育科研,2010,(2).
作者簡介:
張婧,1980年6月生,陜西合陽人,陜西學前師范學院,講師,西安外國語大學課程與教學論專業(yè)在讀碩士。